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殿前欢·懒云凹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双调】殿前欢·懒云凹 年代:元代 作者:吴西逸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双调 曲牌:殿前欢 作品原文【双调】殿前欢 懒云凹⑴,按行松菊讯桑麻⑵。声名不在渊明下,冷淡生涯。味偏长凤髓茶⑶,梦已随胡蝶化⑷,身不入麒麟画⑸。莺花厌我⑹,我厌莺花。 注释译文[注释] ⑴懒云凹:四周高中间低的地方。 ⑵按行:巡行、巡视。讯桑麻:指询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⑶凤髓茶:一种名茶。 ⑷梦已随胡蝶化:用庄子梦蝶事。 ⑸麒麟画:麒麟阁上的功臣像。麒麟阁为汉武帝所建表彰功臣的楼阁。 ⑹莺花:比喻指世俗荣华。 [译文] 懒云窝,巡行松菊中问讯桑麻,声名不在陶渊明之下,冷淡寂寞生涯。味道偏长是凤髓茶,梦已随着胡蝶化,身不上那麒麟功臣画。莺啼花开讨厌我,我讨厌莺啼鲜花。 作品简析此曲乃和阿里西瑛《殿前欢·懒云窝自叙》之作,共六首,《殿前欢·懒云凹》为第六首。懒云窝是阿里西瑛的寓所。懒云窝之名,源于北宋邵雍安乐窝之居号。邵雍安贫乐道,“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宋史》本传)。阿里西瑛懒云窝之号虽源于此,但特定含义与时代背景已有所不同。在元代,老庄思想成为一代士子的共同心理。不是入世,而是遁世,成为有元一代散曲的普遍情调。这在中国诗史上是一特异现象。其社会背景,乃是元代政治极为黑暗,士人没有出路。阿里西瑛虽是回回人,属色目人,但其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实具有普遍意义,所以才引起当时许多曲家的共鸣与和作。 作者简介吴西逸 元代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大致与贯云石同时。《太平乐府》、《乐府群珠》、《北词广正谱》都收录了他的作品。《太和正音谱》称其作品“如空谷流泉”。存世散曲有小令四十七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