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答友人惠牙簪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答友人惠牙簪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章孝标 【作品体裁】五律 作品原文答友人惠牙簪 牙簪不可忘,来处隔炎荒。截得半环月,磨成四寸霜。 晓辞梳齿腻,秋入发根凉。好是纱巾下,纤纤锥出囊。 词语注释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 炎荒:指南方炎热荒远之地。晋傅玄《述夏赋》:“清徵泛於琴瑟,朱鸟感於炎荒。”唐张九龄《谢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状》:“远自炎荒,忽至霄汉,秘文副掌,浅陋无堪。”清赵翼《人面竹》诗:“炎荒物产奇,篠簜出意态。”周咏《感怀》诗之六:“销磨髀肉羞看剑,落寞炎荒叹处囊。” 梳齿:梳子的齿。借指发梳。宋何薳《春渚纪闻·雀鳅蛇蟹之异》:“一日,觉头痒不可堪忍,爬搔之极,至指甲流血,乃取梳齿痛戛,终不快意。” 纱巾:纱制头巾。唐刘长卿《赠秦系》诗:“向风长啸戴纱巾,野鹤由来不可亲。”唐白居易《香山避暑二绝》之二:“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宋陆游《风入松》词:“自怜华发满纱巾,犹是官身。”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一章:“出狱后因为怕穿坏,她才脱下来不再穿它,而用一条极华美的纱巾包起它藏在箱底。” 作者简介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批评:“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海上旧居》、《长安春日》两首,称其深得诗律之精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