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倒离过 |
释义 | 佛教术语,因明用语。倒离,梵语 vipari^ta-vyatireka。因明三十三过中,似异喻五过之第五。即于因明论证之“离作法”时,颠倒“先宗后因”之顺序。因明论式于“异喻”使用离作法时,必以“先宗后因”为定则。如声论师对胜论师立“声是常(宗,命题),无质碍故(因,理由)”之论式,其离作法应为“诸无常者,见彼质碍”,如是则符合先宗后因之定则,称为“顺离”。今若先因后宗,则成“诸质碍者,皆是无常”,自以“质碍”之因,助成“无常”之宗,不曾返显“常”之宗,此即为倒离之过。“异法喻体”之任务,在于返显“同法喻体”,先宗后因,始能返显先因后宗之同法喻体。倒离之结果,其返显所得,非该比量所具之同法喻体,返显亦无意义可言。(因明入正理论、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七、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见:先因后宗)2187、“先宗后因”2188、“离作法”6713)p4025 FROM:【佛光大辞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