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变形记 |
释义 | 1 卡夫卡小说作品《变形记》(德语Die Verwandlung,英语The Metamorphosis)卡夫卡短篇代表作,是卡氏艺术上的最高成就,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 ◎ 作者简介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奥地利小说家,20世纪德语小说家。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 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成为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驱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 卡夫卡创作勤奋,但并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工作之余的创作是他寄托思想感情和排谴忧郁苦闷的手段。许多作品随意写来,并无结尾,他对自己的作品也多为不满,临终前让挚友布洛德全部烧毁其作品。布洛德出于友谊与崇敬之情,违背了卡夫卡遗愿,整理出版了《卡夫卡全集》(1950—1980)共九卷。其中八卷中的作品是首次刊出,引起文坛轰动。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它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使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使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由此看来他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卡夫卡通过小说并不只是单纯阐述事实,而是抗除这个世界,追寻人类人性的完善。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生前在德语文坛上几乎鲜为人知,但死后却引起了世人广泛的注意,成为美学上、哲学上、宗教和社会观念上激烈争论的焦点,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论年龄和创作年代,卡夫卡属于表现主义派一代,但他并没有认同于表现主义。他生活在布拉格德语文学的孤岛上,对歌德、克莱斯特、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易卜生、托马斯·曼等名家的作品怀有浓厚的兴趣。在特殊的文学氛围里,卡夫卡不断吸收,不断融化,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风格”。他作品中别具一格甚至捉摸不透的东西就是那深深地蕴含于简单平淡的语言之中的、多层次交织的艺术结构。他的一生、他的环境和他的文学偏爱全都网织进那“永恒的谜”里。他几乎用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眼睛去看世界,在观察自我,在怀疑自身的价值,因此他的现实观和艺术观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深邃,甚至神秘莫测。 布拉格是卡夫卡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几乎度过了一生。到了生命最后的日子,他移居到柏林,试图摆脱不再是卡夫卡的布拉格。不管怎样,跟他的同胞里尔克和韦尔弗相比,卡夫卡与布拉格保持着更长时间和更密切的联系。在这个融汇着捷克、德意志、奥地利和犹太文化的布拉格,卡夫卡发现了他终身无法脱身的迷宫,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命运。 《变形记》 这是一本打开之后即会受到教育的好书 一个小人物,一个偶在的个体生命,其命运就是如此地充满了偶然性、荒谬性,其人生悲剧就是如此地不可预料、不可逃避,更谈不到积极地给以预防。 20世纪世界10部影响深远的小说之一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祖师,《变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如果你想了解现代主义文学,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反复阅读《变形记》开始。 在本书中卡夫卡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借以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荒诞的、不合逻辑的世界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这正是著名小说家卡夫卡的天赋之所在。 阅读《变形记》,有一种思维的乐趣,有一种睿智的感觉,思想上的所得显然多于心灵的收获,能从那极度的变形与夸张里体会到生命的悸动与冲突。本书比较完整地代表了卡夫卡的思想深度与创造特点,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卡夫卡的《变形记》把我们带往不熟悉的另一世界,而其实,那另一世界原本属于我们的人性之邦,只是卡夫卡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因为我们平时不朝它看上一眼,初见之下,才会感到它是如此的陌生、怪异和难以理解。 --青年作家 郗晓波 在描写人被物化的作品中,奥地利著名的"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1912年完成的中篇小说《变形记》,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描写人被异化的杰作。 --知名教授 刘建军 是卡夫卡使我发现我会成为一个作家的。我十七岁那年,读到了《变形记》,当时我认为自己准能成为一个作家。我看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居然会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于是我就想:“原来能这么写呀。要是能这么写,我倒也有兴致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 西方文坛推崇"卡夫卡是本世纪最佳作家之一",并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那么,卡夫卡是首先会想到的名字"。尽管这些赞词未免有过甚其词之嫌,但以《变形记》为代表的卡夫卡的作品,的确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以至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和讨论其作品的"卡夫卡学"。 --《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书》 如果你读书是为了找乐赶时髦,卡夫卡的《变形记》绝对不适合你,不适合你美酒加咖啡的浪漫。书中荒诞的痛苦,会将你刚刚举起的酒杯轻易击碎。如果你不是一个盲目的乐观主义者,此书可谓精彩至极,可反复阅读、细细品味。 --《卡夫卡传》 陌生的卡夫卡 什么是好小说?这是个永远可以谈论却又永远难以求解的问题。但好小说不一定是好看的小说,不一定适合大众读者的阅读口味,因为好小说都是新鲜的、独特的。它在与传统阅读习惯"对抗"过程中提供了新的艺术因素,使习惯于传统阅读的读者不得不陷入难解之谜的深渊,所以也往往给人们留下了不怎么好看的印象。阅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对读者是一种智力、情感上的挑战,因为他的作品是文学上的一个变数,很陌生,用传统的阅读方法很难解读。 《变形记》超越时空的限制,对事件的交代极其模糊,不指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甚至泯灭了幻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虚幻与现实难解难分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了。看来,卡夫卡的《变形记》把我们带往不熟悉的另一世界,而其实,那另一世界原本属于我们的人性之邦,只是卡夫卡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因为我们平时不朝它看上一眼,初见之下,才会感到它是如此的陌生、怪异和难以理解。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而把小说的使命确定为"通过想像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揭示存在不为人知的方面"。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探究存在之谜的,但他所关注的重点是"不可视的内心生活"--人的内心同样作为现实的一部分而存在。他的《变形记》就是以深邃的寓意体现人类的某种常常被遗忘的存在状态。 卡夫卡的小说是"梦与真实的绝妙混合。既有对现代世界最清醒的审视,又有最疯狂的想像"。所以如果我们联想一下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当我们自身的存在被一些谁也无法预料、无法逃避的境况所决定时,生活的荒诞与这个故事的荒诞就有了一种比拟的联系,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尖锐了:当我们突然无法动弹,在完全无能为力,丧失了人的一切自主性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卡夫卡的小说带出了我们深深的疑问。显然,在如此荒诞的突变中,卡夫卡敏锐地觉察到现实生活某些带本质性的问题,才用这种象征、夸张甚至荒诞的手法加以表现。 卡夫卡冷峻的眼光聚焦的是"真"。在他看来,"真"若要体现,就必须借助于"丑"。于是《变形记》中出现了大量的丑陋的意象,卡夫卡毫不客气地放逐了文学的审美价值,似乎他觉得丑就是丑,甚至根本没必要用美作为小说结束之前的一点安慰。所以,一直到小说的结尾,卡夫卡也没有让这些丑陋的意象从背面发出一点美的光芒。 最后引用一句王小波的话来结束本文,他说:"我正等待着有一天,自己能够打开一本书不再期待它有趣,只期待自己能受到教育。"《变形记》就是一本这样的好书 ◎ 卡夫卡名言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我们清醒地穿过梦境:我们自己只不过是过去的岁月的一个幽灵。 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两个时钟走得不一致。内心的那个时钟发疯似的,或者说是着魔似的或者说无论如何以一种非人的方式猛跑着,外部的那个则慢吞吞地以平常的速度走着。除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互相分裂之外,还能有什幺呢?而这两个世界是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分裂着,或者至少在互相撕裂着。 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又马上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幺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与牢房墙壁的斗争,不分胜负。 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 表面上看,办公室的人要高贵一点,幸运一点,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人们更孤独、更不幸。事情就是这样,智力劳动把人推向了人的群体。相反,手工艺把人迎向人群。 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缺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在于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丧失人的尊严。 耐心是应付任何情况的巧妙办法。人们必须和一切事物一起共振,热衷于一切事物,同时又必须平静耐心。不能弯曲,不能折裂。只能克服,始于自我克服的克服。人不能逃避这一点。逃离这一点就是崩溃。人们必须耐心地吸收一切,耐心的成长。胆怯的自我界限只有用爱才能突破。人们必须在我们周围沙沙作响的枯萎死亡的树叶背后看见嫩绿鲜亮的春绿,耐心等待。耐心是实现一切梦想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 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只是彷徨而已。 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籍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 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还是贫穷的。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财富意味着对占有物的依附,人们不得不通过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关系保护他的占有物不致丧失。这只是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 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 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 作品简介(1)背景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2)情节和主题 《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小说分成三部分,用一、二、三标明。课文节选了原小说的一半内容。 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格里高尔变了,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却保留了人的意识。他失业了,仍旧关心怎样还清父亲欠的债务,送妹妹上音乐学院。可是,一个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改变了态度。 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他怀着深情和爱意想他的一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 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 家里亲人:惊慌、同情——逐渐憎恨——“把他弄走” 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恋亲人,可是亲人最终抛弃了他,对他的死无动于衷,而且决定去郊游。 作者描写这种人情反差,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变形记》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卡夫卡创作的文学作品的主题,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有人认为《变形记》的主题是:表现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也有人认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无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规律是无情的。 ◎ 作品评析(1)人物和心理描写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变成甲虫,身体越来越差,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被亲人抛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 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应该说,《变形记》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情感流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大致是这样的。 a 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 他惊慌、忧郁。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人的差使”,为还清父债而苦干。他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赶他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还不忘顺从父亲。 b 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 格里高尔失业在家,过着甲虫生活,只能爬来爬去。但是,他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还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他想着,父亲老了,母亲生病,妹妹还只有17岁。他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他“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最后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 c 受重伤后,被亲人厌弃而绝望,心态走向平和。 一只苹果砸在背上,身受重伤,格里高尔终于被妹妹厌弃。妹妹一再说“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格里高尔“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格里高尔异常冷静,他在绝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死去。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 格里高尔的人格形象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他忠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而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中追求另外一种超脱——死亡。 格里高尔同家人应该互相热爱,互相帮助。可是,亲人们认为格里高尔不能再养家,把他看做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去,亲人们也不悲痛,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被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轻自贱;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正是通过表现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2)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 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作者不是让人们去接受人变成虫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深层心理 —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因此,人变成甲虫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 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大甲虫,情节是荒诞的。情节发展,他与家人的冲突,更是荒诞的。甚至有的艺术细节也是荒诞的:一只苹果打在格里高尔的甲背上,陷了进去,一个多月,还烂在甲虫背上。 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平平淡淡,温情脉脉,矛盾、人性都显示不出来。养家人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还成了累赘。这个情节把矛盾激化了,冲突起来,个性、人性都立即显示出来。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像,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和弱肉强食、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荒诞、变形的情节为什么在读者的体验、联想中觉得真实可信呢?这是因为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的手法。写甲虫的行动,是符合甲虫的习性的;写甲虫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的;写亲人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 另外,《变形记》还有自身独特的叙述语调。在作品中,卡夫卡的叙述语调平静得近乎冷漠。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平庸时,平庸就成为了更加可怕的事实。由此激发读者去思索人的生存现状以及改变这现状的问题。 ◎ 作品评论卡夫卡的创作旺盛期正值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的高潮时期。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典型之作。表现主义的创作主张是遵循“表现论”美学原则而与传统现实主义的“模仿论”原则相对立的。它反对“复制世界”,即不把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作为真实的依据,而主张凭认真“观察”和重新思考去发现或洞察被习俗观念掩盖着的,而为一般人所不注意的真实。为此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把描写的客观对象加以“陌生化”的处理,以造成审美主体与被描写的客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引起你的惊异,迫使你从另一个角度去探悉同一个事物的本质。这种艺术手段通称“间离法”,在布莱希特那里叫作“陌生化效果”。《变形记》的变形即是一种间离(或“陌生化”)技巧。作者想借以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是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之所以亲亲热热,因为互相有共同的利害关系维系着,一旦割断这种关系,则那种亲热的外观马上就消失而暴露出冷酷和冷漠的真相。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所揭示的:“维系家庭的纽带并不是家庭的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关系之后的私人利益。”可谓一针见血。你看,当格里高尔身体健康,每月能拿回工资供养全家的时候,他是这个家庭里一名堂堂正正的而且受人尊敬的长子。 但当他一旦患了不治之症,失去了公司里的职务,因而无法与家庭保持这种经济联系的时候,他在家庭里的一切尊严很快被剥夺干净,甚至连维持生命的正常饮食都无人过问。 他变成“非人”,他的处境无异于动物。当然也可以让主人公得一种致命的重病或遭遇一次丧失劳动力的重残,然后写他被家人厌弃的过程。但这样的构思其艺术效果不如变形那样强烈。因为作为病人,他有口会说话,有眼睛会看人,你不能当着他的面表现出对他的厌倦,或不给他送饭吃。而一只甲虫,既不会说话,也没有表情,他的孤独感就更加令人感到凄然了——以上是从社会学观点去看的。 如果从西方流行的“异化”观念去看,这篇小说也是写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一篇杰作。在实际生活中,卡夫卡在家庭里与父亲的关系确实是不和谐的,但与母亲关系是正常的,与他第三个妹妹特别要好。但卡夫卡却在一封信中说:“我在自己的家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现在卡夫卡通过《变形记》暗示我们:即使像他的妹妹那样爱着哥哥,但一旦这位哥哥得了一种致命的绝症,久而久之,她也会像小说中的那位女郎那样厌弃他的。这里,卡夫卡写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生存状况。人的变形,也是自我“异化”的一种写照。尤其是主人公变成甲虫以后,人的习性渐渐消失,而“虫性” 日益增加,仿佛格里高尔异化出人的世界以后,倒是在动物的世界里找到“虫”的自我了。这样的写法是绝妙的。 在人与人之间还没有取得和谐关系的世界里,人的变形也是一种象征,一切倒霉人的象征:人一旦遭遇不幸(丧失工作能力的疾病、伤残、政治袭击等),他就不再被社会承认,从而失去作为人的价值的“自我”,成为无异于低等动物的“非人”。 在现代艺术创作中,变形是一种怪诞的表现手段,是一种创造“距离”或“ 陌生化”的技巧。按照美国美学家桑塔那那的说法,怪诞也是一种创造;它违背客观事物的表面真实,却并不违背客观事物的内在逻辑,因此它已进入现代美学的范畴,成为表现主义文学艺术偏爱的一种手法。 表现主义文学创作强调从主观的内心感受出发,作品往往具有一种个人的真实性,这在卡夫卡笔下呈现为自传色彩。不仅主人公的身份(公司雇员)和心理(作为长子必须尽家庭义务)与作者近似,其他人物如父亲、母亲和妹妹几乎都可以与卡夫卡的家庭成员进行比较。 作者赋予格里高尔虫形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人性的丧失,人失去自己本来有的东西,就异化为非人了.因为工作压力,关系冷漠,对自己的命运无法把握的感觉。 变形记中有哪些变形 生理上的变形;家人情感心理的变化;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形;写作表达技巧的变形 2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作品变形记(拉丁原版Metamorphoseon libri) 作者:古罗马诗人奥维德 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17年) 古罗马诗人。从18岁左右起开始写诗。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主要是用哀歌体格律写成的各种爱情诗,包括《恋歌》、《列女志》、《爱的艺术》、《论容饰》、《爱的医疗》等。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是长诗《变形记》和《岁时记》。后期作品主要是《哀歌》和《黑海零简》。大约开始写于公元1年或3年,完成于公元8年,是使用六步格诗体记录了关于变形的神话作品。“变形记”有15册,每册大概700到900行,描述了罗马和希腊神话中的世界历史。其中总共包括了大约250个左右的传说。从其第一次发行开始,“变形记”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神话作品之一,也大受中世纪的作家和诗人的喜爱,因此其对中世纪的文学作品以及中世纪甚至到巴罗克时期的绘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长诗《变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全诗15卷,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根据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轮回”理论,用变形,即人由于某种原因被变成动物、植物、星星、石头等这一线索贯穿全书,共包括大小故事250多个(其中以爱情故事为主),是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大汇集。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由宇宙的创立,大地的形成,人类的出现开始,直至罗马的建立,凯撒遇刺变为星辰和奥古斯都顺应天意建立统治为止。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根据神话传说的某些外表联系,把它们串连起来。为了使情节生动,作者采用了不同的叙述手法,使许多著名的古代神话传说得到精彩的描述。作者着力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和人物塑造,因而《变形记》堪称一部伟大的“神话辞典”,影响深远。除卡夫卡之外,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等人都受其影响。 《变形记》一般公认是奥维德最好的作品。全诗共十五卷,包括较长的故事约五十个,短故事或略一提到的故事约有二百。故事中的人物可以依次分为神话中的神和男女英雄,和所谓的历史人物这三类。全诗的结构可细分为以下各个段落:序诗、引子(天地的开创、四大时代、洪水的传说)、神的故事(卷一至卷六)、男女英雄的故事(卷六至卷十一)、“历史”人物的事迹(卷十一至卷十五)、尾声。这样一个安排多少是按时间次序作出,但是有许多故事的发生时间本来很难定,因此作者又按故事的性质予以安排,例如卷一至二的故事主要围绕神的恋爱为中心,卷三、四是以酒神巴克科斯和忒拜城为中心,卷五、六以神的复仇为中心,卷六至九以雅典英雄为中心,卷九至十一以男女英雄的恋爱为中心等。 ◎ 作品完成的历史在奥维德32年的写作时期(大约公元前15年到公元17年他去世)中,变形记的完成时间大概在中间的一段时期。这部作品的写作大概开始于公元1年,到公元8年奥维德被流放之时,其基本上被完成。 在其创作的早期,奥维德着重于使用哀伤的对句描写爱情,比如在《恋情集》(《Amores》),《女杰书简》(《epistolae heroidum》)和《爱的艺术》(《Ars amatoria》)。已失传的悲剧作品《美狄亚》则是例外。 奥维德选择了六步格诗体来写作《变形记》,因此其属于史诗的范畴。整部作品包括了十五本,总共有大约12.000诗节,是史诗中的巨作。在他被流放的时期中,奥维德又从新开始著一些对句作品,比如《黑海零简》(《Epistulae ex Ponto》)。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奥维德已表现出了他对神话主题的极大兴趣。到现在为止,《变形记》中的大约所有250个关于变形的故事都基本上的得到其他文献的证明。特别是比《变形记》更早期的尼坎得的作于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文集《Heteroiumen》。 奥维德被认为其在一位好友,艾米利乌斯·马谢尔的帮助下,使用了至少一本希腊著作,《Ornithogonia》,作为其的参考文献。 奥维德恰巧遇上了罗马内战的最后一段时期和罗马政权向君主制的过渡以及之后的,他的创作高峰时期:罗马在奥古斯都大帝统治下的鼎盛时期和危机时期。很多挽歌诗人,比如迦鲁斯,普罗佩体乌斯和阿尔比乌斯·提布卢斯都在其作品中评判了这一段共和到独裁过渡的历史(到公元前17年)。 奥维德作为一个实例,代表了从和平时期逐渐到思想独裁时期所产生的隐含的对君主的狭隘的批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推动了《变形记》的产生。 ◎ 知名的故事《变形记》包括了大量虚构的或真事的人物的变形故事,其中包括:世界形成,丢卡利翁和皮拉 (大洪水),皮刺摩斯和提斯柏,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以及珀耳狄克斯,鲍西丝和费莱蒙,巴图斯, 纳西瑟斯和厄科,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阿波罗和达佛涅,法厄同,尼俄柏,伊菲斯和伊安忒,弥达斯国王,皮格玛利翁,朱庇特以及和他关系紧密的女性们 (欧罗巴,伊俄, 卡利斯托,勒达和拉托娜),卡斯托耳和普勒克斯,珀耳修斯和安德洛墨达,伊阿宋和美狄亚,毕达哥拉斯,恺撒以及奥古斯都。 ◎ 翻译和改编到了中世纪《变形记》得到了基督教教义的解释,比如法国学者贝绪尔的《Ovide Moralisé》(《洁本奥维德》,1340年)。 英国翻译家亚瑟·高汀对《变形记》的翻译被艾兹拉·庞德称为“最美的英语书本”。 威廉·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1595年或1596年)改编自皮刺摩斯和提斯柏。在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 (1589年)中拉维妮亚遭遇的"菲洛墨拉的悲剧故事",即指普罗克涅,菲洛墨拉和忒柔斯的故事。 德国剧作家安德烈亚斯·格吕菲乌斯的戏剧《Absurda Comica oder Herr Peter Squenz》(约1658年)的草案也来自“皮刺摩斯和提斯柏”。 卡尔·冯·迪特斯多夫 (1739到1799年)的有六部交响乐作品改编自奥维德的《变形记》。 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在1951年创作了《奥维德的六个变形》。 德国视觉剧场艺术家阿契·弗雷耶在1987年的城堡剧院公演的主题为“奥维德的变形记或者从边缘到中心并倒过来”。 奥地利当代作家克里斯托夫·兰斯迈尔表示其写作于1988年出版的小说《最后的世界》的动机就是《变形记》。 3 亦舒小说作品作者:亦舒 小说语录: 真是,人到无求品自高。 “没问题,”这是曾子佳的直觉,“每个人都十分聪敏明理,没有人会叫任何人下不了台。” 张天和笑,“你的意思是,我们一家子虚伪到了家。” “涵养与修养并非虚伪,故意使人难堪并非率直,这里边有很大分别。” “我知道,低调即是明明穿红色更好看却偏偏穿灰色以显示够品味不夸张。 只见张天和摇摇头,“太难捉摸了,子佳,你知道你自己要的是什么吗?我喜欢蓉蓉,就是因为她容易讨好,她单纯一如孩子,看到美丽的衣裳。首饰。汽车,双目发光,给她,即时满足快乐如小乌,子佳,就是那种快乐感染了我。” 那种原始的快乐感动了许多男性。 张天和取笑曾子佳,“有谁会痛苦地试图探测你的内心世界呢?它一定好比迷宫。” 子佳瞪他一眼。 其实,这种坦诚也是一种手段,能说的,统统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博取同情信任,可使对方死心塌地,不能说的,还不是一字不提? 张天和啼笑皆非,“子佳,一个人聪明固然好,聪明人洞悉先机不会吃亏,可是你毋需让全世界人知道你是个聪明人。” 子佳咧开嘴,“既然上天给我聪明,情难禁,一定得露一手,不然等于白聪明了。” 自尊,那是什么,大学出来,上班第一天开始,已经没有自尊,只余生活。” “告诉我,曾子佳,你算不算一个精刮厉害的女子?” 子佳沉思后答:“我很会保护自己,在过程中如果伤害到他人,我不会遗憾,不过,我绝对没试过为着个人利益而陷害诬告他人。” 张天和有点困惑,“这样算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子佳觉得好笑,代他解答:“目前世风日下,道德沦亡,我觉得我不是坏人。” “是不是好人呢?” “做好人并非我的人生目标。” “你的目标是什么?” “安居乐业,当中经过些什么,并不重要;最终达到目标,即系成功。” 子佳说:“记住,讲中文时不要夹杂英语,就算会英文人家也不会把你当作天才,又中又英是十分肤浅做法,要不你全部讲英文。法文。或俄文。” “你有无听说过俗云:爹有不如娘有,娘有不如己有,还有,亲生儿不如近身钱。” 这种有点年纪的太大家里有几个钱,渐渐把自己纵容得像太后似,一高兴便自说自话,不高兴时更自尊自大,不是不难侍候的。 “我最怕与聪明女子打交道:我说什么,她全不理会,我想什么,她全猜中,那还有什么意思。” “即使她再找我们,也不要觉得稀奇,那是因为我们大抵还有利用价值。” 衣莲忽然笑了,“人情如此练达,还有没有快乐?” 子佳很重视这个问题,她想了一想才回答:“不,料事如神不算快乐。不过,一早洞悉世情,胸有成竹,也不是不高兴的,不再会吃亏嘛。” 一转身,只见一张张笑脸,谁,到底是哪个好人,人没到,闲话已到,还有,人都去了,尚在造谣。 哪里都有这样的人,话到老,活到老,这种仗,一直打到老。 最清高的生活往往需要至大笔金钱支持,否则怎能悠然见南山。 每次受到前辈身后萧条的恐吓,子佳便立志要赚得更多,情愿这三五七年问的苦苦钻营,也不愿无以为继。 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 子佳忍不住问:“你快乐吗?” 她微笑,“我不在乎快乐,我追求的只是安定的生活,我不快乐也是很应该的,因我渴望的并非快乐。” 亦舒简介 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 当亦舒一露头角就迅速成名时,两兄妹就成了香港文坛上的两杂奇花。有人称之为奇迹,说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坛三大奇迹”。“金庸创作流行武侠小说,倪匡创作流行科幻小说,亦舒创‘流行’言情小说。 亦舒于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来港定居,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修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公关部,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曾当过电视台编剧。现时为专业作家,并已移居加拿大。 4 阿普列尤斯小说作品作者:阿普列尤斯 在古罗马文学史上,阿普列尤斯的长篇讽刺小说《变形记》(又名《金驴记》)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以讽刺、暴露为主要特征的罗马中后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古代欧洲原始小说的扛鼎之作,对于我们认识研究欧洲原始小说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 阿普列尤斯(公元1247—1757)出生在公元2世纪北非马达乌拉城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在迦太基学习修辞,后赴雅典深造,研究哲学、修辞学,并周游希腊东方各地,对当时流行的一些魔法、秘仪,有过亲身体验,进行过深入研究。后赴罗马,研习修辞学、哲学,兼职从事律师活动,离开罗马回国后,成为闻名遐迩… 5 王小波小说作品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那夕阳照耀下的杨树,树上的叶子忽然从金黄变成火 红,天空也变成了墨水似的暗蓝色。我的心情变得好起来。我从床上爬起来,到 外边去。那棵杨树的叶子都变成了红绸子似的火焰,在树枝上轻盈地飘动。从太 阳上流出很多金色的河流,在暗暗的天顶上流动。大街上的灯忽然全亮了,一串 串发光的气球浮在空中。我心情愉快,骑上自行车到立交桥下去找我的女朋友。 她站在那儿等我,穿着一件发紫光的连衣裙,头上有一团微微发红的月白色 光辉。那一点红色是着急的颜色。我跳下自行车说:“你有点着急了吧,其实时 候还不到。” 她没说话,头上的光又有点发绿。我说:“为什么不好意思?这儿很黑,别 人看不到我们。” 她头上的光飘忽不定起来。我说:“什么事使你不耐烦了呢?” 她斩钉截铁地说:“你!你什么都知道,像上帝一样,真讨厌!” 我不说话了,转过头去看那些骑车的人。他们鱼贯穿过桥下黑影,拖着五颜 六色的光尾巴,好像鱼缸里的热带鱼在游动。忽然她又来捅我,说:“咱们到外 面走走吧,你把见到的事情说给我听。”我们就一起到桥上去。因为刚才我说她 不好意思,这时她就挽着我的胳膊,其实臊得从头到脚都罩在绿光里。我说:“ 你真好看,像翡翠雕成的一样。” 她大吃一惊:“怎么啦?” “你害羞呢?” 她一把摔开我的胳膊说:“跟你在一起连害羞都害不成,真要命。你看,那 个人真可怕!” 对面走过一个人,脸腮上一边蹲了一只晶莹碧绿的大癞蛤蟆。我问她那人怎 么啦,她说他满脸都是大疙瘩。我说不是疙瘩,是一对蛤蟆在上面安息。她说真 有意思。后来一个大胖子骑车走过,肚子好像开了锅似的乱响,这是因为他天天 都和老婆吵架。过了一会,开过一辆红旗车,里面坐了一个男扮女装的老处女, 威严得像个将军,皱纹像地震后的裂纹,大腿像筷子,阴毛又粗又长,像钢剑一 样闪闪发光。我把见过的事情告诉她,不过没告诉她我在首长的小肚子上看见一 豪猪。她笑个不停,还说要我把这些事写到我的诗集里去。 我有一本诗集,写的都是我在这种时刻的所见所闻。除了她,我没敢给任何 人看,生怕被送到精神病院里去,但是她看了以后就爱上了我。我们早就在办事 处登记结婚了,可是还保持着纯洁的关系。我老想把她带到我那儿去,那天我也 说:“晚上到我那儿吧!” “不,我今天不喜欢。” “可是你什么时候喜欢呢!” 她忽然拉住我的手,把脸凑过来说:“你真的这么着忙吗?”我吻了她一下 ,刹时间天昏地暗,好像整个世界都倒了个儿,原来在左边的全换到右边去了。 我前边站了一个男人,我自己倒穿起了连衣裙,后脚跟下好像长了一对猪蹄,而 且头重脚轻得直要往前栽倒。我惊叫一生,声气轻微。 等我惊魂稍定,就对自己很不满意。我的肩膀浑圆,胸前肥嘟嘟的,身材又 变得那么矮小,尤其是脚下好像踩着高跷,简直要把脚筋绷断。于是我尖声尖气 地叫起来:“这是怎么了?” 那个男人说:“我也不知道,不知怎么就换过来了。嘿,这可真有意思。” 原来那个男人前十秒钟还是我呢,现在就成了她了。我说:“有什么意思! 这可糟透了!还能换过来吗?” 她的声音充满了幸灾乐祸:“你问我,我问谁去?” 我气急败坏地说:“这太可怕了!这种情况要持续很久吗?” “谁知道呢?也许会这么一直持续下去,我当个老头终此一生呢。我觉得 这也不要紧,你我反正也到了这个程度了,还分什么彼此呢!” 我急得直跺脚,高跟鞋发出蹄子般的声音。我说:“我可不干!我不干! 这叫什么事呀!” “小声点!你嚷嚷什么呀。这事又不是我做主。这儿不好说话,咱们到你 家去吧。” 我不走,非要把事情弄明白不可:“不行,咱俩得说清楚了。要是暂时的, 我还可以替你支撑着,久了我可不干。” “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呢。你的衣服全是一股怪味,皮鞋还夹脚呢。我也 讨厌当个男人,当两天新鲜新鲜还可以。咱们回家吧。” 我和她一起往回走,她推着自行车。我走起路来很费劲,不光高跟鞋别扭 ,裙子还绊腿。身体也不大听我使唤,走了一百多步,走出我一头大汗来。我 一屁股坐在马路牙子上想喘喘气,她就怪声怪气地说:“你就这么往地下坐呀 !” “我累了!” “哟,我的裙子可是全新的,尼龙针织的呢!快起来,好好掸掸土!” 我勉强站起来,满怀仇恨地瞪了她一眼。为了表示对她的蔑视,我没有掸 土,又往前走了。走了几步,高跟鞋穿着太憋气,就把它脱下来提在手里。走 了一段,我还是不能满意,就说:“你怎么长这么小的脚!虽说个儿小,这脚 也小得不成比例。你就用这种蹄子走路吗?” 她哼了一声:“不要怨天尤人,拿出点男子气概来!” 男子气概从那儿来呢,我头上长满了长头发,真是气闷非常,浑身上下都 不得劲。我们摸着黑走进我的房子,坐在我为结婚买来的双人床上,好半天没 有开灯。后来她说:“你的脚真臭!我要去洗一洗。” 我说:“你去吧!” 她走到那间厕所兼洗澡间里去了,在那儿哗啦哗啦的溅了半天水。我躺在 床上直发傻。后来她回来了,光着膀子,小声说:“真把我吓坏了,嘿嘿,你 在外边显得像个好人似的,脱下衣服一看,一副强盗相。你也去洗洗吧,凉快 。” 我到洗澡间里照照镜子,真不成个体统。脱下衣服一照镜子,我差一点昏 死过去。乖乖,她长得真是漂亮,可惜不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我洗了洗,把 衣服又都穿上,把灯关上,又到床上去。她在黑地里摸到我,说:“怎么样, 还满意吧,咱长得比你帅多了。” 我带着哭腔说:“帅,帅。他妈的,但愿今天晚上能换回来,要不明天怎 么见人。” “嘿,我觉得还挺带劲。明天去打个电话,说咱们歇三天婚假。” 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是三天以后呢?” “这倒有点讨厌。这样吧,我上你的班,你上我的班,怎么样?我讨厌上 男厕所,不过事到临头也只好这么办了。” 我反对这样。我主张上公安局投诚,或者上法院自首,请政府来解决这个 问题。她哈哈大笑:“谁管你这事儿!去了无非是叫人看个笑话。” 她这话也不无道理。我想了又想,什么好办法也想不出来。可是她心满意 足地躺下了,还说:“有问题明日再说,今天先睡觉。” 我也困得要命,但是不喜欢和她睡一个床。我说:“咱们可说好了,躺下 谁也别胡来。”她说:“怎么叫胡来,我还不会呢。”于是我就放心和她并头 睡去。 第二天早上,我叫她给两个工作单位打电话,叫我们歇婚假。她回来后说 :“请假照准了。今天咱们干什么?奥,你去到我宿舍把我的箱子拿来。” 我说:“你的东西,你去拿。” “瞎说!我这个样子能拿得出来吗?你爱去不去,反正拿来是你用。” 我坐在床上,忽然鼻子一酸,哭了起来。她走过来,拍我的肩膀说:“这 才像个女人。看你这样子我都喜欢了。你去吧,没事儿。” 我被逼无奈,只好我去拿东西。走到街上,我怕露了马脚,只好做出女人 样,扭扭捏捏的走路。路上的男人都筑曲线毕露的连衣裙太糟糕,真不如做件 大襟褂子,再把头发盘得和老太太一样。 她宿舍里没人,我像贼一样溜进去,把箱子提了出来。回到家里,只见她 还比手划脚的拿保险刀刮胡子,胡子没剃下来,倒把眉毛刮下来不少。我大喝 一声:“别糟践我的眉毛!你应该这样刮”……。她学会之后很高兴,就打开 箱子,传授我那些破烂的用法,真是叫人恶心到极点。 变成女人之后,我变得千刁万恶,上午一小时就和她吵了十一架。我觉得 屋里布置得不好,让她移动一下,她不乐意,我就嘟哝个不停。后来又去做午 饭,她买的菜,我嫌贵嫌老。她买了一瓶四块钱的葡萄酒,我一听价钱就声嘶 力竭地怪叫起来,她只好用两个枕头把耳朵捂住。我对一切都感到不满,在厨 房里摔摔打打,打碎了两三个碟子。她开头极力忍受,后来忍无可忍,就厉声 喝斥我。我立刻火冒三丈,想冲出去把她揪翻,谁知力不从心,反被她按倒在 沙发上。 她不怀好意地冷笑着说:“你别胡闹了,否则我就打你的屁股!” 我咬牙切齿地说:“放我起来!” 她在我屁股上轻轻打了一下,我立刻尖叫起来:“救命呀!打人了!”她 马上松了手,拿到一边去,脸上满是不屑之色:“至于的吗?就打了那么一下 。”我坐起来,嚎哭着说:“好哇!才结婚第一天就打人,这日子可怎么过… …”我又嘟哝了一阵,可是她不理我,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吃过晚饭,她提议出去走走。可我宁愿待在家里。我们看了会电视,然后 我就去洗澡,准备睡觉。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她的身体十分讨厌。在那婀娜多 姿的曲线里包含着一种令人作呕的味道,丰满的乳房和修长的大腿都很使我反 感。长着这样的东西只能引起好色之徒的卑鄙感情,所以我应该尽可能少出门 。 要当一个女人,应该远离淫秽。我希望脸上爬满皱纹,乳房下垂,肚子上 的肉搭拉下来,这才是新中国妇女应有的形象。招引男人的眼目的,一定是个 婊子。我觉得我现在这个形象和婊子就差不多。 当我们两个一起躺在床上时,她告诉我:“你今天的表现比较像个女人了 。照这样下去,三四天后你就能适应女人生活,可以去上班,不至于露马脚了 。” 我听了以后很高兴,可是她又说:“你的情绪可和我过去不一样,显得像 个老太太。不过在妇联工作这样很合适。” 我告诉她,她的表现很像个男人。我们俩谈得投机起来。她推心置腹地告 诉我:她很想“胡来”一下。我坚决拒绝了。可是过了一会,我又想到她可能 会起意到外边也去胡来,这就太糟糕了。我就告诉她,可以和我“胡来”,但 是不准和别的女人乱搞,她答应了。我告诉她“胡来”的方法,她就爬到我身 上来,摸摸索索地很让人讨厌。忽然我觉得奇痛难忍,就杀猪也似的哀号一声 ,把她吓得连动都不敢动,过了好半天才说:“我下来了。”可我在黑地里哭 了好久,想着不报她弄伤我之仇誓不为人。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时发现自己又变成了原来的形象。她躺在我身边,瞪 大眼睛,显然已经醒了很久了。她还是那个漂亮女人,从任何方面来说都是一 个好妻子。我伸手去摸她的肩膀,她哆嗦了一下,然后说:“我不是在做梦吧 ?” “做什么梦?” “我昨天好像是个男人。” 我认为她说得对,但是这不能改变现状。我伸手把她抱在怀里,她羞得满 脸通红,但是表现得还算老实。后来她起了床,站在床前说:“这么变来变去 可受不了,现在我真不知该站在男人的立场上还是该站在女人的立场上了。” 这话说得不错。男人和女人之间天然不和,她们偶尔愿意和男人在一起, 而后就开始折腾起来,向男人发泄仇恨。到现在为止,我们夫妻和睦,可我始 终防着她一手。 6 网络小说◎ 基本信息◎ 小说基本档案小说名称:变形记 小说书号:26553 小说类型:架空历史 小说作者:kpzm 小说状态:完结 首发网站:凤鸣轩小说网 总共字数:281923 ◎ 内容简介她是这样的女孩,母亲是她女性的根,女友是她生命的爱,而女性的历史是她生存的不变之背景,这背景构成她一切的起源、过程和终结. ◎ 阅读目录1孤夜 2对敌 3天快亮了 4恽云少尉 5受刑 6孩子 7病恙的女生 8圣京大学 。。。。。。 7 张楚演唱的歌曲《变形记》曲:张楚 词:张楚 演唱:张楚 编曲:张楚 制作人:峦树 贝司:刘文泰 大提琴:长脸 Programming:张楚 监唱:峦树 你会用你的手 把故事打开 然后让光线穿透过来 记忆中的人们 从身边走过 回到他们爱人的脑海 你会用你的手 把故事打开 然后让光线穿透过来 记忆中的人们 从身边走过 回到他们爱人的脑海 你会用你的手 把故事打开 回到他们爱人的脑海 记忆中的人们 从身边走过 回到他们爱人的脑海 阳光保护着深海中的记忆 真实的内容抓住神经 如果你还在 如果还在 如果你在爱 你应该能想起来 记忆中的人们 从身边走过 回到他们爱人的脑海 8 同名游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