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种戒
释义

(一)止持戒与作持戒。

(1)制止身口之恶,不杀不盗之戒法,称为止持戒。

(2)积极奉行作善者,称为作持戒。[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四]

(二)在家戒与出家戒。

(1)如优婆塞、优婆夷等信持之五戒、八戒,称为在家戒。

(2)如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称为出家戒。[毗尼母论卷一、卷三]

(三)性戒与遮戒

(1)如杀、盗、邪淫、妄语等四戒。此四者自性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则得福,犯之则受罪,故称性戒。(2)如饮酒等戒。饮酒之性固非罪,然能犯诸戒,故佛特遮止,使不饮之,故称遮戒。[俱舍论卷十八]

(四)性重戒与息世讥嫌戒。

(1)杀、盗、淫、妄四者,于自性乃极重之罪,称为性重戒。

(2)饮酒以下诸戒,佛以大慈为息世人之讥嫌,特向内众而制,称为息世讥嫌戒。[北本涅槃经卷十一]

(五)道共戒与定共戒。乃二种之律仪。

(1)三乘圣者入色界所发之无漏定,则与无漏智共于身中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是为道共戒。此律仪与无漏道共生,故称道共戒,又作无漏律仪。

(2)行人入初禅、二禅等诸禅定,则与禅定共生自然防非止恶之戒体,称为定共戒。此律仪依静虑生,故又称静虑生律仪。[阿毗昙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十四]

(六)随相戒与离相戒。

(1)随顺如来之教,而行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称为随相戒。

(2)持戒之人,心无所著,一切之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称为离相戒。[华严大疏卷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