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错那蒿 |
释义 | 基本内容种中文名:错那蒿 种拉丁名:Artemisia conaensis Ling et Y. R. Ling 种别名 :灰蒿(俗称),“察尔汪”(藏语名)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蒿属 属拉丁名:Artemisia 国内分布:产我国西藏(错那、加查、朗县);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田边、滩地或砾质坡地等。模式标本采自西藏错那。 海 拔:3000-4000 命名来源:(西藏植物志)[Acta Phytotax. Sin. 18(4): 511.f.9. 1980] 中国植物志:76(2):253 系中文名:华北米蒿系 系拉丁名:Ser.6.GiraldianaeY.R.Ling 组中文名:牡蒿组 组拉丁名:Sect.7.Latilobus Y.R.Ling in Act 亚属中文名:龙蒿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 Dracunculus (Bess.)Peterm. 亚族中文名:菊亚族 亚族拉丁名:CHRYSANTHEMINAE O.Ttoffm. 族中文名:春黄菊族 族拉丁名:ANTHEMIDEAE Cass. 亚科中文名:管状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主根稍明显,侧根细,少数;根状茎稍粗短,斜向上,直径3—8毫米,偶有少数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30一80厘米,暗褐色,有纵棱:上部多分枝,斜上展,长2—8厘米;茎、枝幼时微有灰绿色柔毛,后毛渐脱落。叶纸质,叶面疏被灰绿色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柔毛,干时叶两面灰黑色:茎下部与中部叫‘椭圆形,长0.5—2厘米,宽l一1.5厘米,3—5或7深裂,每侧有裂片1—2(一3)枚,裂片线形、线状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0.5—0.8(一1)厘米,宽1—2(一3)毫米,先端尖,侧边基部与中部裂片偶再分裂,具1—2枚椭圆形深裂的小裂片,无柄,基部具小型、半抱茎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3—5深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叶片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球形或近半球形,直径2—3毫米,具短梗或近无梗,有小苞叶,在分枝上排成穗状花序或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或复总状花序,而在茎上组成中等开展或狭窄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背面无毛,中肋绿色,外、中层总苞片卵形或长卵形,边缘膜质,内层总苞片长卵形或长圆形;雌花5—10朵,花冠狭圆锥状,檐部具2裂齿,被短柔毛,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钝尖;两性花8—15朵,不孕育,花冠管状,檐部背面被短柔毛,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短,先端稍叉开或不叉开,子房退化。瘦果小,长圆形或倒卵形。花果期7一10月。 用 途:入药,我国西藏民间用于治疗气管炎及肺病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