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 |
释义 | 基本信息书名: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 图书编号:1669007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定价:16.8 ISBN:750177543 作者:卢斌 出版日期:2006-01-01 版次:1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利益相关。对利益的追求,形成了人们的动机,成为了推动人们实践活动的动因。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社会变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重新调节和整合人们的利益关系,以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利益需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朴实的话揭示了一个真实的道理,即社会人总是自觉地被划分为不同群体。而在现代社会,群体划分的重要标准就在于利益关系。利益群体由此而生。利益分化是多方面因素的产物,是社会高度发展的使然。其中至为关键的就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而出现的社会经济成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标准化。这些“多样化”的出现在很大程序上促生了利益分化和利益局的重构。 在本书中,作者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的重点问题,并以其丰富的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本书的诸多结论对我们更加清晰、全面、深刻的解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大有裨益。特别是书中对人民内容矛盾的论证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现实问题的理解认识。因此,无论是对推动理论研究还是对实践操作,本书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本书体现了作者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切的人文关关怀,浸透了作者苦学数年所凝炼的心血和笔力。 图书目录 序 导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范畴的突显 第二节 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范畴 第二章 当代中国利益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分化 第二节 当代中国利益格局的价值判断 第三章 当代中国的主要利益群体及其关系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主要利益群体 第二节 当代中国主要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节 当代中国最庞大的利益群体:弱势群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利益群体间矛盾与冲突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 第二节 非平衡的权利博弈与利益表达 第三节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制度壁垒 第四节 国家社会政策的欠缺 第五章 协调不同利益群体间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社会公正 第二节 利益协调的前提与原则 第三节 利益协调的途径 第六章 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提出、释义及其时代意义 第二节 促进利益关系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节 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