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磁共振技术 |
释义 | 磁共振技术简介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分析技术。由于利用磁共振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及某种成分的密度分布,其应用已迅速扩展到物理,化学领域之外的医疗,生物工程等方面,成为分析生物大分子复杂结构和诊断病情最强有力的方法之一。 磁共振技术的原理NMR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处于磁场中的原子核,原子核在电磁波作用下发生磁共振,吸收电磁波的能量,随后又发射电磁波,即发出磁共振信号。由于不同原子核吸收和发散电磁波的频率不同,且此频率还与核环境有关,故可以根据磁共振信号来分析物质的结构成分及其密度分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