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坟地坡自然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坟地坡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涌宝镇木瓜河村委会。位于涌宝镇西边,距离涌宝镇4公里,国土面积1.09平方公里。海拔1910 米,年平均气温19℃,适合种植核桃、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75亩,林地953.98亩,人均耕地1.75亩。全组有农户24户,共100人,其中男55人,女45人。坟地坟组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70人,彝族30人。至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人,享受低保人数3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90人,参合率90%。在校学生人数13人,其中小学生人数12人,中学生人数1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100人,劳动力69人。2007年种植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1.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7%。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今后的发展重点:发展核桃特色产业,种植面积4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200头,牛50头,羊100只;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到“十一五”末期,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2100元增加到2600元。 农村经济坟地坡自然村耕地总面积175亩(其中:田57亩、地148亩),人均耕地1.75亩,主要种植核桃等作物。拥有林地953.98亩,经济林果地300亩,其中:茶园面积102亩(其中可采摘面积71亩)核桃面积11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亩,主要种植核桃、茶叶经济林果。当年新种植核桃60亩;水面面积42亩;草地203亩,其他面积260亩。2007年坟地坟组农村经济总收入30.8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8%;畜牧业收入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3%;林业收入0.8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第二、三产业收入5.9万元,占总收入的19%;工资性收入3.18万元,占总收入的10%。外出劳务收入3.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人(占劳动力的21%),在省内务工12人,到省外务工3人。到2007年底,该组已签订农业承包合同1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8.85亩,有固定资产3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并定期以张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开展村务财务公开。 基础设施坟地坡组目前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村有20户通自来水,有4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有2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1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4户。坟地坡组进组道路为土路路面,组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土路路面。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0亩;有效灌溉率为88%。坟地坡组小学生就读到光辉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涌宝中学。该组距离村小学1公里,距离镇中学4公里。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室和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面积为1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设在距离该组1公里的木瓜河村委会,该组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及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该村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加快村道交通、水利设施、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以增强后劲农业,提升村容村貌品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