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本·拉登之死 |
释义 | 拉登之死的最新消息(奥巴马宣布拉登已被击毙 拉登2个妻子和6个儿子被抓捕) 世界对拉登之死的反应(金融市场的反应最迅速 中东国家回应 安理会的反应) 拉登死后美国民众反应(游戏业界嗅出商机 华媒:或将改变美全球战略布局 基地、塔利班组织扬言报复) 拉登10年逃亡路:6次被死亡(6次被宣告死亡 藏身之处曾经是个谜 被通缉 拉登屡屡露面现身) 拉登之死的最新消息奥巴马宣布拉登已被击毙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新华社快讯,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5月1日在白宫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经被美国军方击毙。 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1点36分,美国新闻电视台直播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进行的有关本拉登被打死的讲话。他在讲话一开始就说,他要宣布,美国的军方已经把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外的一所房间当中打死。美国媒体报道说巴方的情报人参与了有关的行动。另外,奥巴马的讲话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去年8月份美国CIA等情报人员已经得到消息说本拉登很可能已经跨过边界从阿富汗到巴基斯坦;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得到的消息是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腹地;后来的信息是,他就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上周得到的消息是各方情报都已经准备好可以进行行动了。 奥巴马说他是在美国当地时间5月1日下令实施正式的逮捕行动的,有开火,但没有美国方面的人员受伤。现在美方已经控制有本拉登的尸体。 美国其他一些媒体报道也强调,有巴基斯坦安全人员在2日证实,本拉登在一次高度机密的特别行动当中被打死,但是没有透露具体的一些细节。另外从美国媒体的电视画面可以看到,白宫外有一些等待听奥巴马讲话的人也发出欢呼。据当地记者报道,开始有30、40人,现在有上百人,据说要达到上千人。因为是在当地时间深夜,据说大部分欢呼的人是离白宫只有几个街区的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学生。 拉登2个妻子和6个儿子被抓捕新华网伊斯兰堡5月2日电[1] (记者晏忠华张琪)据巴基斯坦媒体2日报道,巴军方是从其逮捕的武装人员口中得知“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被击毙的。 巴基斯坦当地电视台报道说,当地时间2日凌晨1时20分左右,一架巴军方直升机在伊斯兰堡北部约60公里的阿伯塔巴德被击落,巴军方随后在该地区采取搜捕行动,并与一伙武装分子发生交火。交火结束后,巴安全部队逮捕了多名武装人员和几名阿拉伯妇女及儿童。 报道说,被捕者中包括本·拉登的两个妻子、6个孩子和4名亲信,本·拉丹和他的一个儿子被打死。 本·拉丹的尸体已被两架美国直升机从阿伯塔巴德地区带走。 当天早些时候,两架巴军方直升机在阿伯塔巴德地区低空飞行,其中一架遇袭后坠毁,造成至少1人死亡、2人受伤。巴军方随即封锁这一地区并展开搜捕行动。 当地居民告诉新华社记者,事发现场已被封锁,直升机坠落时“没有人知道本·拉登会被打死”。 截至目前,由于巴军方发言人阿巴斯少将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故此消息尚未得到巴军方证实。 美国总统奥巴马1日深夜发表电视讲话说,当天早些时候,美军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发起针对拉登的“定点”行动,将本·拉登击毙。 世界对拉登之死的反应金融市场的反应最迅速“拉登之死”引全球金融市场震荡,黄金下跌亚太股指涨。中广网北京5月3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拉登已死的消息震动了全球金融市场,黄金原油纷纷下跌,亚太股指多数上涨,仍旧受困于资金面紧张和政策调控的沪深股市今天也继续企稳反弹的走势。 显而易见,拉登的死讯对美元的利好只是非常短暂的,其影响力也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死去并不会明显提振美国当前的就业和经济增长,也不会扭转美国财政的窘境,所以大家无需对此抱有太高的希望,因为这类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从盘面来看,市场总体上依旧维持着对美元极为不利的形势,尽管在美国ISM制造业指数的表现要好于市场预期的前提下,美元的跌势最终有所趋缓,但欧盟关于对于强势欧元的肯定态度以及欧元区央行对抵制通胀的决心也同样不容小视,所以在当前市场状况之下,美元中期的下跌格局很难在短时期内被打破。 不过,美元的反弹是可以预期的,因为贵金属价格在受到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之后确实出现了大量的抛盘,这也表明该项事件对贵金属价格的不利影响较为显著,而此举也会或多或少的对美元汇率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预计这会导致美元在本周五公布非农就业之前有望展开一波弱势反弹行情。从短线的角度来看,可以考虑参与做多,不过预计美元指数很难超越75整数关。根据目前市场走向来看美元指数短线可能会先去触及一下73.80附近,不过要是周五公布的非农最终没能给出良好表现的话,美元的反弹将随机结束并最终再度回到中期下跌通道之中。 中东国家回应伊朗称外国不需再派兵。中新社5月3日电 当地时间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全国电视演讲,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已被打死。据外媒报道,拉登死亡的消息传开后,中东国家纷纷发表了看法。 土耳其总统阿卜杜拉·居尔 (Abdullah Gul)表示,本.拉登之死说明恐怖分子最终都将被抓住。 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是本.拉登基地组织的首要目标人物。他说表示,基地组织领导人之死使正义得到了伸张,是美国极其同盟国在“反恐战争”中的一次胜利。内塔尼亚胡2日与奥巴马通电话时表示,他代表以色列人民赞赏美国的这次行动。 在伊拉克,基地组织曾开展一系列恶性的宗派暴力行动,不论是什叶派还是逊尼派民众都对本.拉登之死表示庆贺,但伊拉克安全部队对可能的报复性袭击保持高度警惕。 沙特阿拉伯本.拉登出生地方面表示希望拉登之死有助于反恐行动。 在也门本.拉登的故乡,一位官员表示希望他的死亡将“铲除世界的恐怖主义”。 不过,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对本.拉登之死表示了谴责。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雅(Ismail Haniya)称拉登是一名“阿拉伯神圣战士”。哈马斯成员伊斯梅尔.阿什卡(Ismail al-Ashqar)形容美国的行为是“对穆斯林的国家恐怖主义”。其他地区武装组织也谴责了美国的行径。 巴林、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官员没有对此事发表意见。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拉明.梅曼帕拉斯特(Ramin Mehmanparast) 2日表示,伴随本.拉登之死,外国不需要再向这一地区继续派兵打击恐怖主义。 安理会的反应中新网5月3日电 据外电报道,联合国安理会2日对拉登之死表示欢迎,称这是打击恐怖主义过程中所取得的“决定性进展”。 拉登死后美国民众反应在华盛顿,拉登的死讯明显地令大家感到欢欣鼓舞。消息传来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人群聚集在白宫外,挥舞着旗帜并大唱国歌。奥巴马总统也称“拉丹死讯”是“目前我国在打击‘基地’组织的努力中最卓著的成就”。而对于大批的评论家、智库学者以及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追逐和捕捉拉丹动向的安全官员们来讲,这的确是个重要的时刻。从他们的个人角度来看,他们多年来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终于实现。这标志着反恐斗争的确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对于这一事件的实际意义,大家还存有许多担忧。 游戏业界嗅出商机简介 2011年5月,开发商Kuma Games正在计划开发Kuma/War系列射击游戏的107集,定名《本·拉登之死》,描述美国海军海豹部队在2011年5月1日于巴基斯坦击毙本·拉登的现场。 相关 2011年5月7日,Kuma Games正式发布其战术射击系列的第107集“拉登之死”。 游戏中,玩家被限定在5分钟内,穿梭于迷宫般的房间,打开上了锁的房门,并防范装着有害气体的钢瓶,最终将拉登击毙。所有的一切,都要求玩家手指灵活。除此之外,还需要搬运拉登的尸体,负责搜集基地组织情报,并摧毁在拉登豪宅坠毁的美军直升机。 这并不是Kuma Games第一次以本·拉登为素材开发游戏,之前曾有1998年CIA捉拿本·拉登,2001年拉登再次逃跑的失败情节等。 Kuma/War是一款基于Valve Source引擎的游戏,专门描述世界上各大战争的片段,例如活捉萨达姆等。 华媒:或将改变美全球战略布局中新网5月3日电 美国总统奥巴马1日深夜正式宣布“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当天被美军击毙。港台地区及外国华文媒体对以予以关注。有分析说,拉登虽死,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却远未铲除;这将改变美国战略布局。 《大公报》2日刊出社论指出,拉登之死对全球爱好和平、反对暴力的人们来说,的确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十年前发生在纽约世贸中心的“9?11”一幕,不仅重创美国,亦令人对恐怖主义的危害性深感震惊,全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政府都对恐怖分子暴力袭击导致大量无辜平民死伤作出强烈的谴责。然而,拉登已死,世界是否因此就会变得更公平、更合理、更安全?答案是未必。 香港《文汇报》3日社论说,拉登虽死,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却远未铲除,国际恐怖势力仍然在膨胀,活动地域由欧美向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蔓延,袭击对象和方式也追求“让更多人死、让更多人怕”的轰动效应。国际社会反恐将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局面,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之外,更要携手铲除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这才是治本之道。 《星岛日报》社论关注到,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这个好消息大有“冲喜”效果,有助提振民望,甚至有分析认为有利他来年竞选。但面对后拉登时代,美国既要面对恐怖组织继续活跃,同时也要响应回教世界投以不信任甚至是敌视的眼光,或许这才是美国最值得忧虑的。 台湾《联合报》3日题为《本?拉登已死,恐怖主义未已》的文章说,美国民众欢欣雷动,高歌庆贺;但总统奥巴马却不敢面露喜色,仅称“正义已获伸张”,因为他知道接下来要防范恐怖分子反扑的任务将更艰巨。本?拉登遭格毙,美国最好保持哀矜勿喜。因为恐怖主义不会自此销声匿迹,尤其是当有人以傲慢的姿态对其煽风点火的话。 《中国时报》社论说,本?拉登的死是罪有应得,但是他的死并不代表问题的结束,反而可能揭开了一盆毒蛇的盖子;然而这也意味着,美国政策如果改弦更张,或许可趁机消解宗教世仇,开创新局。 该报另一篇评论说,解铃还得系铃人,身为强国及大国之美国,有必要率先递出橄榄枝,俾与伊斯兰教国家进行面对面沟通。唯有如此,才能尽释群疑,在两种不同的宗教之间,逐步建立起沟通之桥梁,始为最有效遏止恐怖攻击之良策。 《旺报》评论指出,恐怖头目已死,恐怖主义与恐怖活动仍存。但拉登之死,将改变美国战略布局。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出社论说,从世界范围看,除非能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否则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将继续对人类文明构成威胁。对此,世界各国决不能放松戒备。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则指出,本·拉登的生生死死其实和美国的反恐战略息息相关。 基地、塔利班组织扬言报复综合媒体3日报道,“基地”组织以及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都已扬言,要为“基地”组织最高头目人物本·拉登报仇。据报道,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说,他们发起报复攻击的首要目标,将是巴基斯坦政府官员,包括总统、总理及陆军参谋长。第二个攻击目标,将会是美国。 巴基斯坦的塔利班组织也威胁对巴基斯坦和美国发动攻击。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则在3日出版的《华盛顿邮报》上撰文,表示巴基斯坦并未参与美军击毙本?拉登的行动。 有说法称,巴基斯坦未在其领土积极打击激进分子,扎尔达里对此表示不予认同。扎尔达里称,巴基斯坦当局并不了解本?拉登的行踪。 他说,“虽然周日行动并非(美国与巴基斯坦)联合行动。但正是美国与巴基斯坦十年来的合作,促成了本?拉登被消灭,他对整个文明世界构成威胁。” 基地组织则在网络上发表声明,强调拉登之死,不会让“伊斯兰圣战”结束。 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击毙后,美国政府及多个西方国家都已经加强戒备,防范恐怖袭击的威胁。美国还暂时性地关闭了巴基斯坦境内两个领事馆。 拉登10年逃亡路:6次被死亡本·拉登是基地组织的首领,也是9-11恐怖袭击的总策划。美国联邦调查局将他列在全球通缉的恐怖分子逃犯的首位,并悬赏重金寻找有关其下落的线索。美国前总统布什和现任总统奥巴马都把抓获拉登当成反恐战争的关键目标之一。 6次被宣告死亡自从2001年9-11事件发生以来,本·拉登死亡的消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一次。而每次“死讯”传出之后,都会有拉登的录音或者录像播出进行辟谣,这种众说纷纭的情况让拉登的死亡更加充满悬念。 2001年12月,埃及媒体报道说拉登一直在阿富汗中部活动,因为严重的疾病死于一个村庄。 2002年初,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的穆沙拉夫表示,拉登可能已经死于肾病,因为他将一台透析机带进了阿富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后来收到的录像表明,拉登还很健康。 2002年5月初,美国媒体曾纷纷报道称,美军在阿富汗托拉博拉山区找到一个与拉登面貌相似的头骨,这件事情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但当一个月后媒体向美国军方研究所询问下文时,该研究所却说他们从未收到过从托拉博拉地区提取的样本。 2005年10月8日,南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据传拉登在巴基斯坦强震中身亡,但拉登的秘密基地是否被摧毁,并未得到确认。 2006年1月16日,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拉登因肾病在2005年4月份死亡。 2006年9月,法国《共和国东部报》援引法国情报机构的一份报告说,沙特阿拉伯方面确信,拉登已经于8月因为伤寒在巴基斯坦死亡,死亡原因是严重伤寒引起的内脏器官衰竭。这种说法遭到法国外交部长的否认。 藏身之处曾经是个谜虽然美国政府多次发动抓捕行动并悬赏重金缉拿本·拉登,但他就好像人间蒸发一样。据信,拉登一直藏匿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地区。 2001年12月,美国情报部门发现拉登确切行踪。当时,他们发现拉登和其他数百名基地残余分子正躲藏在阿富汗东部的托拉博拉地区。 2006年8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出了一系列有关拉登下落的节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众多美国情报官员宣称,这名恐怖大亨目前很可能就隐藏在巴基斯坦境内偏远地区。美国人如此相信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一个原因就是,自从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大大小小的基地头目都在巴基斯坦境内落网。 2009年12月,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不知道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藏身何处,而且已经4年没有关于其藏身地的确切情报了。 当地时间2011年5月1日夜,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郊外一栋建筑内被美军击毙。 被通缉 拉登屡屡露面现身2011年:生前最后一次录音拉登在一份录音中要求法国把部队撤出阿富汗,以换取法国人质获释。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月21日公开这段录音。 2010年:录像录音网上出现 当地时间10月1日,一段拉登发表讲话的录像带以一家极端主义分子网站为载体,出现在互联网上。在长达11分钟的录像中,拉登专门批评一些国家未能向巴基斯坦提供更多救灾援助。 2009年:拉登五度现声 2009年9月14日,一家伊斯兰网站公布了一段本?拉登的讲话音频。拉登在录音中称奥巴马没有能力结束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并对美国和以色列的亲密关系发出警告。 2008年:四次发布录音讲话 2008年5月18日,带有拉登音像的录影带出现在基地组织的网站上,号召穆斯林民众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的封锁以及积极同与以色列保持关系的阿拉伯国家政府作战。这盘带有“基地”组织宣传机构的标识,并且还发布了一张拉登端着AK-47冲锋枪瞄准的静态照片。这一年,拉登先后四次发布录音讲话。 2007年:五次露面 四度现声 2007年7月1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要求国务院将悬赏捉拿拉登的赏金加倍的法案。根据这一法案,赏金已经高达5000万美元。在赏金加倍的第二天,网上就出现了拉登的讲话录像。之后的几个月里,拉登又发布了四次录像和四次录音讲话。 2006年:宣称准备发起新进攻 2006年新年伊始,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出了一盘拉登的录音带,他宣称目前正在准备对美国发起新的进攻。美国中央情报局事后证实录音中确实是拉登的声音。 2004年:首次承认策划“9-11” 2004年10月,离美国总统大选只有3天时,一直销声匿迹的本·拉登突然现身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录像中首次承认是自己发动了9-11事件,并威胁要对美国发动新的袭击。 2003年2月:两次录音 两次录像 2003年2月,拉登录音再现半岛电视台,呼吁伊拉克人利用自杀袭击反抗美国。9月10日,两年来本·拉登第一次出现在录像带上。录像画面是拉登与其副手扎瓦希里在山区行走。在伴随录像的两段录音中,拉登对“9-11”事件造成的巨大灾难表示幸灾乐祸,同时也提及了“9?11”事件中的5名劫机者的名字。 2002年:露面一次现声一次 2002年4月15日,拉登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亮相。在录像中,拉登不仅澄清了自己没死,更想借当时以巴冲突升级,挑动阿拉伯人对美国和以色列进行恐怖袭击。11月,半岛电视台播出的一盘录音带中称,据称是本·拉登的一个声音称“真主的年轻人”正计划对美国发动更多的袭击。 2001年12月13日: 录像称“9-11”效果超估计 2001年12月13日,美国国防部播出了本?拉登2001年11月9日在阿富汗的一盘录像带,他在录像带中称911袭击的毁灭效果超出了他“乐观” 的估计。 对拉登之死的分析5月1日,就在世界欢庆五一劳动节的时候,美国中情局却在抓紧干活,他们经过几个月的策划,一举摧毁了美国不共戴天仇敌本拉登的老巢,并将其击毙,解决了这个心头大患。 可是,就在美国民众为之兴高采烈欢欣鼓舞的时候,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却也不约而同的向海外美军和美国游客发出了危险警告,似乎基地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报复行动又迫在眉睫。拉登之死在美国的反恐战争中究竟能占据什么地位,它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今后的反恐进程,也迅速成为国际社会新的关注焦点。 美国精神胜利的里程碑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拉登被美军打死后发表的电视讲话中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本拉登一直是基地组织的头目和象征,并且不断地策划针对我们国家、朋友和盟友的袭击。本拉登之死是我们在打击基地组织的努力中,迄今为止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就。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看,这话一点不假。美国相信是拉登策划了911袭击,造成了美国本土史上最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3000多人的生命瞬间被剥夺,世贸大楼和五角大楼也遭到攻击,由此激起的不仅是一种仇恨,也夹杂着一丝耻辱,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不仅在几个恐怖分子的攻击面前损失如此惨重,而且在接近十年的时间里,居然一直无法将罪魁祸首绳之以法,这种痛楚,恐怕只有做过总统的小布什和奥巴马可以感受得到。比拉登强大得多的萨达姆早已命丧黄泉,但那不过是小布什公报私仇的产物;现在真正的仇敌终于被美军亲手铲除,不仅给死去的民众报仇雪恨,而且还为民意支持一路下行的奥巴马政府打了一剂强心针。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从美国民众的角度来看,拉登是恐怖之王,他不仅带来了可怕的911袭击,还是迫使从那之后民众每天都生活在恐怖阴影中的精神魔鬼。消灭拉登绝不意味着反恐行动的结束,但普通民众早已把拉登视为恐怖魔头,他的死不仅证明美国终于雪洗了曾经遭受的耻辱,还向整个世界展现出美国的有仇必报与无所不能,抚慰了民心,弘扬了国威,那些死去的亲人终于可以瞑目了,那些活着的恐怖分子,看谁还敢继续挑衅美国人民。奥巴马宣称的“不管是为了人民的繁荣还是国民的平等,我们对全球传递美国价值观的承诺不变,我们为世界安全宁愿自我牺牲的承诺不变”的激昂言辞,也隐含了只有美国才是无私无畏的救世主的意味,这迎合了那些爱国青年躁动的心,也会更加坚定其为美国而自豪的信念。在得知拉登已死的消息后,纽约和华盛顿都有大量民众在深更半夜走上街头,狂欢庆贺,他们心中纠结不去的阴影,终于随着拉登之死而烟消云散了。所以无论从抚慰遭受苦难民众的心灵来看,还是帮助大众找回了美国强大地位的感受来讲,击毙拉登都等于是美国反恐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反恐战争的阶段性成果不过,谈到拉登之死与反恐战争的现实关系问题,各国政府和政策分析家的语气就变得慎重多了,毕竟反恐战争的胜利是要靠一个一个去消灭恐怖分子,一处一处拔除其据点来取得,一个早已无力过问具体行动的精神领袖的死就算再有价值,对现实中反恐战争的促进也是有限的。不过客观来说,拉登之死并非只是带来基地组织的精神损失,还可能在一些领域内对其活动造成实质性影响。 一名白宫官员表示,虽然早已是由扎瓦赫里负责基地组织日常的具体运作,但拉登是基地组织的创始人,在该组织内部以及整个恐怖袭击界都受到广泛承认。而出生于埃及的扎瓦赫里并不拥有这种地位。拉登之死虽然不代表基地组织会立刻分崩离析,但却会使其走上很难逆转的衰退之路。而且拉登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中东地区筹措资金进行圣战,他死之后,失去了标志人物的基地组织是否有能力继续从支持者那里筹措足够的资金将成为疑问。 同时,拉登之死对于正在阿富汗与美军对垒的塔利班同样也是一记重创。基地组织与塔利班联手发动了911袭击,塔利班的头目早就一个个被美军清除,而基地组织的老大则一直逍遥法外,而且还和美军玩起了躲猫猫游戏,这对于塔利班也是一种精神安慰和鼓励。现在神通广大的拉登也终于难逃索命枪,塔利班也会感到黯然神伤。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还试图就此进行分化瓦解,呼吁塔利班放弃使用武力,与基地组织决裂。由于拉登之死证明巴基斯坦一再强调其不是恐怖活动重灾区的言论不攻自破,今后美军的重点也可能向基地组织更为活跃的巴基斯坦转移,这对于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生存都带来新的威胁。 再者,拉登之死虽然并不意味着恐怖主义的消亡,但基地组织及在伊拉克、也门和北非、北高加索地区等地的分支也会因此受挫,他们需要一段时间进行重组。基地组织的信条是,暴力是恢复阿拉伯荣誉和尊严的手段,但拉登之死证明这不成功。而且拉登被击毙带来的心理冲击也可能会削弱恐怖分子发展新成员的努力。在一个据认为是发送基地组织信息的网站上,所有关于拉登已死的帖子都被管理员删除,他们宣称要等到基地组织自己的信息渠道确认这一消息之后。这也表明基地组织本身对于拉登之死的重视,精神支柱倒了肌体也会受创。 美国最大的成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攻防转换,将对手限制于本土之外。在基地组织打响第一枪之后,美国就利用自己强大的国家实力开始了报复,而且一直牢牢控制着主导权,表面看来基地组织成员藏在群众中,他们发动袭击相对容易;但美国军方尽力不给他们机会,通过广泛的国际联系和长期不懈的追踪努力化解他们精心准备的一次次袭击,而且直接将这些恐怖分子的头目作为自己的打击目标,迫使其疲于躲藏而无力开展主动袭击,从这一角度来说,美军目前为止都是成功的。毕竟911之后至今,美国本土还没有发生一起恐怖袭击,基地组织都被限制在中东和南亚地区,不得不与装备精良的美军对垒,而无力远赴美国本土从其民众身上找回平衡。只要美国能成功坚持这一策略,未来就还是美国的。 反恐大业之路上的小石子如果把拉登之死放在反恐大业的背景下来考察,恐怕就没有多少人笑的出声了。原因很简单:首先,作为恐怖活动的主要头目,拉登的使命在其死前已经完成。他接过了文明冲突轮的大旗,号召动员起反对美国和以色列的阿拉伯青年,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武装斗争,为他们提供资金资助和精神食粮,现在这一运动已成气候,无需拉登继续添砖加瓦,而且拉登原来有句话是“他死了比活着还重要”,就是希望利用自己的死来激发出更多的反美斗士。精神领袖没了,精神象征仍存。所以拉登之死已无碍于恐怖活动的继续蔓延甚至能助其加速。其次,由于美军持续不断的围剿,拉登已经东躲西藏多年,与具体实施恐怖袭击行为的组织之间的联系日益疏远,现在的基地组织已成为一盘散沙,分裂成许多小集团组织,已经失去统一的指挥和管理。他们目标各异,各自为战,对美国的现实威胁早已超过拉登,如藏身于也门的美国籍恐怖分子安瓦尔·奥拉基,和藏身于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圣战联盟”头目克什米利都已青出于蓝,有些近年来已取代拉登位置的恐怖分子首领还在庆祝拉登的死亡。所以拉登之死对恐怖组织的打击有限。再次,美国经历十年反恐后,基地组织活动的支撑点由原来的阿富汗扩展到南亚、伊拉克、阿拉伯半岛(主要是也门)、北非和索马里。从这一点来看,美国摧毁基地网络不仅依然壮志未酬,而且还在面临来自于更广泛地区的挑战,而阿富汗战争与巴基斯坦政局的未来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第四,拉登死后美国迅速决定在24小时内将其体面海葬;美国国务院向所有美国民众发出持续三个月的全球旅行警报;在行动开始前,美国驻白沙瓦领事馆理的人员突然被要求离开,以免被绑架成为人质;这诸多做法都显示出美国对基地组织报复的担心。《华盛顿邮报》在刊登拉登之死的新闻网页上链接了一个小调查,问读者是否因拉登的死亡而感到更安全?开始时正反两方的支持者几乎相等,随后持否定态度的读者比例不断攀升,大约两小时后达到57%。这表明民众不是对政府的防范能力而是对基地组织的报复活动更有信心,可见反恐仍任重道远。 至于拉登之死的国内影响,应该同样也是一过性的。短期内美国民众对奥巴马政府的支持率肯定会上升,但恐怕难以维持,应该看到上街欢庆的人总量很少,而且以年轻人居多,笔者所居街区距离白宫不过四站地铁,却与往常全然没有任何不同,毕竟每天的衣食住行才是普通美国人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而且拉登死得早了点,换在明年大选前一个月就绝对给力,现在的影响不会持续太久,到时经济复苏与就业状况仍然是躲不过的议题。至于美国金融与期货市场出现的波动同样也属正常,其影响很快都会烟消云散的,所以拉登之死会像其他重要新闻一样,在给美国平静的社会带来涟漪之后其效应即迅速消失,而剩下的还是美军与基地组织之间的事情。 电影-本·拉登之死影片简介英文名The Death of Bin Laden语言:英语 国家地区:英国 上映信息:2011年6月9日 英国 类型: 纪录 制作公司:BBC 发行公司:BBC 剧情简介十多年来,他被悬赏通缉、全力追捕。今晚本节目将全程剖析美国军方如何追踪并击毙其头号敌人。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胆突袭,美军海豹突击队直捣本·拉登藏身之处。 在巴基斯坦军方眼皮底下,本·拉登何以成功藏身长达五年? 拉登之死能否给我们带来些许安全? 拉登的bin死亡 Searching...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