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遍行 |
释义 | 简介梵文Sarvatraga的意译。佛教名词。法相宗心所法之一。与“别境”相对。指任何认识发生时,都会生起的心理活动。因带有普遍性,故名。包括触、受、思、想、作意五类。《大乘广五蕴论》:“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 解释一唯识家所立的六位心所之一︰共有五种,故又谓五遍行。指触、作意、受、想、思。以此五心所周遍于一切心而起行,故名遍行。 (1)触(梵spars/a,藏reg-pa)︰指境(对象)、根(感官及其机能)、识(认识)三者和合时所产生之精神作用;亦即指主观与客观接触之感觉而言。 (2)作意(梵manasi-ka^ra,藏yid-la byed-pa)︰指有所警觉而将心意投注某处之精神作用。 (3)受(梵vedana^,藏tshor-ba)︰此依根(感官)、境(对象)、识(认识之主体)三者和合之触(即接触感觉)而生。换言之,受即内心之‘领纳’作用,亦即领纳违、顺、俱非等之触,及外界之对象,以此而感受苦、乐等感觉之精神作用。 (4)想(梵sam!jn~a^,藏h!du-s/es)︰指对境之像,于心中浮现之精神作用而言。相当于表象之知觉。乃次于‘受’(印象感觉)而起之心所作用。 (5)思(梵cetana^,藏sems-pa)︰即内心之‘造作’,亦即对境审虑所引起之心、心所之精神作用。 解释二‘非遍行’之对称︰在九十八随眠中,可大别为遍行、非遍行两大类。而于自界自地之五部(四谛及修道)诸法中,经由遍缘、遍随增、遍随因,所产生的五部染法之烦恼,即称为遍行惑。此遍行惑,欲界、色界、无色界各有十一种,合计有三十三种烦恼。欲界的十一遍行惑为︰见道苦谛以下之五见(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及疑、无明和集谛以下之邪见、见取、疑、无明等。此十一遍行惑,有唯缘自界及通缘他界二类。身、边二见唯缘自界,称为自界缘惑;其余九惑通缘他界,称为九上缘惑。按,身见必缘上界,无我、我所执,而边见必由身见而起,故此二见称为自界缘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