词条 | 封和突墓志铭 |
释义 | 封和突墓志铭,全名为《屯骑校尉、建威将军、洛州刺史、昌国子封史君墓志铭》。1980年出土于大同市西八公里的小站村附近。墓志铭为碑形,高42厘米,宽32厘米。楷书12行,每行12字,共141字。界以浅棋子格,格方2.7-2.9厘米。石创于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公元504年)。石质极好,书刻俱佳,铭文完好如初。无书刻人姓名。 墓主人封和突,《魏书》、《北史》皆无传。从这方墓志铭得知,他是北魏恒州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恒州代郡平城是迁洛以后故都的建制。封和突“春秋六十有四,以景明二年(公元501年)春正月薨于官”,则其生于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三年(公元438年),主要活动于文成、献文、孝文、宣武四朝。经查史料,北魏时期见于史传的代郡封姓,只有一个叫封敕文的,他官至秦益二州刺史,赐爵天水公,卒于献文帝天安元年(466年)。这时,封和突是二十九岁,他极有可能是封敕文的族人,子孙辈。封和突生前为屯骑校尉,是比州刺史低一品的武职官员,但因为他又兼都牧令,所以在京城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景明二年(公元501年),他死后,宣武帝元恪深为“震悼”,并派官员到灵前,以蜜印的方式赠洛州刺史。三年后归葬平城武周界。 封和突墓志铭的出土,为研究北魏历史提供了新的史料。他的葬地武周界,则平息了一场关于武周塞口位置的讼案,同时也说明武州山与武周山、武州塞与武周塞中之“州”、“周”二字可互用。 封和突墓志铭的书法,是完全意义上的魏碑北邙体,属于方重劲截、意态跌宕的一路。与同时期洛阳龙门石窟始平公造像记等风格相近,但却不似始平公那样方正规整;与1932年出土于洛阳北邙的《任城王妃李氏墓志》更为接近而雄强恣肆过之。李氏墓志为景明二年(501年)物,为“前国太农府功曹史臣茹仲敬造”。二志书风相近,时间只隔三年,那么封志是否也是这位茹史官所书呢? 封和突墓志铭的用笔,从总体上看是以方笔为主,无论横、竖、撇、提,都以方笔露锋入笔,横起如“石”、“武”、“春”,竖起如“十”、“州”,撇起如“令”、“危”,趯起如“校”、“牧”、“摸”等,既方且重,夸大而出奇。捺脚的方重也颇为突出,如“史”、“遣”“岐”等即是。而竖画如“郡”、“吊”、“即”、“印”、“年”、“卜”等收笔的右斜和行书笔意,撇笔如“史”、“君”、“昊”、“石”、“ 外”等收笔的舒张和率意,甚至是横画如两个“不”字收笔不经意中的下拖,都与前面所举方重的起笔收到了相反相成的效果。构成此石书法方重劲截的另一个突出之处,是方重坚劲并且下压得有点失位的右方折,如“国”、“昌”、“月”、“用”、“四”等字便是。同样与这种情况形成对照的是左面部分的轻笔、圆笔或开口留际。如三行的“国”左上不封口,竖笔作圆笔;几个“四”字,左横露锋轻起,竖画是象征性的一笔带过,且不封口。正是由于这样的点画特点,使此石在方重雄强的主体风格下面具有了生动、跌宕的艺术魅力。此外结体的变化,在体势方面如“昌”、“景”、“薨”、“礼”、“盈”的欹侧错落、奇正相形,在结字方面如“屯”、“绶”、“宽”、“挥”等字的简笔省画,“人”、“印”、“周”、“内”、“高”、“无”、“镌”等字的方圆并济、楷行杂糅,更使此石书法多了几分奇逸之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