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方法不对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宋可力 著

出 版 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1

版 次:1

页 数:244

字 数:160000

印刷时间:2010-12-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10702693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那些身在职场追求优秀的个人与追求卓越的团体而写的一本读物。它是一本阐释理念的书,更是一本用对方法的指导书,从全新的视角将方法与为题的辩证关系予以阐述和分析,并为你提供了超越自我、开拓思维、寻找方法、锐意创新、高效工作、迈向成功的具体方法,可以对你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给予全方位的修正指导。

目录

第一章 识别问题,是做对事的关键

为什么我们总犯错

忙不是问题,问题是瞎忙

识别真正的问题是有效解决问题的一半

用大脑工作,而不只是用手

做“问题的猎手”,不做“问题的猎物”

给问题找个出口而非借口

总结比展望更重要

结果——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

关注正确的决策,不为外界干扰

方法是技巧,但不是投机取巧

拥有专业知识不等于懂得方法

方法对了,事情就对了

第二章 凡事预则立,计划成就效率

半途而“废”,方向错时停止就是前进

找准人生定位,“无用之功”可成有用之才

有准备,别带着空枪上路

凡事都要留条后路

心中有目标,风雨不折腰

给任务定下一个期限

剪掉多余的愿望,避免过多计划

定期给自己复位归零

写工作日志,轻松记住每个“当年今日”

第三章 运筹时间,把精力放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

一次行动胜过一筐空想

主动解决,不做按钮式员工

办事“提速”,不打太极拳

日事日毕,让拖延见鬼去吧!

拿起“奥卡姆剃须刀”,勿把事人为地复杂化

正确的做事方法比盲目执著更重要

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从繁杂走向简化,远离“折腾”

要“收心”,先用简单工作来“热身”

用时间表来关注计划的进展

没有结果的事就是不值得做的事情

第四章 量化每个细节,做精做透做到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市场信息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

丰饶时代的领先之道——“长尾理论”

一次只做一件事

善于分解“困难”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结果一定不简单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返工等于无功

赢得客户的13个接打电话细节

注重细节,莫让蚁穴溃长堤

及时修补“破窗”,别凑合

第五章 思维“非常道”,带着智慧而非仅带指令工作

小心!别撞了思维定势的“鬼打墙”

见树又见林,破除看问题“近视”的魔障

是“不可能”,还是“不,可能”

思路“一招鲜”,出路“吃遍天”

平面思维,换个地方打井

侧向思维,曲径亦能通幽

倒过来看问题,由果索因

找到思维的发散点,四面八方想开去

让想象力刮起一场“头脑风暴”

走人“酷”时代,做与众不同的自己

在试错中发展

第六章 因“事”制宜,出现变故一定要灵活

卸下“完美”的负担

山穷水尽时变则通,通则活

在适当的地方发挥你的优势

共赢PK独赢,是“我们”还是“我”

不仅准备好了等机会,还要主动制造机会

打得赢就当“猪坚强”,打不赢也可溜之大吉

智者找助力,愚者找阻力

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

多用脑子,少使性子

第七章 要有好方法,先有好心态

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员工的角度做事

事越烦越要耐烦

反思使人进步,抱怨使人落后

有一种淡定叫波澜不惊

用自信激活自己

别人谓为困难,你却视为挑战

不要让曾经的失败控制你

拒绝浮躁,做事不贪大

不做“倦鸟”,再小的事情也倾注全部激情

专注目标,克服眼中的一望无际的沙漠

努力不过力,拼劲不拼命

给自己充电,“停”还是“行”

部分章节

他们自以为付出私人时间去工作是多么崇高的事情,他们的老板也这样认为吗?实际上,大多数老板认为,经常加班的员工并不是优秀的员工,加班只能说明他们很努力。他们可能还会觉得你是个办事效率低下的笨人呢。好员工应该能够在工作的8小时内干完活儿,而不需要额外的时间忙工作。

向阳生涯管理咨询公司总裁洪向阳就说过:“加班并非就表示工作勤恳,而是工作能力不强,只能靠加班来完成任务。在单位时间里创造出更高的效率,才是企业管理者更为看重的。过分加班意味着你的计划没有做好,追究起来,是要承担责任的。”

看到这里,那些经常辛辛苦苦在办公室加班的员工可能会不理解,为什么加班不但没得到表扬反而受到老板责骂呢?

除个别临时性任务或特殊情况外,加班说明一个人做事缺乏统筹,效率低下,以至于快到下班时才发现重要的事情没有做。

你可能会说了,不加班任务能完成吗?可是,工作是干不过来的,加班能将所有的工作都处理完吗?为什么他人能完成一天的工作而你不能呢?一项工作若是无法在原定的时间内完成,你可以向领导解释,多争取一些时间,或是要求加派人手,而不是自己不舍昼夜地忙。最重要的,不要只忙着埋头做事,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应抬头看看,是否应该换种方式,是否应该寻求他人的帮助,应该给学习充电啦。

有一位盲人一年到头都在四处乞讨,即便这样,他也只能勉强不饿肚子。他想,如此下去等到我不能动弹时不就饿死了吗?一年春天,他来到一个地方,耳边处处是欢声笑语,突然他来了灵感,写了一个牌子: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那一天,他讨到了过去一年才讨得到的饭钱。

乞丐通过正确的方法让自己的日子前后两重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考是工作的眼睛,善于思考可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古人云:“一天思考周到,胜过百天徒劳。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才是力大无边的人。”就像上例中的乞丐一样,原先他不思考,只能保证自己不挨饿,可是,换了个方法后,他“讨到了过去一年才讨得到的饭钱”。

有位记者曾问年轻的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你成为当今全美首富,个人资产高达550亿美元,成功的主要经验是什么?”比尔·盖茨十分明确地回答说:“一是勤奋工作,二是刻苦思考。”比尔·盖茨每年都会独自去一个无人打扰的小岛上,在那里他进行的唯一工作就是——思考!

心理学家说,如果你每天花费一个小时完全思考某一问题,5年后你会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一个人要使自己成才,使事业成功,就要善思。思考之根本在于将产生新的工作经验,提升你想要改变的认知层次,解决问题,指导我们的行动和实践,最终达成我们期望的目标。在行动之前,请给自己5分钟做最后的检查、比较和判断,或许,你会发现新的盲点。在未付诸行动之前,如果哪里出现纰漏,还可随时修正。一旦做出实际行动,投入其中,再改恐怕就难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莫让忙碌变瞎忙,忙到点子上,高效才能不“折腾”。我们要做到8小时工作,24小时思考,即便用短时间的认真思考,其效果也会远胜于长时间沿袭过去习惯模式下的盲目工作,不要“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仔细想想做这项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希望借此得到什么结果,这样做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记住:别忙得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P6-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