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本尼迪特试剂 |
释义 | 本尼迪特试剂(班氏试剂)-简介英文: Benedict's solution本尼迪特试剂,也称班氏试剂、本尼迪克试剂、本尼迪克试液,班乃德试剂或本尼迪特试剂,是一种浅蓝色化学试剂。 本尼迪特试剂是斐林溶液的改良试剂,它与醛或醛(酮)糖反应也生成Cu2O砖红色沉淀。它是由硫酸铜、柠檬酸钠和无水碳酸钠配置成的蓝色溶液,可以存放备用,避免斐林溶液必须现配现用的缺点。 反应原理: 柠檬酸钠和碳酸钠均为强碱弱酸盐,在水中它们均可水解产生OH-,与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时,Cu2+和OH-结合,生成Cu(OH)2,Cu(OH)2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 配置: 173克柠檬酸钠和100克无水碳酸钠溶解于800毫升水中。再取17.3克结晶硫酸铜溶解在100毫升水中,慢慢将此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最后用水稀释到1升,当溶液不澄清时可过滤之。与还原糖反应加热生成红黄色沉淀。斐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班氏试剂)的区别: (1)其配方与斐林试剂不一样,其配方为: ①400mL水中加85g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 ②50mL加热的水中加入8.5g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 ③把溶液倒入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 (2)其反应原理与斐林试剂略有差别。利用斐林试剂鉴定时,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直接反应生成Cu(OH)2,Cu(OH)2和可溶性林本宇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本尼迪特试剂中Cu(OH)2的产生却是这样的:柠檬酸钠和碳酸钠均为强碱弱酸盐,在水中它们均可水解产生OH-,与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时,Cu2+和OH-结合,生成Cu(OH)2,Cu(OH)2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3)两种试剂的保存方式不同。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可强烈产生Cu(OH)2,Cu(OH)2很容易沉淀析出,因此斐林试剂一般为现用现配;而本尼迪特试剂的配方中,柠檬酸钠-碳酸钠为一对缓冲物质,产生的OH-数量有限,与CuSO4溶液混合后产生的浓度相对较低,不易析出,因此该试剂可长期保存。 (4)本尼迪特试剂与斐林试剂只适用于还原性糖(如葡萄糖)的鉴定,不用于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的鉴定。 当然,无论用本尼迪特试剂还是斐林试剂,归根结底都是Cu(OH)2与醛基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两者反应现象一样,这就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如何鉴定首先,将需测试的样本溶解于水中,加入少量的班氏试剂,摇均后将此混合物在沸水中加热。反应时间约为3分钟。如果测试样本是还原糖,混合物中会形成砖红色的沉淀物。这是因为还原糖会将硫酸铜中的二价铜离子(Cu2+)还原成一价铜离子(Cu+),并以氧化亚铜(Cu2O)的形式沉淀出来。如果溶液中还原糖含量较低,产生的氧化亚铜便会相应减少,因此试验后可能只会出现绿色、混浊的黄色或橙色沉淀物。 史丹利·罗斯特·本尼迪史丹利·罗斯特·本尼迪(Stanley Rossiter Benedict)(1884年3月17日-1936年12月21日) ,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是美国著名的化学家。1911年,他发现了本尼拉特,其功能在于检验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并借此检查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糖份。 还原性一般情况下,单糖的还原能力主要来自它的醛基,如葡萄糖,而多糖则大多因为半缩醛羟基的存在。还原后,自己会变成糖酸。如葡萄糖就会变成葡萄糖酸。 如该糖是一酮糖,酮基就会断裂,分解成两个较小的分子,如果糖。 除蔗糖外,所有单糖及双糖在本尼迪克特试验中呈阳性反应,所以所有单糖及双糖都具有还原性。但有时果糖可能会算作非还原糖处理 备注如果溶液中还原糖含量较低,产生的氧化亚铜便会较少,试验后只会有绿色、混浊的黄色或橙色等。 在酸性环境中,Cu2+会变得较为稳定,不容易发生反应,所以不能进行试验。 醇和醛在这测试亦会产生砖红色沉淀物,因为两者都具有在这试验中产生作用的官能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