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东区文化馆 |
释义 | 概况大东区文化馆于200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02年经过省文化厅、市文化局代表文化部评估,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基础设施大东区文化馆座落于大东区大什字街103号,座东朝西,北面与沃尔玛超市、鹏利广场毗邻,南面与大东路相望,是大东区的黄金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可观。 文化馆建筑面积4,580平方米,设计规范符合国家有关行业建筑设计标准,与文化馆的职能和任务相符合。内部设计布局合理,内外环境和谐统一,整洁优美,文化氛围浓厚,设有教室、活动室及多功能活动厅等,并备有统一标识。馆内设有30m2以上的教室8个,包括少儿舞蹈活动室、老年健身活动室、美术、器乐、文学、声乐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以及展厅;档案室、办公室、会议室、电梯等附属设施齐全,各种设备总值55万元以上,具备了演出、培训、创作、辅导、宣传等相关设备。馆外有宣传画廊50m2。 近年来,我馆不断改善活动和办公设备,目前有大型演出音响设备、摄像机、照相机等,并有计算机6台,传真机1台,实现宽带接入,大大提高了现代化办公和信息传递水平。各种设备、器材总值共73万元。 业务情况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是文化馆业务工作的主打项目。多年来,区文化馆把春节期间开展的迎春系列文化活动、夏日的文化广场活动、社区文化活动和金秋的迎国庆活动贯穿全年,形成了以节日为龙头、季节为阶段、地域为特色、大中小活动相结合的系列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新格局。 从2002到2005年,文化馆每年举办广场演出25场,社区文艺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200多场,业务干部每年下基层辅导机关、部队、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文艺活动。每次活动参与人数从几十人到上千人,每年全区约有7-8万人参与活动,占当地人口的10%以上。 除常年组织的系列文化活动外,近年来,我们还组织和举办了多场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大型活动,如2002年的大东区“欢乐家庭”文艺汇演、大东区“社区之歌”创作歌曲决赛;2003年举办了大东区庆祝建国五十四周暨大东广场落成典礼文艺晚会;2004年的大东区首届“让爱心飞扬”慈善义演晚会、大东区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群众歌咏大汇唱;2005年举办大东区“祝福祖国”文艺联欢会、大东区第六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综合文艺晚会、放飞和平—大东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千人大合唱演唱会等。这些活动的规模都达到近万人,特别是放飞和平—大东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千人大合唱演唱会,仅在台上演出的就有十多支百人合唱团,1000多人,场面壮观、声势浩大,充分展示了大东区人民珍爱和平、奋发开拓的精神风貌,这次活动为《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网络版等国家、省、市多家媒体报道,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在认真组织各个时期的大型文化活动的同时,文化馆还组织业务干部加强了业余文艺团队的建设、组织和提高工作,继续巩固了青年舞蹈艺术团等8个文艺团队,馆办文艺团队每年到各社区演出120场以上。 为坚持文化馆的宣传教育职能,我们还充分利用画廊配合形势开展科普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国有保险知识、残疾人保障法等多方面的、文图并茂的宣传,使文化馆的宣传教育职能在开展活动和画廊宣传等方面形成有机结合,较好地发挥了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组织、辅导和宣传的积极作用。组织大型文化活动、组织大型展览每年都达到或超过要求次数。 在馆办刊物或群众文艺辅导资料编辑方面,我馆常年编辑《群文信息》,及时报道我区文化工作动态,并于2005年编辑出版《文化眼睛看大东》散文集;2006年编辑出版“东城群众文艺创作奖”获奖作品《鸭绿江》专刊。 辅导和培训也是文化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馆出开展日常的阵地辅导外,根据《二00一年大东区文化馆工作方案》(暂行)第一条文化馆工作人员上岗条件规定:文化馆业务干部要有较高的业务辅导能力,组织业务干部坚持每年下基层辅导60天。对街道文化站定期召开会议,通过这些工作,一方面发挥文化馆的辅导作用,巩固和提高业务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突出文化馆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加强辅导来不断提高基层文化艺术骨干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促进基层文化活动的普及与提高。目前馆办文艺团队8个,辅导建成文化艺术基地12个,并举办本地区文化站站长培训班四期。 我馆积极开展、组织各类理论研讨和交流,先后与山东蓬莱文化局、丹东群艺馆举行了文化交流。 国际文化交流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成果:2002年—2004年,韩国汉城江北区文化院艺术团、韩国仁川广域市代表团来我馆参观,进行文化交流与考察,并在中韩两国举办了交流演出。 另外,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区也组建专门机构,开展普查工作,并将普查结果进行整理,建立了数据库。 从1985年开始,我馆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档案系统,设档案管理人员1名,各类艺术档案保存完整。 队伍管理我馆职工总数22人,其中业务人员20人,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90.9%。 在专业干部中,本科学历3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8人,中级职称以上的11人,各门类人员配备齐全。 文化馆领导班子实行馆长负责制,设馆长1人、副馆长2人、书记1人、美术部、文艺部部长各1人。馆长从事群众文化工作20多年,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特别是在工作安排、行政管理、产业运作、组织协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经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促进了文化馆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我馆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行政业务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奖励及奖金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安全防火制度;财会人员责任制、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 在过去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并有严格考核和监督制度,通过考核对模范履行岗位责任制的人员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在落实岗位责任制上存在一定问题的也按规定进行批评和扣除出勤补助。 在落实岗位责任制过程中,我们还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辅之以思想政治工作,党支部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觉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领导班子靠业务能力让同志们服气;靠真诚待人让同志们顺气;靠责任意识让同志们敬意,忠实地履行了班子的职责和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 文化馆党支部在文体局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认真抓好文化馆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与改革、管理、业务建设“两层皮”的问题,以真诚为重要内容,以制度为重要保证,团结了班子,带活了队伍,在文化馆的各项业务活动和全面工作中起到了战斗堡垒和监督作用。1、获区委命名2001-2003年先进党支部2、2004年,被区委命名为先进党支部。3、2005年,被区委命名为先进党支部。 由于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领导班子团结有力、互相支持并进行了科学管理,调动了全馆干部职工积极性,在工作任务繁忙的情况下,全馆干部职工都能积极主动地履行自已的职责,而且通过密切合作,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多年来,我馆一直重视对干部素质的培养,积极鼓励支持业务干部进修学习,业务人员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人均72学时/年以上。 以上措施对我们的队伍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我馆的干部具备了较强的业务能力,几年来,业务人员获县级以上表演奖、创作奖、辅导奖、科研成果奖、组织奖24项,并在历次市上级部门举办的业务考核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产业运作我们从实践中感觉到文化馆要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利用富余的阵地开展有偿服务项目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一方面继续抓好文化馆的业务工作,同时也着手抓文化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馆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 目前,常年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以上(常年班三个月为一期)。包括成人芭蕾健美塑身班、成人跆拳道班、少儿美术、写作、书法、舞蹈、拉丁舞、钢琴、电子琴、表演、声乐、跆拳道班等,培训学员4000多人。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一是充分利用阵地、利用设施发挥文化馆干部的业务专长培养各类文化艺术人才;二是吸引广大群众到文化馆来,不断提高文化馆知名度;三是通过开展活动使区文化馆真正成为全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实现文化馆的社会功能,体现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关心。应该说不断完善的文化设施为充分发挥文化馆的功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在设施的利用上、在文化工作开展上,逐步达到文化馆所能承担的社会功能,使文化馆确实成为全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在做好文化产业运作工作的同时,我们坚持文化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专门开辟了公益文化活动室,每日早8:00—晚8:30对外开放,每周80小时以上,馆办文艺团队每天来馆进行书法、美术、舞蹈、合唱、京剧、评剧等排练活动,下午至晚8:30四、五楼群星艺术培训中心开展钢琴、美术、书法、舞蹈等培训工作。馆内常设文化活动时间每周63小时。 几年来,文化馆在文体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下,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认可,从2002年到2006年先后被评为市、区文明单位;市、区社区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市、区三八红旗集体、区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在一些重大活动中,也多次获得先进集体或个人组织奖,并为我区进入2005年“全国文化先进县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他信息地 址: 大东区大什字街103号 邮 编: 11004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