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慈善热 |
释义 | 2010年,中国人民经历了三大灾难的考验,在大灾大难面前,慷慨解囊,共渡难关。公益时报盘点十大公益词之一。 2010年3月,西南五省遭遇到了干旱的侵袭,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一个月后,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中国民众纷纷献出爱心,为玉树的同胞捐款捐物,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2010年8月7日,中国甘南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此次泥石流共造成1478人遇难,失踪287人。 针对三大灾难,中国社会各界发挥团结一致的精神,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援助。港澳台同胞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重建。 以玉树地震为例,全国共接收“玉树地震”捐赠款物106.57亿元。其中尚未投入使用的资金有98.43亿元,此外,中央财政拨付重建专项资金为90亿元。 在吸取汶川地震经验的基础上,为确保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捐赠资金合理配置、规范使用,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2010年7月7日下发《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对捐款统筹方式、捐款拨付、捐款使用去向、捐款监管等问题做了规定。 继2008年慈善捐赠因救灾而大幅攀升的繁荣景象之后,2010因西南干旱、玉树地震等突发性灾难的侵袭,致使应对突发事件捐赠也成为2010年企业资助的重点。 在2010中国慈善排行榜上半年统计的数据中,其中10家企业捐赠总额的15亿余元中,有5亿余元资金是捐给了西南旱灾和玉树地震。上榜的10家亿元捐赠的企业中,有9家企业的善款资金流向中出现了救灾领域。救灾成为资助的主要领域,其中以玉树地震捐赠为主。这也充分说明突发性事件对企业资金捐赠投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企业性质的较量中,民企在数量上依然占据绝对的优势,在大额捐赠排名中,民企、国企的比重则呈此消彼长的态势,但总体来看,民企的发展势头强劲,大有压倒国有企业之势。2010年1-7月的中国慈善排行榜中,国企仅占据3席,民企却占据了5个席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