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当代中国经济:第三种声音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龚刚 著 丛 书 名: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254426出版时间:2008-11-01版 次:1页 数:220装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教材教辅 > 大学教材 图书 > 经济 > 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当代中国经济:第三种声音》是作者以菲利浦斯客座教授的身份在荷兰莱顿大学讲授中国经济的讲义基础上撰写而成。书中以国际上所通用的现代经济学语言和范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进行了系统的解说和分析,与此同时,对中国未来经济崛起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应对挑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当代中国经济:第三种声音》配套教学课件,免费赠送教师。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详情请参看书后的“教学支持说明”或与高等教育出版社驻当地的教学服务中心联系。 作者简介龚刚,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美国新学院(New School)大学, 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和清华大学。作者长年从事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为国内宏观经济领域的知名学者。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及被SSCI和SCI等检索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并著有中文著作一部和英文著作两部:《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的视角》(200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The Forces of Economic Growth》(2005年,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出版)和《Stochastic Dynamic Macroeconomics》(2006年,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 目录附录 附录A 梳理凯恩斯和新古典 附录B 投资函数的微观基础 附录C 刀刃问题及其破解 附录D 中国的宏观动态模型——兼论“缩长”解释之过度冲击 参考文献 后记——中国的高层决策机制 前言长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一分为二”(字面含义上)地看待事物,如“红与白”、“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等,却对两极之间的广袤调和报以轻佻、漫不经心甚或熟视无睹的态度。究其原因,或许“中间”便失去了鲜明,故难造成“狂抓眼球”的轰动;或因“调和”便失去了对约束条件的简单化处理,使得思维方程从一元、两元一跃成为复杂的多元,实在消耗脑力;或因“缓冲”便失去了明确的敌手,使得那些由人类伊始便扎根心中的竞争意识所演化成的斗争哲学难以淋漓尽致地洋溢。 此种情势在研究领域也有蔓延。于学术阵地、战壕前端同样立着明确的指示和鲜明的标签:或“资”或“社”、或“公”或“私”、或“左”或“右”等。理论家们各自囿于自方堡垒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军团式的对峙。在喋喋不休的纷争中,偶尔地,情绪会慢慢升温、战火出现异化。当人们为了争吵而争吵,为了反驳而反驳时,学术难免偏离客观的规范和判断标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