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当年那些人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丛书名: 档案春秋·丛书

平装: 408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507525106

内容简介

《当年那些人》作为档案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做得更好。在这方面,《档案春秋》本着“依托档案资源、构建档案文化、展现历史原貌”的宗旨,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展示了档案文化的软实力,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了国内外广大读者对档案信息的文化需求。仔细品读这些文章,档案文化的意义跃然纸上,真实、内幕、可读是它主要的美学特征;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是它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型的重要依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知情权,充分展示档案与社会、历史、人生的密切联系,是它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直击历史瞬间,注重亲历、亲见、亲闻,兼具轻松阅读和史料收藏双重价值,是它所要实现的社会

历史需要记忆,文化需要传播,文明需要传承。在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档案文化的重要性愈来愈为社会所认同。众所周知,档案所负载的信息资源是全社会最可宝贵的历史记忆,对于维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真实面貌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编辑推荐

《当年那些人》属于档案春秋·丛书。本套丛书汇编了由上海市档案局主管、上海市档案馆主办的《档案春秋》杂志三年来的精品文章,它们勾勒出一段段“不平,凡人的平凡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还原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那些老档案,第一手的资料,从中挖掘出人生百态、世纪风流,供大众品读;记录片式的人物和事件回放,旧闻轶事,自是纳尽悲欢离合、坎坷曲折;从“旧闻”中寻找“新闻”,展现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场景。

目录

段祺瑞家族与李鸿章家族的陈年往事

张静江与蒋介石的恩恩怨怨

张静江的“五朵金花”

祖父王国维:留在上海的记忆

第一代海归派的上海缘

追捕美国大兵亚台牙

广告里的民国名流

醉翁亭与民国要人

冯玉祥将军罹难记

蒋介石的第四任德军顾问法肯豪森

蒋介石下令枪毙的大贪官刘乃沂

以屈求伸:1927年蒋介石下野谜底

最后的抉择:国民党济南守将吴化文临阵举义纪实

罪恶的幽灵:侵华日军荣字1644细菌部队揭秘

郑苹如:动人心魄的美人计

形形色色的惩治汉奸案内幕

把汪精卫引上不归路的高宗武

日本驻华副总领事藏本失踪谜案

王亚樵:壮士末路也英雄

旧中国银行家张嘉璈的别样人生

穆藕初.历史海洋中的实业巨子

谢希德海外归来报效祖国

回忆我的资叔:金融家资耀华其人其事

“红色沙龙”梅龙镇酒家和它的“女老板”

祥和泉币社传奇

沈莱舟与绒线大王恒源祥

首位晋身好莱坞的华人女星黄柳霜

第一位走上中国银幕的女影星是谁

胡蝶的“九一八”之冤

梅兰芳和孟小冬的不了情

怀旧金曲与画坛两栖创作者严折西

聂耳当“学生军”的一段生活

“孤岛”时期红影星英茵自杀之谜

唐韵笙、童芷苓联手窜红上海滩

父亲严独鹤散记

徐志摩的元配夫人

王映霞追索郁达夫家信始末

张恨水高产而清贫的一生

听姚雪垠谈《李自成》

巴金与一个普通记者的情谊

诗人王辛笛的人格魅力

有关余秋雨父亲的几件往事

父亲芦芒的画集

叩响祖居的宅门:台湾女作家三毛留在大陆的个人档案

我所认识的戴厚英

序言

此书编辑付梓出版之时,我们伟大祖国正经历盛世送别奥运、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迎接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筹办世博会召开。这些举世瞩目的事件都将被一一记录在册,成为永久的历史记忆,成为人类攀登文明高峰的标高。作为肩负着保存历史记忆、传承文化重任的档案工作者,在欣逢盛世、共襄盛举的同时,谨以此书的出版作为献给伟大祖国的礼物,祝愿她更加繁荣昌盛。

本套丛书汇编了由上海市档案局主管、上海市档案馆主办的《档案春秋》杂志三年来的精品文章,它们勾勒出一段段“不平凡人的平凡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还原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那些老档案,第一手的资料,从中挖掘出人生百态、世纪风流,供大众品读;记录片式的人物和事件回放,旧闻轶事,自是纳尽悲欢离合、坎坷曲折;从“旧闻”中寻找“新闻”,展现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场景。仔细品读这些文章,档案文化的意义跃然纸上真实、内幕、可读是它主要的美学特征;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是它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型的重要依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知情权,充分展示档案与社会、历史、人生的密切联系,是它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直击历史瞬间,注重亲历、亲见、亲闻,兼具轻松阅读和史料收藏双重价值,是它所要实现的社会。

历史需要记忆,文化需要传播,文明需要传承。在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档案文化的重要性愈来愈为社会所认同。众所周知,档案所负载的信息资源是全社会最可宝贵的历史记忆,对于维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真实面貌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档案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做得更好。在这方面,《档案春秋》本着“依托档案资源、构建档案文化、展现历史原貌”的宗旨,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展示了档案文化的软实力,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了国内外广大读者对档案信息的文化需求。

文摘

张静江与蒋介石的第一次见面,是由于张静江的堂侄张乃骅的引见。张乃骅与蒋介石的相识则是缘于张静江的族侄张秉三的介绍。张秉三与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时是同学,更重要的是,蒋介石的父亲原本是张秉三家在奉化的盐栈的经理,相互之间早就认识。张乃骅时有“四太子”之称。在上海十里洋场名气很大,与蒋介石认识后,觉得蒋是个有抱负的新派青年,就把他介绍给叔叔张静江。后来张静江又把蒋介石介绍给孙中山先生。

蒋介石真正对张静江有了“感觉”,大概是在“二次革命”(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后领导的讨伐袁世凯的革命)中,蒋介石再次被追杀的时候。

这期间,孙中山先生命陈其美在上海举兵反袁,蒋介石在陈其美手下担任重要职务。他们发表独立宣言,通电全国,并且把进攻的重点。再次放在了倒霉的江南制造局(辛亥革命时江南制造局就是清军在上海的最后一个军事堡垒,被革命军重兵攻打),因为袁世凯的心腹、海军中将、淞沪镇守使郑汝成率领的北洋精锐团就驻扎在那里。

战事进行得非常艰难。袁军倚仗有利地形,又有黄浦江上的军舰以炮火相助,双方力量悬殊,终于导致讨袁军损失惨重,一个星期后支持不住了,只好潜入地下。郑汝成四处贴出告示,悬赏2000大洋,捉拿要犯蒋介石。这么一来,蒋介石就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只好躲到奉化乡下去,乡下也接到了通缉令,只好逃到日本。

第二年初夏,蒋介石奉孙中山之命从日本回到上海,准备在上海再次发动讨袁的军事行动。但还没有等他们动手,就被郑汝成侦悉了,巡警夜半袭击了他们的司令部,多名革命党人被捕,蒋介石再次成为一个通缉犯。

这一次他先没往乡下跑,而躲到了张静江家里,昼伏夜出。因为张静江是民国元老,郑汝成的部下不便直接闯入其家抓人。

1916年5月,陈其美惨遭袁世凯的暗杀,这对蒋的政治生涯无疑是个重大的损失。他于无着无落之中.与张静江互换兰谱(两人年龄相差十岁),结为把兄弟,同时结盟的还有许崇智(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生,老同盟会会员,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长)。对蒋介石来说,这是一个很高明的策略,这使他在后来革命处于低潮的几年中,即他离开部队、混迹上海滩的时候,有了一个抓钱吃饭的地方。他加入了张静江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恒泰记”做股票生意,就在这段时间。

1926年,蒋介石的政治生涯又出现重大危机。那时孙中山先生已经逝世,国民党内部帮派林立、四分五裂,反蒋呼声日益高涨,尤其是汪精卫和胡汉民,与之成了死对头,这时候他在党内能够倚重的力量只有他的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9: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