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董奉山皇龙宫
释义

董奉山是长泰县的名山。自古以来,它以迷人的景观与神奇的传说,吸引着无数游客。宋朝长泰县令韩常卿曾有诗句描绘:烟霞空锁樵人径,松桧重阴古寺楼。怪木化龙云雨夜,碧波涵月镜潭秋。据史籍记载,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曾在此炼丹,故“名以山长存”。董奉山南麓,铺展着绿野千畴。长泰县岩溪甘寨村的皇龙宫,是这绿野中独领风骚的一座古建筑。

皇龙宫原名凤龙宫,因此,古代厅堂石柱上,刻有以“凤”、“龙”两字为首的镶字联,联曰:“凤发棠林晓日瞳眬似帝阙,龙蟠丹灶祥云隐现护皇坛”。联中的“棠林”指甘寨村古地名“甘棠”,“丹灶”指董奉在此炼丹的典故。而“帝阙”、“皇坛”,应与皇龙宫供奉的“玉皇上帝”等神明有关。因有“帝阙”、“皇坛”之词,人们又称凤龙宫为皇龙宫。

皇龙宫是模仿宫廷式建的,从外观看,整座建筑装饰华丽,屋顶有十四道燕尾脊,并用彩瓷片饰有龙、凤、麒麟、花草和牌楼,金碧辉煌,在周围环境一派绿色的衬托下,尤显得耀眼。皇龙宫的建筑格式较独特。宫分为前厅后殿两进,后殿的墙基比前厅左右的墙基各移出一米,这样,前厅的门前与墙的外侧左右,构成一道“凹”字形的走廊。前厅门面采用“吞门式”构筑,共有三个门,大门1.8米宽,位置恰在前厅中梁下方,这样,大门将前厅面积一分为二,各深3.6米,宽5米。大门框刻写着对联,联为“寿山为屏水为带新敕皇宫千古在,福地以灵人以杰大赐棠门百世亨”。大门边设两个门,门面相对。这种建筑格式,门面显得非常开阔。

皇龙宫的建筑面积396平方米,连同周围用地,总占地面积达2700平方米,场地开阔。门口有个埕,还有水池蓄泉水。埕的正中处装着一块约一米长的条石,中凿凹沟。这块类似石槽的装饰表示什么呢?有两种说法,有待考辨。一说这是“天眼”,因宫中奉有上帝、大帝、天师等,此处表示“开天眼”。另一说这是石药槽(即过去研磨中草药的一种工具),因宫中奉有董奉药师,所以宫外置药槽。这表明了古人在缺医少药的处境下,奉“药”为神,确为一种朴素、虔诚的信仰。

从皇龙宫的内部装饰来看,工艺精致,石雕技艺堪称一绝。宫中有盘龙石柱、环花石柱、方形石柱、八角形石柱,各具特色。后殿有一对盘龙石柱,采用镂空式雕琢,柱径0.7米,较为罕见,尤其是盘柱的腾龙,体态灵活,飘飘欲飞。在石柱的下方,刻有波浪花纹,浪间还有小鲤鱼和小龙浮游的形像,既展示了龙跃水面的雄姿,也寓有“鲤鱼跳龙门”之意,可谓匠心独运。在天井边有一对方形石柱,柱面刻着“八仙过海”的图像和花草图案,雕工细腻,犹如八幅条屏画。此外,宫门边还有浮雕石狮,墙上镶着透雕石窗,石门梁刻有两龙戏珠,墙基石还刻有图案,均显示了古代石匠的智慧和技艺,令人赞赏不已。

皇龙宫所在地在古代属石铭里,文化底蕴丰厚。三国时期,“董仙曾向此中游”。唐开元八年(720年),在董奉山南麓建有良岩院,规模宏伟。随后,董奉山附近又建有10多座寺庙,道释二教鼎盛一时。随着社会的变迁,董奉山附近的庙宇相继倾圯。至明朝,甘棠社的村民兴建了皇龙宫,把各庙宇遗存的神像都集中在皇龙宫供奉。因此,皇龙宫供有18尊神明,这些神明是:玉皇上帝、五显大帝、灵观大帝、教主大人、张大天师、赵二天师、侯三天师、伽蓝大王、广平宣王、董奉仙公、 圣祖真仙、清水佛公、英烈圣侯、儒大使公、史下史侯、玄女真人、一仙夫人(大妈)和二仙夫人(二妈)。其中的大妈、二妈于清朝时分灵台湾高雄,于2002年2月,台湾乡亲曾组团到皇龙宫进香。

值得一提的是,在皇龙宫边立有一块告诫人们护林防火、保持水土的石碑。碑石高1米、宽0.4米,碑文上方由左向右刻写八个字,为:会众演戏,永远公禁。下面分六行由上而下刻写具体规定,内容为:一不许放火焚山;一不许盗砍杂木;一不许寨山挑土并割茅草;一不许盗买杂木。如违者罚戏一台,强违者绝子害孙。乾隆八年癸寅公立。碑文字迹清晰,内容简要明确。既有封山育林的具体要求,又有处罚规定。处罚不是罚款,而是罚演戏,能以一儆百,扩大教育效果,立碑者的考虑颇为周全。这碑文约束了某些人的破坏山林行为,寨山由此树木苍茏,四季长青。乾隆八年(1743),百姓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确为可贵。

从史学研究及艺术观赏的角度而言,皇龙宫当为一处富有特色的古建筑。因为它有精美的工艺,有神奇的故事,还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