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防污整理
释义

防污整理(SR整理)

一、概述

1、防污整理的意义

污垢:干污:灰尘等固体微程,机械地附着

油污:油脂及所粘附or溶解的物质。

污垢影响色泽,气味和手感。

2、防污整理的概念

有两种涵义。

(1) 拒污整理

增强fibre表面亲水性能,减少对油污的吸附,提高织物的防油性,一般采用含氟有机化合物进行整理。

(2)去污整理(Soil Release)

沾污后易于洗去和洗涤时不再沾污。

二、防污整理的方法

1、拒油整理

油污表面张力约30达因/厘米,而含氟聚合物表面张力约18~25达因/厘米左右,∴采用这类物质处理织物可↓表面张力达到拒油作用。

(1)聚全氟丙烯酸酯乳液:一般浓度为30%

RF—全氟烃基

RF至少应为C3F4

而C7F15则防油效果较理想。

整理工艺:

浸轧(织物上沉积全氟化物量0.5~1%)→烘干→焙烘(120~150℃,5′~10′)→皂洗、水洗、烘干

(2)全氟羧酸铬络合物

(3)含氟整理剂与防水剂混合使用

用有机氟整理剂处理后的织物,润湿后,因棉fibre吸水膨化,将全氟化合物生成的薄膜挤破,拒油性↓,加耐久性防水剂,将改善这一现象,且使成本↓。

上述方法缺点是一旦被沾污,油污去除较困难,也容易被洗液中的油污再沾污。

2、易去污整理

适合于合纤及其混纺织物的整理,常用的整理剂有

(1)聚环氧乙烷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嵌段共聚物

工艺过程:

浸轧(织物带1~3%固体整理剂)→预烘→拉幅→焙烘(180~200℃,30s)→皂洗、水洗、烘干。

对漂白织物,则焙烘后先用H2O2(pH-9.5)在80℃漂白后皂洗烘干。∵该整理剂不耐强碱。

(2)丙烯酸型

主要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系亲水性物质,包覆fibre能↓fibre的亲水性,该物质在碱性洗液中呈阴离子性,油污粒子在洗液中亦同样呈阴电荷,∴覆盖在fibre上的丙烯酸酯共聚物,能将油污排斥而脱离织物,另外丙烯酸酯其聚物在洗液中有剧烈的膨胀作用,停留在织物表面,纱线间隙中的油污,亦可排挤到洗液中去。

这种整理剂有不同的合成组分,一般控制羧基含量40%左右。

整理实例:

工作液(g/L):丙烯酸型易去污乳液(20%) 20~25

渗透剂 0.5~1

水 79.5~74

工艺(安排在树脂整理后):

二浸二轧→预烘(80℃)→拉幅→焙烘(160℃,3~5′)→皂洗→(60~65℃)→ 热水洗 冷水洗→烘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