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型活动交通组织规划理论与方法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精装: 216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030281810, 9787030281814

条形码: 9787030281814

商品尺寸: 24 x 16.6 x 1.6 cm

商品重量: 980 g

ASIN: B003Y8YCAY

内容简介

《大型活动交通组织规划理论与方法》内容简介:大型活动交通规划与组织是现代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我国交通学科急需研究和解决的带有很强实践性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大型活动交通工作同样也是对现代化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城市运行者管理水平的一个检验。《大型活动交通组织规划理论与方法》以大规模的大型活动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活动时间集中的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的交通特性、交通规划理论与组织方法;分析研究了近几届奥运会及国内大型活动的交通规划、组织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从可达性、应变性、公平性、绿色可持续性的目标出发,阐述了大型活动交通战略规划目标内涵、策略及评价方法;从大型活动的交通生成影响因素、集散规律、行人构成及行为特性等方面研究了大型活动交通需求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型活动交通需求预测框架及其各环节的预测技术;进而从大型活动所在地点及其影响区域、大型活动专用道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三个层次探讨了交通运行组织规划方法及评价技术、仿真技术;最后,以北京奥运交通规划为例,介绍了奥运交通战略规划、需求管理政策制定、专用道规划、场馆机动车与行人交通组织方法、奥运仿真系统构建及对各层次规划方案的测试评价。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大型活动的定义

1.2 大型活动对城市及交通系统的影响

1.3 大型活动的特性

1.4 大型活动的分类

1.5 国内外大型活动交通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6 大型活动交通组织规划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1.7 本书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国内外大型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2.1 奥运交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2.1.1 往届奥运会概况

2.1.2 往届奥运会交通系统的成功经验

2.1.3 往届奥运会交通系统的教训

2.2 国内大型体育活动交通系统的经验和教训

2.2.1 以往大型体育活动概况

2.2.2 以往大型体育活动交通系统的成功经验

2.2.3 以往大型体育活动交通系统的教训

2.3 以往经验和教训总结

2.3.1 完善、权威的组织体制与协调机制

2.3.2 分层次的交通服务

2.3.3 动态弹性的交通规划

2.3.4 交通组织

2.3.5 必要的交通需求管理

2.3.6 深入的交通宣传

2.3.7 注重实效的系统设计

第3章 大型活动交通战略规划

3.1 大型活动规划特点

3.1.1 基于弹性需求预测的规划

3.1.2 分阶段的动态规划

3.1.3 基于不同对象的分级交通服务规划

3.1.4基于总量控制的交通需求规划

3.2 大型活动交通规划理念

3.3 大型活动交通战略规划的目标

3.3.1 战略目标

3.3.2 可达性目标(含机动性)

3.3.3 可靠性目标(含应变性)

3.3.4 公平性目标

3.3.5 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目标

3.4 大型活动可达性规划

3.4.1 可达性定义及影响因素

3.4.2 机动性对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及相应改善策略

3.4.3 土地使用对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及土地使用规划

3.5 大型活动交通系统应变性规划

3.5.1 交通系统应变性定义

3.5.2 增加系统应变性及安全性的措施

3.5.3 增加系统应变性的具体措施

3.5.4 系统应变性评价

3.6 大型活动交通公平性规划

3.6.1 交通公平性定义

3.6.2 交通公平性评价指标

3.6.3 交通管理对公平性影响

3.6.4 交通规划公平性的措施

3.7 绿色可持续性规划

参考文献

第4章 大型活动交通需求特点

4.1 大型活动交通生成影响因素

4.2 大型活动的交通方式构成影响因素

4.2.1 我国城市居民大型活动期间的交通方式构成

4.2.2 大型活动出行方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2.3 区位对于大型活动期间交通方式构成的影响

4.2.4 活动期间的管理措施对交通方式构成的影响

4.2.5 大型活动规模对交通方式构成的影响

4.3 大型活动客车载客率

4.4 大型活动交通集散规律

4.4.1 活动期间的交通到达/疏散率

4.4.2 进场阶段行人集散规律

4.4.3 散场阶段行人散场规律

4.4.4 大型比赛期间机动车集散特性

4.5 大型活动的人员构成

4.5.1 人员的年龄结构

4.5.2 人员的结伴构成

4.5.3 人员的性别构成

参考文献

第5章 大型活动交通需求预测

5.1 大型活动交通需求预测层次及特点

5.2 大型活动需求预测模型框架

5.3 观众交通需求预测

5.3.1 观众交通需求预测流程

5.3.2 日观众流量

5.3.3 分时段观众人数预测

5.3.4 交通方式预测

5.3.5 观众交通发生量与吸引量的预测

5.3.6 观众分布预测

参考文献

第6章 大型活动交通运行组织规划

6.1 交通运行规划层次

6.2 影响大型活动交通运行规划的外部因素

6.3 城市交通系统需求管理规划

6.3.1 交通需求管理概述

6.3.2 大型活动交通需求管理的目标及原则

6.3.3 大型活动期间的需求管理策略

6.4 交通专用道系统

6.5 大型活动所在地及其影响区域交通组织规划

6.5.1 交通管理区域划分及管理

6.5.2 公交站场及穿梭巴士规划

6.5.3 停车场规划

6.5.4 场馆内部机动车规划

6.5.5 场馆及枢纽行人规划

参考文献

第7章 大型活动交通影响分析及规划评价

7.1 大型活动交通影响分析

7.1.1 大型活动交通影响分析目的

7.1.2 主要分析内容及基础数据需求

7.1.3 大型活动的影响范围分析

7.1.4 大型活动交通影响分析时段(最不利时段)

7.1.5 需求分析

7.1.6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7.1.7 交通缓解措施

7.2 大型活动机动车交通规划综合评价

7.2.1 大型活动机动车交通规划评价的层次

7.2.2 大型活动机动车交通规划评价体系

7.3 大型活动行人交通规划评价

7.3.1 行人服务水平评价

7.3.2 人群系统的有序度评价

参考文献

第8章 大型活动交通规划仿真测试

8.1 大型活动交通规划仿真测试概述

8.2 大型活动宏观交通仿真

8.3 大型活动中观交通仿真

8.3.1 中观仿真模型适用范围

8.3.2 两款中观仿真软件的比较

8.3.3 中观仿真模型构建及流程

8.4 大型活动微观交通仿真

8.4.1 大型活动微观交通仿真概述

8.4.2 专用道微观交通仿真构建流程

8.5 行人仿真模型构建及流程

8.5.1 行人仿真软件概述

8.5.2 行人仿真模型构建及流程

8.5.3 Legion仿真软件建模介绍

参考文献

第9章 北京奥运交通规划实例分析

9.1 北京奥运基本情况

9.2 北京奥运交通特点

9.3 奥运交通国际惯例及北京承诺

9.3.1 国际惯例

9.3.2 奥运举办城市的承诺

9.4 北京奥运需求分析及交通战略规划

9.4.1 奥运客户群行为模式及需求分析

9.4.2 残奥会交通特殊需求分析

9.4.3 北京奥运交通规划基本策略

9.5 奥运交通需求预测

9.5.1 大家庭需求交通需求预测

9.5.2 场馆观众需求交通需求预测

9.5.3 北京背景交通的需求预测

9.6 北京奥运会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9.6.1 原则与目标

9.6.2 奥运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9.7 奥运专用道系统交通规划

9.8 奥林匹克公园及其影响区域交通组织规划

9.8.1 奥林匹克公园及周边交通概述

9.8.2 奥林匹克公园交通需求预测

9.8.3 奥林匹克公园区域交通规划方案

9.9 奥运仿真系统构建及应用

9.9.1 奥运仿真系统框架

9.9.2 北京市城市交通运行状态仿真系统

9.9.3 奥运专用道交通仿真系统

9.9.4 奥林匹克公园周边地区道路交通仿真系统

9.9.5 奥运场馆及枢纽(地铁站)行人交通仿真系统

9.9.6 三维虚拟现实交通仿真系统

参考文献

彩图

序言

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体育等方面的国际地位逐年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大型活动选择在中国的大城市举行,如上海APEC会议、北京中非论坛、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虽然这些大型活动的举办能够提升城市的影响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丰富市民的生活,但是,活动举办期间所引发的短时期内的集中出行往往给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确保大型活动举办期间城市交通系统的安全与畅通,并尽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大型活动对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必要针对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深人的研究,为大型活动筹办和举办的交通发展和交通组织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