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洋二号 |
释义 | 大洋二号 “大洋一号”,是一艘56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1994年7月,由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购买,经初步改装后,更名为“大洋一号”(原名为“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曾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从1995年至今,“大洋一号”先后执行了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7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 “大洋一号”中 哈工程的贡献! “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工程前期论证研究项目评审会和 第二次船改专家组会议在沪召开 2000年6月9-14日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工程前期论证研究项目评审会和第二次船改专家组会议。参加评审会的有来自11个单位的17名专家和代表。会议分别对701所编写的《“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调查船增改装技术要求书》、哈尔滨工程大学完成的《“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动力定位系统技术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708所提出的《“大洋一号”船尾部起吊设备增改装技术方案论证》进行了评审和评议;“大洋一号”船增改装技术专家组第二次会议,在《评审会》的基础上,对下一步船改工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为更好地完成我国大洋资源调查任务,“大洋一号”于2002年12月完成了近1年的现代化改装。新增的动力定位系统、网络系统以及先进的深海调查设备和系统化的实验室布局,使其调查能力大为增强,已进入国际先进科学考察船行列。 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多波束和浅剖实验室、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船上共有10多个实验室,分布在三、四层船舱。 “大洋一号”环球远航,正逢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的今天,‘大洋一号’首次环球考察任务,将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此次大洋环球考察总里程大约6万公里,有6个作业区,将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生物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前两个作业区分别为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海山区;第三个作业区是东北太平洋上我国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第四个作业区是东太平洋海底隆起地区的热液活动区;第五个作业区在中、南大西洋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区;第六个作业区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及“三联点”附近的海底热液活动区。考察中途将在密克罗尼西亚、墨西哥、南非、新加坡停靠,补给油、水、蔬菜等必需品,作短暂休整,最后从新加坡回国。 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预期将取得四大成果:一是获取三大洋目标区海底热液口附近的硫化物、岩石、沉积物以及生物和其他实物样品;二是初步考察某些海底区域内的热液硫化物的资源分布状况;三是推动大洋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地质、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交叉手段,获取热液喷口的矿物成分、流体化学性质及生物组成等相关一手资料,从而更好地认识热液形成的地质过程及热液喷口矿物、化学及生物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等,特别是通过对深海热液喷口附近极端环境生物的调查研究,有望寻找到新的生物基因资源。 船上共有72个成员,其中42个是考察队员,在不同的航段根据任务需要还将进行替换。参与考察的人员来自国内海洋科学研究的各个学科,老中青三结合,在部分航段还将吸收国外科学家参与考察。 2005年4月2日“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此次大洋考察将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又叫环球航次,总航程约6万公里,总耗时300天,预计2006年1月返回青岛。 大洋号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这次虽然是海底勘探,但一个人也不用下水,人在船上就能操控水下的工作,这次科考可以勘探的最深区域达5000多米。 船上刚刚装好了卫星通讯无线上网设备,上网已经没有问题,船上还配有多种体育娱乐设施。 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实时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可以在海底“走马观花”,并可根据需要随时抓取海底表面上的矿物样品和保真采集海底水样。 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不仅可以对海底一览无遗,还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岩芯直径60毫米,岩芯长度可达500毫米,同时具有自动调平功能,可以在坡度30度以下深海海底工作。 测深侧扫声呐具有“海洋顺风耳”功能,可以监听海洋中所有异常的声音,并可利用声波回声定位得到海域海底地形地貌的电子地图。 这次科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于海底热液及其周围特殊生命现象的研究。海底热液的研究是目前国际深海研究最大的热点和焦点。它指的是从海底火山口喷涌而出的黑色热液,能直立向上形成约3至4层楼高的“黑烟囱”。在400摄氏度和几百个大气压的海底火山口附近,存在着不计其数的耐高温、耐高压、耐毒能力极强的微生物。 这次环球大洋科考,我国科学家计划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5个已知存在海底热液现象的区域进行深海探测,采集热流烟囱周边的硫化物、水体、近海沉积物等样品,对其矿物组成、金属元素含量高低、周边生态现象等进行综合研究。 2006年1月22日上午,在海上漂泊了近300天的“大洋一号”环球考察船在胜利完成我国首次环球科考任务后返回青岛港。上午10时,国家海洋局将在青岛港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 去年4月2日,“大洋一号”从青岛启航,经过6个航段的航行,东出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总行程约10万公里,圆满完成了所有的调查任务。 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 2006年1月21日,“大洋一号”抛锚于锚地,顺利通过了中国大洋协会专家组的成果验收。 中国大洋协会总工程师、“大洋一号”首席科学家郭世勤表示,本次科考制定的3个目标全面完成,表明中国的海洋科学考察冲出中国海,走向全世界,中国的远洋调查能力和水平正向西方海洋大国靠拢。 优秀团队 30名船员42名科研人员 “大洋一号”本次考察一共配备了包括船长陆会胜、政委张宝明在内的30名船员,清一色男性。黄船长和他们是熟知的战友,黄船长说:他们是一支优秀的队伍。船上还有承担科学考察任务的42名科研人员,其中包括2名女科学家。 黄船长说,本次考察时间长达300天,最长的跨越太平洋的无靠港航行将达42天,“条件艰苦会超过往次”。他认为最艰苦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枯燥。二是“大洋一号”正常储备的蔬菜等新鲜供给只能持续15天,超过这个期限,只能靠土豆、洋葱、海带等无需保鲜的食物支持。另外就是海上恶劣天气的考验。但黄船长相信他们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 一流设备 我国自主研发的设备扮演主角 记者同时了解到,“十五”期间,中国大洋协会自行研发并与国家“863”计划共同合作资助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技术装备开发项目,部分装备将运用到这次环球航行中,并在考察中扮演主角。 “大洋一号”配备的自主研发设备:现代化船舶网络系统,6000米深拖光学系统,4000米测深侧扫声学深拖系统,3000米浅地层岩芯钻机,3000米电视抓斗,3000米海底摄像连续观测系统,船载深海嗜压微生物连续培养系统以及多种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取样设备如多管、箱式、拖网等。 主要参数 长度 104.5米 宽度 16.0米 吃水 5.60米 排水量 5600吨 全速 16节 巡航速度 12节 续航力 定员 75人 (船员25人, 调查人员50人) “大洋一号”,是一艘56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1994年7月,由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购买,经初步改装后,更名为“大洋一号”(原名为“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曾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从1995年至今,“大洋一号”先后执行了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7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 “大洋一号”中 哈工程的贡献! “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工程前期论证研究项目评审会和 第二次船改专家组会议在沪召开 2000年6月9-14日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工程前期论证研究项目评审会和第二次船改专家组会议。参加评审会的有来自11个单位的17名专家和代表。会议分别对701所编写的《“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调查船增改装技术要求书》、哈尔滨工程大学完成的《“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动力定位系统技术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708所提出的《“大洋一号”船尾部起吊设备增改装技术方案论证》进行了评审和评议;“大洋一号”船增改装技术专家组第二次会议,在《评审会》的基础上,对下一步船改工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为更好地完成我国大洋资源调查任务,“大洋一号”于2002年12月完成了近1年的现代化改装。新增的动力定位系统、网络系统以及先进的深海调查设备和系统化的实验室布局,使其调查能力大为增强,已进入国际先进科学考察船行列。 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多波束和浅剖实验室、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船上共有10多个实验室,分布在三、四层船舱。 “大洋一号”环球远航,正逢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的今天,‘大洋一号’首次环球考察任务,将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此次大洋环球考察总里程大约6万公里,有6个作业区,将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生物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前两个作业区分别为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海山区;第三个作业区是东北太平洋上我国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第四个作业区是东太平洋海底隆起地区的热液活动区;第五个作业区在中、南大西洋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区;第六个作业区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及“三联点”附近的海底热液活动区。考察中途将在密克罗尼西亚、墨西哥、南非、新加坡停靠,补给油、水、蔬菜等必需品,作短暂休整,最后从新加坡回国。 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预期将取得四大成果:一是获取三大洋目标区海底热液口附近的硫化物、岩石、沉积物以及生物和其他实物样品;二是初步考察某些海底区域内的热液硫化物的资源分布状况;三是推动大洋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地质、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交叉手段,获取热液喷口的矿物成分、流体化学性质及生物组成等相关一手资料,从而更好地认识热液形成的地质过程及热液喷口矿物、化学及生物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等,特别是通过对深海热液喷口附近极端环境生物的调查研究,有望寻找到新的生物基因资源。 船上共有72个成员,其中42个是考察队员,在不同的航段根据任务需要还将进行替换。参与考察的人员来自国内海洋科学研究的各个学科,老中青三结合,在部分航段还将吸收国外科学家参与考察。 2005年4月2日“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此次大洋考察将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又叫环球航次,总航程约6万公里,总耗时300天,预计2006年1月返回青岛。 大洋号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这次虽然是海底勘探,但一个人也不用下水,人在船上就能操控水下的工作,这次科考可以勘探的最深区域达5000多米。 船上刚刚装好了卫星通讯无线上网设备,上网已经没有问题,船上还配有多种体育娱乐设施。 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实时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可以在海底“走马观花”,并可根据需要随时抓取海底表面上的矿物样品和保真采集海底水样。 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不仅可以对海底一览无遗,还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岩芯直径60毫米,岩芯长度可达500毫米,同时具有自动调平功能,可以在坡度30度以下深海海底工作。 测深侧扫声呐具有“海洋顺风耳”功能,可以监听海洋中所有异常的声音,并可利用声波回声定位得到海域海底地形地貌的电子地图。 这次科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于海底热液及其周围特殊生命现象的研究。海底热液的研究是目前国际深海研究最大的热点和焦点。它指的是从海底火山口喷涌而出的黑色热液,能直立向上形成约3至4层楼高的“黑烟囱”。在400摄氏度和几百个大气压的海底火山口附近,存在着不计其数的耐高温、耐高压、耐毒能力极强的微生物。 这次环球大洋科考,我国科学家计划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5个已知存在海底热液现象的区域进行深海探测,采集热流烟囱周边的硫化物、水体、近海沉积物等样品,对其矿物组成、金属元素含量高低、周边生态现象等进行综合研究。 2006年1月22日上午,在海上漂泊了近300天的“大洋一号”环球考察船在胜利完成我国首次环球科考任务后返回青岛港。上午10时,国家海洋局将在青岛港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 去年4月2日,“大洋一号”从青岛启航,经过6个航段的航行,东出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总行程约10万公里,圆满完成了所有的调查任务。 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 2006年1月21日,“大洋一号”抛锚于锚地,顺利通过了中国大洋协会专家组的成果验收。 中国大洋协会总工程师、“大洋一号”首席科学家郭世勤表示,本次科考制定的3个目标全面完成,表明中国的海洋科学考察冲出中国海,走向全世界,中国的远洋调查能力和水平正向西方海洋大国靠拢。 优秀团队 30名船员42名科研人员 “大洋一号”本次考察一共配备了包括船长陆会胜、政委张宝明在内的30名船员,清一色男性。黄船长和他们是熟知的战友,黄船长说:他们是一支优秀的队伍。船上还有承担科学考察任务的42名科研人员,其中包括2名女科学家。 黄船长说,本次考察时间长达300天,最长的跨越太平洋的无靠港航行将达42天,“条件艰苦会超过往次”。他认为最艰苦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枯燥。二是“大洋一号”正常储备的蔬菜等新鲜供给只能持续15天,超过这个期限,只能靠土豆、洋葱、海带等无需保鲜的食物支持。另外就是海上恶劣天气的考验。但黄船长相信他们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 一流设备 我国自主研发的设备扮演主角 记者同时了解到,“十五”期间,中国大洋协会自行研发并与国家“863”计划共同合作资助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技术装备开发项目,部分装备将运用到这次环球航行中,并在考察中扮演主角。 “大洋一号”配备的自主研发设备:现代化船舶网络系统,6000米深拖光学系统,4000米测深侧扫声学深拖系统,3000米浅地层岩芯钻机,3000米电视抓斗,3000米海底摄像连续观测系统,船载深海嗜压微生物连续培养系统以及多种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取样设备如多管、箱式、拖网等。 主要参数 长度 104.5米 宽度 16.0米 吃水 5.60米 排水量 5600吨 全速 16节 巡航速度 12节 续航力 定员 75人 (船员25人, 调查人员50人) “大洋一号”,是一艘56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1994年7月,由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购买,经初步改装后,更名为“大洋一号”(原名为“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曾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从1995年至今,“大洋一号”先后执行了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7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 “大洋一号”中 哈工程的贡献! “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工程前期论证研究项目评审会和 第二次船改专家组会议在沪召开 2000年6月9-14日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工程前期论证研究项目评审会和第二次船改专家组会议。参加评审会的有来自11个单位的17名专家和代表。会议分别对701所编写的《“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调查船增改装技术要求书》、哈尔滨工程大学完成的《“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动力定位系统技术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708所提出的《“大洋一号”船尾部起吊设备增改装技术方案论证》进行了评审和评议;“大洋一号”船增改装技术专家组第二次会议,在《评审会》的基础上,对下一步船改工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为更好地完成我国大洋资源调查任务,“大洋一号”于2002年12月完成了近1年的现代化改装。新增的动力定位系统、网络系统以及先进的深海调查设备和系统化的实验室布局,使其调查能力大为增强,已进入国际先进科学考察船行列。 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多波束和浅剖实验室、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船上共有10多个实验室,分布在三、四层船舱。 “大洋一号”环球远航,正逢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的今天,‘大洋一号’首次环球考察任务,将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此次大洋环球考察总里程大约6万公里,有6个作业区,将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生物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前两个作业区分别为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海山区;第三个作业区是东北太平洋上我国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第四个作业区是东太平洋海底隆起地区的热液活动区;第五个作业区在中、南大西洋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区;第六个作业区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及“三联点”附近的海底热液活动区。考察中途将在密克罗尼西亚、墨西哥、南非、新加坡停靠,补给油、水、蔬菜等必需品,作短暂休整,最后从新加坡回国。 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预期将取得四大成果:一是获取三大洋目标区海底热液口附近的硫化物、岩石、沉积物以及生物和其他实物样品;二是初步考察某些海底区域内的热液硫化物的资源分布状况;三是推动大洋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地质、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交叉手段,获取热液喷口的矿物成分、流体化学性质及生物组成等相关一手资料,从而更好地认识热液形成的地质过程及热液喷口矿物、化学及生物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等,特别是通过对深海热液喷口附近极端环境生物的调查研究,有望寻找到新的生物基因资源。 船上共有72个成员,其中42个是考察队员,在不同的航段根据任务需要还将进行替换。参与考察的人员来自国内海洋科学研究的各个学科,老中青三结合,在部分航段还将吸收国外科学家参与考察。 2005年4月2日“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此次大洋考察将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又叫环球航次,总航程约6万公里,总耗时300天,预计2006年1月返回青岛。 大洋号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这次虽然是海底勘探,但一个人也不用下水,人在船上就能操控水下的工作,这次科考可以勘探的最深区域达5000多米。 船上刚刚装好了卫星通讯无线上网设备,上网已经没有问题,船上还配有多种体育娱乐设施。 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实时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可以在海底“走马观花”,并可根据需要随时抓取海底表面上的矿物样品和保真采集海底水样。 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不仅可以对海底一览无遗,还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岩芯直径60毫米,岩芯长度可达500毫米,同时具有自动调平功能,可以在坡度30度以下深海海底工作。 测深侧扫声呐具有“海洋顺风耳”功能,可以监听海洋中所有异常的声音,并可利用声波回声定位得到海域海底地形地貌的电子地图。 这次科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于海底热液及其周围特殊生命现象的研究。海底热液的研究是目前国际深海研究最大的热点和焦点。它指的是从海底火山口喷涌而出的黑色热液,能直立向上形成约3至4层楼高的“黑烟囱”。在400摄氏度和几百个大气压的海底火山口附近,存在着不计其数的耐高温、耐高压、耐毒能力极强的微生物。 这次环球大洋科考,我国科学家计划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5个已知存在海底热液现象的区域进行深海探测,采集热流烟囱周边的硫化物、水体、近海沉积物等样品,对其矿物组成、金属元素含量高低、周边生态现象等进行综合研究。 2006年1月22日上午,在海上漂泊了近300天的“大洋一号”环球考察船在胜利完成我国首次环球科考任务后返回青岛港。上午10时,国家海洋局将在青岛港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 去年4月2日,“大洋一号”从青岛启航,经过6个航段的航行,东出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总行程约10万公里,圆满完成了所有的调查任务。 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 2006年1月21日,“大洋一号”抛锚于锚地,顺利通过了中国大洋协会专家组的成果验收。 中国大洋协会总工程师、“大洋一号”首席科学家郭世勤表示,本次科考制定的3个目标全面完成,表明中国的海洋科学考察冲出中国海,走向全世界,中国的远洋调查能力和水平正向西方海洋大国靠拢。 优秀团队 30名船员42名科研人员 “大洋一号”本次考察一共配备了包括船长陆会胜、政委张宝明在内的30名船员,清一色男性。黄船长和他们是熟知的战友,黄船长说:他们是一支优秀的队伍。船上还有承担科学考察任务的42名科研人员,其中包括2名女科学家。 黄船长说,本次考察时间长达300天,最长的跨越太平洋的无靠港航行将达42天,“条件艰苦会超过往次”。他认为最艰苦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枯燥。二是“大洋一号”正常储备的蔬菜等新鲜供给只能持续15天,超过这个期限,只能靠土豆、洋葱、海带等无需保鲜的食物支持。另外就是海上恶劣天气的考验。但黄船长相信他们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 一流设备 我国自主研发的设备扮演主角 记者同时了解到,“十五”期间,中国大洋协会自行研发并与国家“863”计划共同合作资助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技术装备开发项目,部分装备将运用到这次环球航行中,并在考察中扮演主角。 “大洋一号”配备的自主研发设备:现代化船舶网络系统,6000米深拖光学系统,4000米测深侧扫声学深拖系统,3000米浅地层岩芯钻机,3000米电视抓斗,3000米海底摄像连续观测系统,船载深海嗜压微生物连续培养系统以及多种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取样设备如多管、箱式、拖网等。 主要参数 长度 104.5米 宽度 16.0米 吃水 5.60米 排水量 5600吨 全速 16节 巡航速度 12节 续航力 定员 75人 (船员25人, 调查人员50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