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卫·格罗斯曼 |
释义 | 人物简介大卫·格罗斯曼(David Grossman)是当代最重要的以色列作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大卫·格罗斯曼是以色列著名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他1954年1月25日出生于耶路撒冷,曾于希伯来大学学习哲学与戏剧,后从事广播工作,任以色列国家广播电台“以色列之声”记者、主持人。作品包括小说《证之于:爱》《决斗》《羔羊的微笑》《私密语法书》《锯齿形的孩子》等,纪实作品《黄风》《以死而生:奥斯陆10年后的以色列》《狮子蜜:参孙的神话》等。他曾获以色列总理创新奖、意大利弗莱雅瑙奖、特拉维夫市比亚力克文学奖、埃米特奖等荣誉。 人物生平生活经历大卫·格罗斯曼1954年生于耶路撒冷,父亲在1936年从波兰移居巴勒斯坦,母亲是本土以色列人。格罗斯曼从八岁起便开始阅读犹太作家肖洛姆·阿来海姆的《莫吐尔历险记》或其它作品,开始了解迷人的东欧犹太世界。格罗斯曼是个早慧的孩子,从九岁起就为以色列广播电台做少年记者,成年后在以色列电台做了多年编辑和新闻评论员,1988年辞职。他曾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攻读哲学和戏剧,2008年获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创作经历格罗斯曼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在他看来,约有四千年历史的希伯来语是他惟一可以自由表达自我感受的语言。希伯来语是一门在日常生活中死而复生的语言。自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之囚”事件后,犹太人开始流亡异乡,希伯来语日渐衰微。公元135年,巴尔·科赫巴领导的犹太人反对罗马人统治的武装起义被最后镇压,犹太人从此散居世界各地。在漫长的流亡中,犹太人日渐采用居住国语言,从十世纪开始,创立了以希伯来语、德语、波兰语和斯拉夫语为基础的意第绪语,用于日常生活交流。希伯来语只被用来研习《圣经》《塔木德》等古代经典,举行宗教仪式,从事诗歌和书信创作等活动,逐渐失去了口头交际功能。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倡导的希伯来语复兴运动逐渐把圣经希伯来语重新用于现实生活,并加进现代词语、俚语和外来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用格罗斯曼的话说,如果犹太先祖亚伯拉罕来到当代以色列青年人中间,可以听懂一半的话。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 《羔羊的微笑》(1983) 《证之于:爱》(1986) 《内在语法书》(1991) 《一起奔跑的人》(2000) 《她的身体明白》(2002) 《躲避消息的女人》(2008)等。 随笔集: 《黄风》(1987) 《在火线上沉睡》(1992) 《死亡作为生活的一种方式》(2003) 《狮子蜜》(2005) 《在黑暗中写作》(2008) 以及短篇小说、木偶剧和儿童文学作品。其作品被翻译成25种文字,拥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曾在以、意、奥、英、德、法、美等国家获多种文学奖,同时获有国际新闻奖,并被诺奖提名。 《证之于:爱》1986年,大卫·格罗斯曼发表长篇小说《证之于:爱》,《纽约时报书评》立即将其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格拉斯的《铁皮鼓》等经典作品相提并论。《证之于:爱》使用了几条高度交叉的情节线索,把现实、想象、神话、隐喻、荒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了只有大屠杀幸存者才能描写大屠杀、描写集中营生活的禁区,在主题意义与创作技巧方面均有本质性的创新。小说包括“莫米克”、“布鲁诺”、“瓦泽曼”和“卡兹克生平之百科全书”四部分。第一部分源于作家童年记忆,后三部分源于作家对大屠杀的探索与理解。“莫米克”的背景置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以色列,年仅九岁的莫米克是大屠杀幸存者的后裔,他虽然在学校里接受以色列教育,热爱并崇拜英雄,希望像其他本土以色列孩子那样学好希伯来语,成为英勇的犹太战士。但同时,他又负载着父母的痛苦体验。父亲当年在集中营被迫把尸体从毒气室运进焚尸炉,他认为自己手上沾满了鲜血。父母承受着记忆的痛苦和环境压力,为使子女不受伤害,他们只能保持沉默。沉重的精神负担——用奈丽·萨克斯的话说就是“密封起来的痛苦”,使得以莫米克为代表的幸存者子女的精神世界被创伤、恐怖和耻辱等左右,无法与父母和同龄孩子沟通交流。格罗斯曼称在写“莫米克”一章时,采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里面的人物堪称以色列现实中人物的翻版。这意味着莫米克同“纳粹野兽”的搏斗并非个体现象,而是一代人的体验。笔者在以色列的博士导师、大屠杀“第二代”、格罗斯曼的同龄人施瓦茨教授也承认,格罗斯曼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他们的共同经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