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战名将孙立人 |
释义 | 书籍简介书 名:二战名将孙立人 作 者:丁涤勋 王伯惠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支持:个人出书网 老人出书网 学生出书网 家谱族谱网 推广发行:时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传:时代教育出版社 时代文献出版社 时代作家出版社 家谱族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开 本:850×1168 1/16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作品前言抗日爱国名将孙立人将军祖籍安徽舒城,1900年阴历10月17日生于庐江县金牛村。1998年安徽省政协在孙将军旧属、原中国驻印军新一军老兵丁涤勋先生等的协助下,搜集了数百万字的有关资料和四五十位孙将军亲属故旧和老兵们的怀念文章,编写成了《孙立人传》和《纪念孙立人文集》二书,都五十余万字,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在当时是大陆仅有的几部系统介绍孙将军抗日英雄伟绩的重要著作之一,保存了这一段印缅抗日的光辉历史,更是一部极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材。孙将军自1956年起在台湾被蒋介石幽禁了33年,两蒋相继逝世之后,1989年恢复自由,1990年11月19日病逝,终年90岁。这个期间海内外包括美国、台湾等地介绍和纪念孙将军的著作大量涌现,大陆也不例外。公道正义,自在人心,上个世纪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决定性之战,孙立人将军不但参加了国内战场的淞沪抗战。尤其率领新38师(原新一军)参加了东南亚战区的印缅抗战,与英美盟军并肩协力将十余万侵缅日军歼灭殆尽,其余驱逐出缅,打通中印公路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举世公认的二战名将。对于为抗日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及其业绩,所有有良知的炎黄子孙都是会铭记于心、永不遗忘的。 今年是孙将军诞辰110周年、逝世20周年,欣闻台湾已将孙将军在台中市的故居整修一新,改建为纪念馆,安徽省庐江县亦将前两年已经修缮改建成纪念馆的孙将军祖籍故居重新整修,并拟举行纪念活动。我们一些大陆老兵在2008年编写完成《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一书之后,2009年三、四月丁涤勋同志即已两次提出于2010年孙将军诞辰110周年之际编写纪念文集(见本文集《丁涤勋书信摘集》),这个愿望在今年春节之后三四月间基本落实计划,不幸涤勋同志在5月3日即因病与世长辞。经我们继续努力,向海内外孙将军亲属故旧和老兵征集纪念文章,得到大家的鼎力支持,到6月初得到稿件近四十篇,23万余字,其中,孙将军之妹孙宁人(美)、孙将军的长子孙安平、次子孙天平、义子揭钧(加)、在台幽禁岁月的忘年交郑锦玉(美)、著名作家冰心和老舍先生之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都有亲切的回忆文章;孙将军清华同级校友、同船留美回国后也在孙所部军中任职的潘白坚的五位子女合写的回忆在都匀的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孙将军都匀练兵的情况;也是孙将军清华同级校友、同船留美后成为文坛泰斗的梁实秋,其女儿梁文蔷(美)(作家)也寄来怀念文章和珍贵的照片和孙将军手迹。老兵周明道遗作“对薛庆煜著‘孙立人将军传’的补充资料”;《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编委会对该书所载新一军印缅抗战阵亡将士和现存将士补充名单也都是很珍贵的历史资料,而其“勘误表”内容详尽,更利于我们对该书的阅读。还有孙将军的同乡、现任庐江县政协常委、县文化局副局长的夏冬波、研究中国抗日历史专家戈叔亚、广州市研究革命现代文物专家卢洁峰等人所写的文章,都极有参考价值。 本书编委会基本由原《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一书编委组成,但作如下变动: 1.徐文同志逝世,由李重培同志替补; 2.增加揭钧教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他除撰写纪念回忆文章外,在联系海外孙将军亲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增加潘亚农教授(安徽巢湖学院)。 书籍目录前言 4 ·印缅抗战综述· 7 中国驻印军缅甸作战经过 (台)何铁华孙克刚7 抗日战争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军——孙立人 徐父(提供)16 印缅战争概略 《信息时报》22 在中国远征军滇缅作战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加)杜融24 ·仁安羌大捷新资料· 28 “仁安羌之役”光荣战史 (美)叶晨晖28 仁安羌大捷 (美)刘伟明29 仁安羌之战中的112团 丁涤勋李纯明33 孙立人将军救援驻缅甸英军与军团长史林姆将军之往事 (美)刘达人34 ·回忆和纪念· 36 悼念孙立人将军 冰心36 孙立人给冰心的信 舒乙37 孙立人将军的最后一次访谈 周良沛39 忆将军、二哥和一家之长 (美)孙宁人40 我的父亲 孙安平41 由记忆深刻的几件事怀念我的父亲 孙天平42 怀念常胜将军、总司令、干爸爸和义父 (加)揭钧43 回望都匀 潘亚农等58 怀念孙立人伯伯 (美)梁文蔷65 诚敬忆故人——孙立人将军 (美)郑锦玉66 回忆孙立人将军 (美)于汉经68 首战大龙河 丁涤勋70 印缅战场孙立人将军立功 (加)葛琪71 忆孙立人先生二三事 丁涤勋74 追悼将军孙立人 (美)唐铁仕75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如今判伪真——纪念孙立人将军诞辰110周年 (台)汪海涛77 晋谒孙立人将军忆往事 (台)杨义富78 悼念孙立人将军之优秀学生——老战友丁涤勋先生 王伯惠80 丁涤勋书信摘集 王伯惠82 永远怀念孙立人将军 钟华88 满江红·将军一生四部曲 李重培89 怀念孙立人将军 杨世安94 ·孙立人研究· 97 孙立人将军覆贾文斌信(手迹) 97 一代战神犯枭雄猛虎硬被说成犬 (美)郑锦玉98 孙立人与杜聿明失和之史实及述评 王伯惠105 孙立人返国述职 徐文(辑)123 孙立人、杜聿明失和概略 (台)许逖124 孙立人将军教育思想礼健智诚 刘庆楠126 从“老鼠”到“军官”美国维州军校人格教育 (美)何之元129 江淮望族——孙立人家族考略 夏冬波132 对薛庆煜著《孙立人将军传》的补充资料 (台)周明道132 《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的校对和补充 王伯惠135 ·广州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印缅阵亡公墓· 140 广州“中国驻印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今昔谈 王伯惠140 孙立人与新一军公墓 卢洁峰159 对广州《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的呼吁 李气虹163 新一军公墓隐身肉菜市场 梁建敏165 在缅甸的中国抗日将士墓地的现状以及美英日在缅甸墓地的情况 戈叔亚165 精彩赏析…… …… (一)日本军民对孙将军的崇拜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午夜,日本战败,向中国和英、美盟军投降时,日本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要求亲见孙立人将军时说:“日本皇军所向无敌,他们没败过中国的蒋介石,和英、美盟军,而是惨败在孙立人将军阁下。我们皇军非常敬佩孙立人将军是伟大的‘支那战神’,我愿将身上佩戴有六百年历史之日本皇家传国指挥宝刀,奉赠给孙立人将军,表示日本皇军致最高之敬佩(注)。” (注)这口日本军刀在孙案发生时,陈诚派人至“孙公馆”搜家,连同英、美军政领袖所致赠的多项宝贵纪念品一同被带走,至今尚下落不明。 日军史册称缅甸战役为地狱战场,可见日本军在缅甸战场的战败,是如何的凄惶惨烈。据战后日本防卫厅研究所战史室著《缅甸作战》记载,日本侵略军在这场战争中共计投入兵力308501人,战死185149人,残留回国118352人。日军此次对缅战争以惨败而告终。 台湾李瞻教授在其“敬悼孙立人将军”文中回忆道,1955年7月,他去日本参观新闻教育与新闻事业,一日在东京旅舍“突然发现《朝日新闻》头版刊出两行特大字号之通栏标题,内容是:‘唯一击败日本皇军的孙立人将军,已被×××扣押!’” 孙将军1990年11月仙逝之后,祭礼中得到日本打狗县埤头市一位市民送来的挽联:“支那人民多少泪,中华从此无将军。” 敌人的称誉是难得的真正的称誉! (二)艾森豪将军邀请参观欧洲战场,与英、美、法盟军将帅畅论战局 英国伊利莎白女王、美国罗斯福总统在战争中先后颁发多座国家最高勋章给第二次世界大战付出最大贡献之孙立人将军。 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轴心国希特勒纳粹德军无条件向英、美、法、苏等盟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先结束。与此同时,日军投入缅甸战场的主要精锐三十万大军,已被中国驻印缅远征军歼灭殆尽。在反攻缅战胜利结束之后十日,五月十七日,孙立人将军应欧洲盟军统帅艾森豪将军之邀请参观欧洲战场。孙将军在缅甸胜利、部队将班师回国时,艾森豪将军派专机迎接孙将军启程赴欧洲访问(见《碧海钩沉》)。 孙立人将军是欧洲盟军统帅艾森豪将军特别邀请的东方唯一不败的战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线战事的惨烈,令人触目惊心。这位东方不败的世界名将,其所莅临之处,皆受到英、美、法等国军政领袖之英雄式特别礼遇,也是艾森豪元帅、蒙哥马利元帅、史琳姆元帅、马歇尔元帅、布莱德雷元帅、巴顿将军等各方面之军政首长和法国戴高乐主席的座上宾。并接受英国参谋总长布鲁克将军,代表英女皇再度授予孙将军英帝国勋章(简称C.B.E.),这是中国军人有史以来受到世界军政领袖和其人民最高之赞誉与尊敬。孙立人将军的伟大功勋,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至高荣耀,中国从此跃升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 (三)美国史学家芭芭拉·塔克曼的评述 曾两度获得普立兹奖的女史学家芭芭拉·塔克曼,在一九七○年出版的《史迪威及美国人在华经验,一九一一到四五年》一书中,对孙立人有颇为详瞻又生动的描绘。 塔克曼女士说:“为了保卫缅甸故都曼德勒,蒋介石派遣一个新的部队——新三十八师增防曼城。新三十八师由机警的、精力充沛的孙立人担任师长。像马歇尔将军、巴顿将军一样,孙立人亦毕业于维吉尼亚军校。孙立人是一个能干的战术家,在战场上镇定如恒,而又勇往直前。刚到缅甸曼城,在仁安羌救英军之役,以不过九百人之单薄兵力,不到三天时间,竟击溃日本常胜军一万多人,而震惊了世界。孙立人是一名卓越的中国指挥官,能操流利的英语,对孙立人的作战和声望,皆大有裨益。” 塔克曼又说:“孙立人将军是一个瘦俏英俊的人(在淞沪大会战身受重伤尚未复元),说话慢而带有一点口吃;廖耀湘将军则个子矮胖,戴眼镜,话多。这两位将领分别统领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廖耀湘欠缺孙立人所具有的冲劲和特质……反之,孙立人固执而自信,并敢于对抗任何人,包括史迪威在内。”孙立人“敢于对抗任何人”的勇气和脾气,在印缅战区得到了印证。中国远征军正准备从印度兰姆伽(Ramgar)反攻缅甸时,孙立人要求史迪威撤换其副手兼前进纵队指挥官波特纳将军,并建议以中国军官取代之。塔克曼女士说:“孙立人几个礼拜以来一直表示,波特纳低估了胡康河谷的日军最凶猛的第十八师团的军力,因此派中国新一军极少数兵力前往河谷巡逻搜索时吃了大亏。孙立人本身是一个勇猛的中国将领,也不希望他自己的部队受创过重,而使其地位受损。孙立人要求撤换波特纳的举动,史迪威的这项决定是‘不幸的’;并在日后和孙立人因战术上意见不和,常被孙立人顶撞,孙立人并不因史迪威是他上司而服帖,每次的作战计划的实现,总是以孙立人战术胜出,使史迪威不得不服输。” (四)史迪威眼中顶尖人材 史迪威将军和魏德迈将军两位是二战抗日中国战区总司令部蒋介石的参谋长,史迪威将军是中国印缅远征军直接指挥中国部队的上司总指挥官,与中国部队有密切的关系。当时中国派三个军约十万兵力前往缅甸,与英、美等国盟军共同抗日,中国主要目的是要保卫中国唯一对外输入战略物质的滇缅公路,但不久就被日军占据。中国的先驱部队第五军的第二○○师,在南缅同古城对日激战,师长戴安澜在撤退中阵亡。中国远征军和盟军抵抗不住日军的凶猛追击一再后退。最后到缅甸的是孙立人师长率领的新三十八师抵达曼德勒。 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九日的仁安羌之役,孙立人以极少数兵力勇救英军的事迹,已永垂青史。史迪威对孙立人大胆行动极为高兴。史氏骄傲地说:“好得很!这家伙太有种了,又不怕打仗,一个货真价实罕见的英雄种,我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孙立人,也希望英国朋友永远记得孙立人为他们做了些什么!”英国人并没有忘掉孙立人将军。六个月以后,英国颁发了一座“大英帝国勋章”给孙立人将军。此后我常开玩笑地叫孙将军为“孙立人爵士”,他显得很不好意思。 对中国军界具有敏锐观察力的史迪威助手多恩将军,太了解史迪威与蒋介石结下的“梁子”,也知道蒋、史不和所产生的余波,多恩说:“在几年之内,所有跟史迪威将军有过密切关系的中国将领,不是被迫退休、撤职,就是被蒋介石下令靠边站,例如卫立煌和商震。”关于一九五五年的孙立人事件,多恩说,由于孙立人广受人民爱戴,而使得蒋介石不能像对付“郭廷亮少校代罪羔羊”一样来对付孙立人,因此,孙立人在解除参军长职务后,即遭软禁孤立与外界隔绝三十三年。 (五)维吉尼亚军校的尊崇 1927年孙立人毕业于美国有“南方西点”之称的维吉尼亚军校。1990年11月仙逝之后,学校特派该校校友叶晨辉前往祭奠,“破例”为灵柩覆盖拥有151年历史的双面校旗,以示对这位杰出校友的尊崇,并在该校博物馆设置专门橱窗陈列孙将军的画像、勋章、照片及参与著名战役事略。孙将军是该校创校以来享有此荣誉的唯一外籍学生,而本籍学生也只有巴顿和马歇尔两人。 ……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