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德国Fi156白鹳式飞机
释义

1942年,德军为了动员法国占领区的物质力量为其军事机器服务,在法国不少地区进行军工生产。其中为了补充前线Fi156飞机的损失,巴黎附近的莫雷-萨尼埃尔公司(就是设计生产MS系列战斗机的公司)下属的布托工厂开始生产Fi156。1942年,该工厂生产的第一架F i156进入德国空军服役。 根据一些资料的显示,Fi156在战争中一共生产了2549架(也有资料认为,生产总量超过了2900架)。这种不起眼的小型飞机在包括整个欧洲和北非在内的全部德国战线上活动,到处都留下了它轻盈的身影。它负担了相当多的杂务工作,多数任务完成的相当出色。获得如此表现的原因是Fi156初期型号具备的短距起降能力几乎可以适应战场上大部分地形,而后期型号虽然短距起飞能力有所下降,但是载荷能力的提高和防护的加强,使得它的使用范围更加宽广(抢救型和反潜试验型的出现就是一个例子,虽然后者未能服役)。因此综合来说,Fi156是一种设计相当成功,表现优异的机型,是航空史上值得纪念的小精灵。

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被罢黜,后被押解到罗马东北120公里处的大萨索山关押。为了解救他,稳定南线战局,德国派出一支突击队,由党卫军军官斯科尔兹内指挥。突击队通过滑翔机突降于山顶,通过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墨索里尼从意大利守卫的手中解救出来。斯科尔兹内因无线电出现问题无法联系前来负责接走墨索里尼的飞机,而后又按照备用计划呼叫一架轻型飞机在山下的缆车站台附近降落,但是这架飞机在着陆时起落架受损,无法起飞。眼看突击行动功亏一篑,斯科尔兹内急中生智呼叫一架正在附近执行侦察任务的白鹳式飞机紧急降落。结果墨索里尼和斯科尔兹内挤进这架狭小的飞机,冒着超载的危险,白鹳在极短的跑道上晃晃悠悠地勉强起飞,慢吞吞地飞行到了德军控制的达普拉特克·马雷机场。白鹳成为了整个营救行动中的“明星”,从而扬名天下。

而更有趣的是白鹳还是欧洲西线战场上最后一次空战的牺牲品,在5月7日一架白鹳被美军战机成为了纳粹空军于二战最后一架被击落的飞机。白鹳式飞机见证了德军最辉煌的时刻也以其自身的陨落标志了纳粹德军的彻底失败,其传奇色彩也正在于此。

技术参数:

机体全长9.90米

全高3.05米

机翼翼展4.25米(机翼折叠时为4.57米)

机翼面积26.0平方米

机翼展弦比7.81

空重935公斤

最大起飞重1320公斤

发动机输出功率200马力(极限最大输出240马力,可维持5分钟)

最大速度265公里/小时(另有数据为175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150公里/小时(C2型为130公里/小时)

爬升能力1000米/3分54秒

实用升限5200米(C2型为4600米)

燃料箱容量148升

续航距离330公里(C2型为384公里)

乘员2-3名

武备1挺7.92毫米MG15航空机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