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港乡
释义

地理位置

大港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境内。宋置镇,清末改为市,民国18年(1929)复为镇,1949年建区、乡,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乡。位于丹徒县境东部,东连大路乡,南接丁岗乡,西邻谏壁乡,北滨长江,总面积41.68平方公里,耕地29634亩,辖18个村民委员会,214个村民小组,9535户,32366人。、

具体情况

大港乡的地势除江边小面积圩区外,均为丘陵岗地。解放前,土薄田瘦,河少塘小,暴雨则大水横溢,干旱又无水可灌。以种植旱谷为主,仅河塘边农田栽插水稻,产量极不稳定。建国后,新筑江堤7公里,建涵洞24座,砌护堤防浪坡4700米;疏浚困山河、大港河,新开河13条,总长15公里;建水库7座,电灌站29座;平整土地12450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台,小型拖拉机507台,排灌动力机械165台,有效灌溉面积1.99万亩。1985年粮食总产量1264.07万公斤,年均亩产603公斤,水稻单产440公斤,比1978年分别增长9%、37%和56%。1977年建东方农科队,种试验田30.8亩,当年水稻单产757.15公斤,以后水稻单产历年稳定在800公斤以上。1981年缅甸国家农业部部长和我国水稻专家陈永康曾来此参观。副业方面:1985年产茧5141公斤,茶叶2500公斤,水果2.04万公斤,禽蛋29.49万公斤,蜂蜜8700公斤,有6家养蜂专业户,年产值均在6000元以上。沿江圩区建有鱼池399.3亩,年产鱼苗1.3亿尾。

境内矿藏资源丰富,青龙山白云石蕴藏量极丰,五峰山陶土质优,交通发达,发展工业条件优越。1985年乡办工业有砖瓦、皮鞋、服装、光学元件等14个厂,总产值743.08万元。皮鞋、服装、玉雕产品均远销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等地。村办厂74家,总产值1430.50万元。个体工业总产值116.48万元。专业户周文彬,系上海喜临门食品厂下放职工,1984年办起家庭食品厂,产品质色俱佳,远近闻名,江、浙、皖等省20多个单位来函请他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均公开配方。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之拍摄纪录片,省市报纸、电台作了报道。

1985年社会总产值4478.8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817.26万元,农业总产值993.45万元,收益分配人均470.3元。

1978年,大港公社聂家大队朱家湾生产队受江苏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并荣获省长惠浴宇颁发的奖状。同年,东方农科队因杂交水稻高产,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创新奖,省长惠浴宇颁发奖状。1984年赵庄村、大港村青年民兵业余综合学校被南京军区评为先进单位。同年,东方农科队队长宦祥保当选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有初中4所及完中圌山中学、县属大港中学,教师204人,学生2431人;小学28所,教师146人,学生3680人。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49人,病床40张,是年妇产科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乡政府驻地大港镇,北横长江,古有渡口,宋时,即“村落家家有酒沽”。大港河纵贯镇中,将镇分为东西两部分,河上青石桥衔接东西两街,街道总长250米,宽3米多,条石路面,为商业集中地,有与西街成“丁”字形的南街,和东街成倒“丁”字形的北街,惟店铺较少。解放前夕,商行多已奄奄一息,建国后渐趋繁荣。1978年后镇貌巨变,新建进港路、港西路、和平路,拓宽新街路、新港路,商业逐渐移至汽车站周围,银行、工商所、税务所、医院、乡政府等大楼相继在新港路两侧建成,大港港口建自来水厂,镇内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镇西北通高桥的县属汽车轮渡亦已建成启用,镇北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对外开放深水良港,大港港区第一期工程,亦已完成并投产。镇内有民主革命先烈赵伯先故居,镇东南有名胜绍隆寺、华阳观。古迹吴文化遗址烟墩山。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东岳庙会年年相传,每次赴会人数达8—10万人。1985年,有居民2263户,7727人,乡、村办厂20家,合作商店22家,县属粮管所、物资站、食品站等部门亦设于镇。

镇江开扬中、大路、五峰山的客车贯穿境内,有客车直通丹阳,24路公共汽车直达镇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