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存在与意义-事的世界观之奠基(第一卷)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 (日)广松涉 著 出 版 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所属丛书: 当代棱镜学术译丛 册 数: 条 形 码: 9787305063329 ; 978-7-305-06332-9 I S B N : 9787305063329 出版时间: 2009-8-1 开 本: 16开 页 数: 510 定 价: 58 元 内容简介《存在与意义》的第一卷是广松哲学的认识论。其中第一篇主要讨论了现象世界的四肢结构,第二篇讨论了内省世界的问题机制,第三篇讨论了事象世界的存在机制。广松涉认为,无论是马赫的关系式的要素说,还是海森堡的测不准定律的主体(工具)中介论,都说明了人们面对世界的关系基始平台。一句话,当代科学观为关系本体论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基础。当然,“关系初始性”这种本体论,在常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这是因为,任何关系都是不能具象直观的,人只能获得对“关系,,本身“物”化所进行的表象。这就是所谓物象化。结果,人们却将物相中的关系错认为“物”。物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错认的视像。 所以,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独立实在的客体与主体,即现成在手的“物在,,状态的二元断裂的自在物体与主体及其主观认识。人们所面对的世界始终是我们自己参与建构出来的交互主体性的关系世界。四肢结构正是认知现象世界的两个侧面中的四重关系。四肢性,是广松涉的一种借喻。它缘起于认知心理学中的格式塔图景的分节建构。在完形知觉建构中,人所面对的混沌经验体总是以一定的分节相呈现出来。而在广松涉的认识论中,他则用动物的四肢和植物的枝干来表示这种图景的分化和建构。这就是本书第一卷的直接课题。由此,广松涉在认识论上奠定了“事的世界观”的基本构图的基础。 本书目录代译序序言绪论第一篇 现相的世界的四肢构造第一章 现相的分节态的显现和所知的二要素第一节 现相的所知的二肢性第二节 所知的第一肢的与件第三节 所知的第二肢的所识第二章 人称分极性的现相和能知的二重性第一节 身体的主体的显现相第二节 主体性的归属和人称化第三节 能知的主体的二重性第三章 现相的世界的四肢的相互中介的构造第一节 所知的二肢性的构造第二节 能知的二重相的形成第三节 四肢的相互的中介性第二篇 省察的世界的问题构造第一章 外界和内界的截断和认识理论的图式第一节 外界与内界的截断第二节 “三磺图式”的形成第三节 认识论的基本的构图第二章 判断的形象的意义构造和命题的事态第一节 概念形成的逻辑机制第二节 判断形态的意义构造第三节 命题的事态的持存性第三章 认识的主观际的有效性和客观有效性第一节 判断的规定的归属性第二节 叙述形态和陈述形态第三节 主观际的有效和真理第三篇 事象的世界的持机制第一章 事物的世界分节态和空间、时间第一节 事物的世界的分节相第二节 场所的空间和确定位置第三节 时间的规定的形象化第二章 事的物象化和实体主义的误认的位相第一节 事的事象化和视为实体第二节 对象的个性和关系态第三节 因果规律和存在样式第三章 事项的主观际的持和客观的存在性第一节 对象的实在的存在性第二节 存在和主体际的有效第三节 能知和所知的不二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