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释义

概述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Hallman等于1956年首先报道。多见于芬兰,其发生率为1.0~1.2/万新生儿,芬兰以外国家包括我国报道较少。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位于染色体19q13.1,该基因命名为NPHSI,含29个外显子,该基因编码蛋白nephrin,后者是1241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定位于肾小球裂孔隔膜,对维持裂孔隔膜结构的完整性起关键作用,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滤过屏障的主要部分。1998年Tryggvason等的研究证实CNF患者NPHSI基因有突变。包括缺失、插入、无义、错义和剪接位点突变。在芬兰典型的突变类型有:2号外显子2个碱基缺失(Finmajor)或26号外显子的突变(Finmajor)前者因读框移位,终止子提前出现,产生仅有90个氨基酸的截断蛋白,nephrin完全缺失;后者26号外显子无义突变,形成1109个氨基酸的截断蛋白,使nephrin胞内区域的部分丧失。Holthofer等应用针对nephrin这一跨膜蛋白的胞外区和胞内区的特异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研究,结果发现正常人肾组织中胞外区和胞内区免疫反应均为阳性,主要定位于足突间的裂孔隔膜,而28例CNF患者中,27例肾小球内nephrin胞外区和胞内区均不表达,可以看出CNF主要是由于NPHSI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nephrin改变,致足突间裂隙隔膜的滤过屏障减弱或丧失,发生了大量蛋白尿,再引起CNF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近年还有报道另一种表达于肾小球上皮细胞的CD2AP蛋白对发病也可能起一定作用,CD2AP可将nephrin锚定于细胞骨架。

病理

肾病理所见因病程早晚而不一。妊16~32周的胎肾发育近于正常,仅于皮髓交界处偶见扩张的肾小管,但肾小球上皮于电镜下可见足突消失。生后第1个月,光镜下有轻到中度系膜细胞增多,皮质深部可见扩张的肾小管。生后3~8个月出现本病的特征性改变,即显著的肾小管扩张,内径甚至达0.5mm。故既往文献称本症为“小囊性肾脏病”(microcystic kidney disease),但现多摈弃此名,因本症之蛋白尿初为肾小球源性,且早于小管的改变;目前认为肾小管的改变是获得性者,是由于持续大量蛋白尿和(或)小管内尿流受阻,致尚未完全成熟的肾单位发生小管的囊性改变。多数肾小球有系膜细胞中度增多,并逐渐出现一些退行性改变,即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收缩、肾小囊壁纤维性增厚,以及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性和散在的淋巴细胞聚集。最终呈终末期肾改变(ESRD)。免疫荧光检查无免疫沉积。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概述

生后3个月内发生的肾病综合征可认为先天性者。有早产特别是大胎盘者支持CNF。应注意除外各种病因所致的继发性者。一般而言继于各种感染者蛋白尿多较CNF者为轻,并常有其他器官受累表现(肝、脑、眼)。由SLE、局灶节段硬化、微小病变致成者其发病多较迟。

本病的产前诊断:母孕15~18周时羊水检查α胎球蛋白阳性,但神经畸形、腹壁关闭不全者也可增多,如超声检查及胆碱脂酶正常则支持本病。又α胎球蛋白之浓度也有参考价值,CNF时常250~500mg/L。目前已有可能检查NPHSI基因。

临床表现

突出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此始自胎儿期。孕15~18周时羊水中已可检出α胎球蛋白。病儿多于35~38周早产,体重偏小。特征是大胎盘(超过体重的25%)。生后迅速出现水肿(大多于1周内)、腹胀、腹水、脐疝。部分患儿颅缝宽、囟门大、耳鼻软骨柔弱、鼻小、眼距宽、耳低位。持续的大量蛋白尿导致低白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患儿有蛋白质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易感染、常呈高凝状态,10%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脂代谢的改变于1年后可致小动脉病变。随年龄增长,肾功能缓慢减退,第2年GFR多<50ml/(min·1.73m),并出现相应的血生化改变,一般3岁后已须透析或移植治疗。

治疗概述

本症的根治方法为肾移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无效。移植前内科治疗的目的是提供营养,控制水肿,防治感染、栓塞合并症,以支持患儿达到一定体重以行移植。通常>2岁,或体重达7kg可行移植。在芬兰有时为减少尿蛋白排出而行双侧或单侧肾切除,靠透析支持等待移植。有报道移植后1、2、3年时肾存活率为94%、81%、81%,34例中仅1例发生慢性排异、高血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3: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