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定位系统连续观测台站(permanent GPS station)用GPS进行地壳运动连续观测的台站。
一、观测场地勘选
1.环境勘选
A、观测台站应选择在安全僻静、交通便利、并利于测量标志长期保存和观测的地方。可建在已有的地震台、气象站、验潮站、地球物理观测站、兵站。
B、 观测台站的观测墩宜建在稳固的基岩上。在无稳固基岩的地区,经中国地震局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组论证,也可建立在稳固的非基岩地层上。
C、 下列地点不应设站:
—— 断层破碎带内;
—— 易于发生滑坡、沉陷、隆起等地面局部变形强烈的地点(诸如采矿区、油气开采区、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漏斗区等);
—— 易受水淹、潮湿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点;
—— 距铁路200 m,距公路50 m以内或其它受剧烈振动影响的地点;
—— 短期内将因建设而可能毁掉观测墩或阻碍观测的地点;
—— 微波台附近、严重雷击区、多路径效应严重的地点及其它强电磁场影响地点。
D、测站位置各方向视线高度角15º以上应无阻挡物。达不到以上条件的地区,经省地震局主管部门批准,可在一定范围(水平视角累计不应超过60º)内,放宽至25º。
E、 新选站址应取当地乡以上的国家标准地名为站名。
2.实地勘选
A、应使用符合台站观测技术指标的GPS接收设备在拟选的站址上进行实地观测。连续测试时间应不少于24 h,高度角在10°以上的观测量中有效观测量应不少于85%,测距观测质量MP1、MP2应小于0.5 m。
B、在大城市、工矿区或附近有较强电磁干扰的地区,应使用电磁波场强仪进行实地频谱测试,以保证所选点位在GPS工作频谱范围内(1 575.42 MHz和1 227.60 MHz)不受干扰。
二、观测墩
1.观测墩的建设要求
A、观测墩基为深埋的刚性基础,观测墩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低于C25,应现场浇灌。
B、观测墩应高出地面3 m~5 m。
C、观测墩四周应做40 mm~60 mm厚的隔振槽,内填粗砂。
D、观测墩面应高于屋顶0.1 m~0.5 m;墩面尺寸,矩形应不小于0.4 m×0.4 m,圆形直径应不小于0.5 m;观测墩与观测室天棚应有40 mm~60 mm的间隙。
E、观测墩应有强制对中装置,埋造时应使用置平工具安平。在点之记(附录B)备注栏中应注明归心孔的深度、孔径。
2.联测用水准点和重力观测点要求
A、GPS台站观测室内应埋设联测用水准点和重力观测点。
B、水准点埋设应符合GB 12897-1991的要求。
C、重力观测点具体要求见附录A。
3.气象设备安置要求
气象观测设备传感器应安置在GPS接收机天线附近10 m范围内,安置高度与GPS天线高度差不大于±0.2 m。
4.建站结束后要求
A、建站结束后,应按附录B格式填绘点之记,填写实例见附录C。
B、建站结束后,应向当地政府或台站所在单位办理测量标志委托保管手续。委托保管书的格式见附录D。保管书一式三份,交保管单位一份,上交和存档各一份。
三、观测室和工作室
1.GPS连续观测台站应建观测室和工作室。
2.观测室和工作室的抗震设防应符合GB 50011-2001中的乙类建筑要求。
3.观测室内温度应控制在接收机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工作室内温度应控制在0 ℃~30 ℃之间。
4.观测室和工作室应采取避雷、防盗、防破坏措施。并应有防火、防水、防漏、防鼠害、防锈蚀、防风沙及屋顶的隔热等设施。
四、设备配置
1.GPS接收设备
A、GPS连续观测台站使用的GPS接收机主机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在-30 ℃~55 ℃的环境下能长期正常工作;
b) 在相对湿度0%~100%的环境下能长期正常工作;
c) 有12个以上通道,能同时接收地平线以上所有卫星的下列数据:
1) L 频率的C/A码伪距;
2) P码伪距;
3) L 、L 全波长载波相位观测值;
d) 数据采样率应不小于10 Hz;
e) 数据存储介质容量不小于32 MB;
f) 接收机晶振的稳定性,不低于1×10-;对于个别情况,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但不应低于1×10-;
g) 能够提供接收机的工作状态及卫星跟踪情况(如卫星健康状况、跟踪卫星数目、信号状态、信噪比、观测历元数、电压、剩余存储空间)等数据信息;
h) 双路供电接口,可通过转换器用交流电供电,工作电压200 V~240 V;
i) 应具备外接频标接口;
j) 接收机数据存储介质必须具有防掉电功能。数据下载时,仍能进行卫星连续跟踪。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9.600 Kbps;
k) 支持监控和数据自动下载操作;
l) 具有抗AS性能,即在AS条件下仍可接收P伪距;
m) 具有网络接口。
B、接收机天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有较强抗多路径效应能力的扼径圈天线;
b) 在-40 ℃~75 ℃的环境下能长期正常工作;
c) 在相对湿度0%~100%的环境下能长期正常工作;
d) 天线的相位中心必须稳定;并有指北标志线;
e) 有强抗干扰性能,在电离层活动强时或较强无线电干扰时仍能正常工作。
2.气象设备
GPS连续观测台站气象观测采用数字气象仪,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温度量测范围-40 ℃~55 ℃,量测精度±0.2 ℃;
b) 湿度量测范围0%~100%,量测精度±5%;
c) 气压量测范围53 329 Pa~106 658 Pa,量测精度±50 Pa;
d) 能自动观测记录,采样率应不小于0.2 Hz,能自动和人工下载数据。
3.记录存储设备
GPS连续观测台站使用的记录存储设备为可选设备,其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
a)满足GPS连续观测台站数据下载、通信传输要求;
b)具有二个物理硬盘;
c)具有网络唤醒支持的以太网卡;
d)4个以上串口;
e)具有长期连续运行能力。
4.通信设备
A、有线通信设备包括公用电话网(PSTN)或专网专线方式,传输速率应在9.6 Kbps以上。
B、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方式传输速率应在9.6 Kbps以上。
5.电源
A、太阳能电源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a) 12 V,20 W功率满负载延时240 h以上;
b) 免维护电池寿命不低于3 a;
c) 自动稳压;
d) 突波保护功能;
e) 防电磁杂讯干扰功能;
f) 开机自动检测能力;
g) 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h) AC保险丝保护;
i) 电池电压过低保护;
j) 防雷击保护。
B、UPS供电系统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a) 在线式,400 W功率满负载延时8 h;
b) 免维护电池寿命不低于3 a;
c) 自动稳压;
d) 输入电压过高及过低保护功能;
e) 突波保护功能;
f) 防电磁杂讯干扰功能;
g) 开机自动检测;
h) 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i) AC电流短路器/DC保险丝保护;
j) 电池电压过低保护;
k) 防雷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