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苯丙胺中毒 |
释义 | 苯丙胺中毒是由于过度使用苯丙胺药物所引起的, 中毒时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主,轻者有情绪紧张、激动不安、幻想、焦虑及谵妄。经过一阶段兴奋后,患者发生神志朦胧和昏迷,呼吸浅表以至衰竭。可口服或鼻饲氯化铵,每次1~2g,每日3次;或维生素C每天8g静滴,以促进毒物排泄。 疾病概述苯丙胺中毒(amphetamine、benzedrine)系非儿茶酚胺拟交感神经药物,兴奋α及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呼吸器官,有升高血压、收缩周围血管、兴奋心脏、松弛支气管和肠肌、散大瞳孔、收缩膀胱括约肌等作用。治疗剂量可减少疲乏和产生自我欣快的感觉。临床用于发作性睡病、麻醉药及其他中枢抑制药中毒,精神抑郁症等。本药从肠道或胃肠外给药,1~2小时后迅速吸收,约30%~40%系在肝内经去氨基作用而破坏,其余未变药物主要随尿液排出。酸性尿可促进其排泄。对本药敏感者,仅用2mg即可发生中毒症状。一般中毒剂量为一次15~20mg,应用30mg即有严重反应。成人最小致死量约为250mg,静脉快速注射120mg即可致死。长期应用可以耐受较大剂量,曾有用400~500mg而仍生存者。 症状体征(1).一般中小剂量者,可以提高人的心境,有能力增加、觉醒程度提高的感觉,表现出精神振奋、清醒、机敏、话多、兴致勃勃、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工作能力(特别是技巧性工作能力)提高,而且长时间工作或学习无疲劳感、无饥饿感。 (2).大剂量或重复使用可产生中毒性精神病或称妄想障碍,酷似偏执性精神分裂症,表现有被害妄想、幻觉,多为幻视,也可能出现听幻觉和触幻觉。现代医学称之为苯丙胺精神病。严重者出现精神混乱、性欲亢进、焦虑、烦躁、幻觉状态、惊阙、昏迷甚至死亡。 (3).长期滥用可造成慢性中毒、体重下降、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和夜间磨牙。静脉注射方式滥用者可引起各种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艾滋病等。 (4).长期大量静注苯丙胺几乎必然会发生偏执性精神病。但大量口服也有可能引起这种情况。一次大剂量或长期应用中等剂量的苯丙胺一般不会引起这种情况。其典型表现为被害妄想,牵连观念以及“无所不能”的感觉。那些大剂量静注者往往认为自己迟早要产生偏执心理,所以会从容应对,倒不会出现偏执情况。然而,在滥用药物极为严重时,或在应用数周之后,清醒度也会减退,以至于按照妄想行事。即便是长期的苯丙胺性精神病,也常能康复。曾极度紊乱和偏执的滥用者也能缓慢回复原样。 最重的症状消失得最早,一般只要几天或数周,但像意识混乱,记忆丧失和妄想观念这样的症状则可持续数月之久。会出现焦虑,此时患者害怕,颤抖,关注自己的躯体健康;苯丙胺性精神病,患者会错误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出现幻觉并不切实际地多疑;耗竭综合征,在兴奋期后极度疲乏,需要睡眠;长期情绪抑郁,可能发生自杀。 (5)急性中毒通常表现为:不安、头昏、震颤、腱反射亢进、话多、易激惹、烦躁、偏执性幻觉或惊恐状态,有的会产生自杀或杀人倾向。可出现心血管病症状如头痛、寒战、面色苍白或发赤、心悸、心律不齐、心绞痛、血压升高、血压降低或循环性脱虚;还可出现肠胃功能障碍如口干、口中有金属味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严重的可产生惊厥、脑出血、昏迷致死。 (6).吸食冰毒可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在人体内的作用快而强,一旦断药,会出现戒断症状。用药后精神兴奋、性欲亢进,对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常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 诊断鉴别预防本病要教育及宣传群众学会掌握本品的治疗剂量、作用和副作用。遇到有精神表现者,要详细询问病史,诊断有困难的,要停用本品观察,是本品所致的精神病表现,停药后可恢复。应用过量或长期滥用中毒时尽快给予鼻饲氯化铵,大量静滴维生素c。应用氟哌啶醇对抗本品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防治呼吸心跳停止,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诊断依据: 1.有服用过量苯丙胺药物史。2.尿液进行毒物分析示毒物存在。3.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长期滥用可导致苯丙胺性精神病表现。 辅助检查: 1.对急性中毒患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2.长期应用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或“c”。 相似疾病鉴别: 长期服用此毒品可致偏执型的精神病,有时与精神分裂症鉴别有困难。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是一组最多见的疾病,在精神科的门诊及住院部本病患者约占就诊人数的2/3。大多数患者在年富力强的青年时期起病,以25岁左右为最多,也有不少在15~40岁之间的少年和壮年时间起病,大多起病缓慢,少数呈急性或亚急性。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缓慢起病,许多病状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最早被发现很多时候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生活较前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常漫不经心,学习成绩下降,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逐渐对人冷淡,疏远亲人,本来很有兴趣的事物也不感兴趣。 治疗方案急性中毒时可以口服或鼻饲氯化铵,每次1~2g,每日3次;或维生素C每天8g静滴,以促进毒物排泄。对极度兴奋或烦躁的病人,可用氟哌啶醇(氟哌丁苯,haloperidol)2~5mg,每4~6小时肌注或以50%葡萄糖稀释后,在1~2分钟内缓慢注射。如效果不显可加量应用,好转后改口服每次1~2mg,每日3次。氟丙嗪可用以控制高血压及中枢神经兴奋症状,每次1mgg/kg,4~6小时肌注。惊厥时可给短效巴比妥类药物。显著高血压时用酚妥拉明(phentolamine)、酚苄明(氧苯苄胺,phenoxybenzamine)或硝普钠(natriinitroprusside)等。中毒高温处理同中暑高热。严重中毒患者如其他方法无效,可考虑腹膜或血液透析。 自救措施催吐首先应用最简单的方法,即用手指、匙柄、压舌板、筷子、羽毛等钝物刺激咽后壁,引起反射性呕吐。也可用2~4%盐水或淡肥皂水催吐。必要时可用0,5~1%硫酸铜25~50ml灌服。中枢反射性催吐剂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不能灌服催吐液者可用阿朴吗啡,成人5mg,5岁以上儿童1mg,皮下注射,5~10分钟可出现呕吐,但有休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及吗啡中毒者禁用,已发生呕吐的病人应多次饮清水或盐水使其反复呕吐,达到洗胃的目的。 洗胃患者可取坐位,昏迷患者取平卧头侧位。假牙应取下。极度烦躁者可酌情给予镇静剂。一般使用洗胃管,昏迷患者及儿童可用普通胃管,出口端连接注射器后反复注液及抽吸,或连接在胃肠减压器上。胃管前端涂以石腊油润滑,经口腔(普通胃管可经鼻腔)插入。成人一般插入深度45~50cm。插入时如病人出现咳嗽或紫绀,可能误入气管,须迅速拔出重插。插入后应首先确定管子是否在胃内。可先用注射器抽取,如见到胃内容物,则在胃中。亦可用注射器向胃内决速注入少量空气,同时在剑突下听诊可闻到气泡声,也可确定在胃内。胃管入胃后应尽量先将胃内容物抽出,再行洗胃。洗胃时每次注入液体以200~300m1为宜,过多则易将中毒药物驱入肠内。洗胃应彻底,至洗出液完全清澈为止。对腐蚀性毒物,用洗胃软管,宜先灌入牛奶或蛋清,洗液量适当减少,洗胃后留置一合适胃管用于减压及观察消化道情况。 导泻在催吐或彻底洗胃后,可由胃管注入或口服泻剂,使已进入肠腔的毒物迅速排出。常用泻剂为50%硫酸镁50ml(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毒物中毒者忌用)或硫酸钠10/u15g溶于100ml水中。’体质极度衰弱者、。已有严重脱水患者及强腐蚀性毒物中毒者及孕妇禁用导泻。 并发症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有血压上升、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悸、房室阻滞。严重者可发生心源性休克伴有血压骤降、肺水肿甚至心停搏等。致死者多由于心律失常加重所致。 中毒比较严重者也能观察到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包括真正的精神病现象、昏迷、持续癫痫状态、脑出血、呼吸衰竭等等。 预防措施预防本病要教育及宣传群众学会掌握本品的治疗剂量、作用和副作用。 遇到有精神表现者,要详细询问病史,诊断有困难的,要停用本品观察,是本品所致的精神病表现,停药后可恢复。 应用过量或长期滥用中毒时尽快给予鼻饲氯化铵,大量静滴维生素C。 应用氟哌啶醇对抗本品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防治呼吸心跳停止,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