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党政关系视域中的执政能力建设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平装: 27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010078854 条形码: 9787010078854 尺寸: 20.6 x 14.6 x 0.4 cm 重量: 381 g 作者简介孙艺兵,1958年生,山东蓬莱人,教授,现任中共苏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苏州市行政学院院长、苏州市社科联副主席、《领导理论与实践》主编,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首批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近年来,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体系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理论与实践》、《苏州现代化建设战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成果》。 孙志明,1963年出生,湖北荆州人,博上,现任中共苏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研究所副所长。近年来,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体系研究》、《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党员教育工作培训教程》。 内容简介《党政关系视域中的执政能力建设》讲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条主线。党的执政能力的本义是党执掌国家政权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涉及执政主体——执政党,而且涉及执政客体——国家政权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党政关系。《党政关系视域中的执政能力建设》立足于党政关系这一视角,从理论前提、历史经验、内涵构成、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目录序言 导论 第一章 国家与政党——两个基本的理论前提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一、国家的起源 二、国家的本质 三、国家的基本职能 第二节 政党的产生、本质和职能 一、政党的产生和起源 二、政党的本质和特征 三、政党的基本职能 第三节 国家与政党的关系 一、一般意义上的国家与政党的关系 二、特殊意义上的国家与政党的关系 第二章 党政关系的一般原理及实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政关系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政关系的失误和教训 第三节 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发展与实践探索 一、我国政党制度和党政关系的特殊性 二、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发展 三、我国党政关系的成因及影响评析 第三章 党政关系视域中的执政能力建设内涵 第一节 党影响国家政权的能力 一、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对国家政权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国家政权的影响 三、执政党自身行为对国家政权的影响 第二节 党建设国家政权的能力 一、党领导国家政权建设的合洳}生基础 二、党领导国家政权建设的具体体现 第三节 党控制国家政权的能力 一、组织控制 二、依法控制 第四节 党运用国家政权的能力 一、领导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五节 党巩固国家政权的能力 一、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二、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第四章 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执政基础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二、阶级基础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三、群众基础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第二节 执政主体的影响 一、主体性质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二、主体素质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三、主体认知水平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第三节 执政体制的影响 一、领导体制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二、干部体制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三、监督机制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四、工作机制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第四节 党政机构设置模式的影响 一、横向结构及其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二、纵向结构及其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三、纵横交错结构及其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第五章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从基础建设人手,通过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一、坚持党的阶级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二、保持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先进性 第二节 从主体建设人手,通过不断优化整体和强化个体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优化整体 二、加强党的干部队伍、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强化个体 第三节 从体制创新人手,通过不断完善执政体制、执政方式和用人机制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一、健全党的执政体制 二、改进党的执政方式 三、完善党的用人机制 第四节 从机构改革人手,通过规范党政关系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一、我国机构改革的历史经验 二、机构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实现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