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承认的过程
释义

基本信息

作者:(法)保罗.利科

译者:汪堂家李之喆

丛书名: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0146225

出版日期:2011 年11月

开本:16开

页码:1

版次:1-1

内容简介

《承认的过程》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保罗?利科逝世前出版的最后一部重要著作,初版于2004年,系利科在奥地利维也纳人学研究所和德国弗莱堡大学胡塞尔档案中心所作的三次报告的结集。本书从哲学、词源学、词典编撰学、思想史、比较语言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的视角出发,考察了“承认”这个词的词义演变过程,展现了“承认”一词的有规则的多样性与思想史事件的对应关系,阐述了“作为认识的承认”、“对自我的承认”、“相互承认”的内在机制,呼应了著名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对“承认的政治”的理论探索以及法兰克福学派新一代的领袖霍耐特对黑格尔提出的“为承认而斗争”的命题的发挥。

本书适合西方哲学、法国哲学研究者,对“自我认同”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目录

《承认的过程》

前言

导论

注释

第一研究 作为认同的承认

Ⅰ 笛卡尔:“区分真假”

Ⅱ 康德:在时间条件下的连接

1.……在时间的条件下

2.连接

Ⅲ 表象的没落

Ⅳ 防止难以辨认(méconnaissable)的承认

注释

第二研究 自我承认

Ⅰ 希腊的基础:行动及其动因

1.使尤利西斯得到承认

2.在科洛那,俄狄浦斯被否认

3.亚里士多德:决定

Ⅱ 关于有能力的人的现象学

1.能够说

2.我能做

.3.能够叙述和叙述自己

4.可归罪性

Ⅲ 记忆和承诺

1.我回忆什么?

2.回想

3.“谁回忆?”

4.柏格森环节:物象(images)的承认

5.承诺

Ⅳ 能力和社会实践

1.社会实践和集体表象

2.承认和集体同一性

3.能力(capacités)和本领(capabilités)

注释

第三研究 互相承认

Ⅰ 从不对称性到交互性

Ⅱ 霍布斯的挑战

Ⅲ 黑格尔在耶拿:anerkennung(承认)

1.“有赖其概念的精神”

2.“有效精神”

3.“政体”

Ⅳ 耶拿时期黑格尔的论证的重新现实化

1.为承认而斗争和爱

2.在司法层面为承认而斗争

3.相互承认的第三个模式:社会评价

Ⅴ 为承认而斗争与和平状态

1.一种和平状态:agapè

2.馈赠与回馈的矛盾和交互性的逻辑

3.礼物交换和相互承认

注释

结论 一个过程

注释

致谢

人名索引

译者序

保罗.利科(1913—2005)是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文艺理论家。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曾把他誉为“欧洲人文传统的真正代言人”,法国历史学家多斯(Doss)把他称为“大师中的大师”。他素以知识渊博、著述丰富和分析细腻著称于世。他在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和文艺理论等众多领域都做出过独特贡献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社会政治领域所体现的道义精神更是获得了许多人的钦佩。在哲学领域,他不仅是最早将德国现象学介绍到法国并使现象学具有法国特色的学者之一,而且对解释学、符号学、语义学、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多种流派和理论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由于长期在北美和欧洲许多国家讲学并与许多英美分析哲学家不断交流和合作,他也是在欧洲大陆哲学传统与英美分析哲学传统之间架设桥梁的重要人物。

利科早年受德国胡塞尔现象学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后来他通过对胡塞尔的批判性解释进一步提出了完整的意志现象学的基本构想并试图将现象学与解释学结合起来。他的主要著作有:《意志哲学》(两卷,1950年、1960年)、 《历史与真理》(1955年)、《论解释;评弗洛伊德》(1965年)、《解释的冲突》(1969年)、《活的隐喻》(1975年)、《解释学与人文科学》(1981年)、《时间与叙事》(两卷,1983年、1984年)、《从文本到行动:解释学评论之二》(1986年)、《作为他者的自身》(1990年)、《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97年)、《记忆、历史与遗忘》(2000年)、《承认的过程》(2004年)等等。

利科在解释学上的成就最为世人称道。他与伽达默尔一起被并称为20世纪解释学的两位大师。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不同的是,利科不仅在本体论的层面上讨论解释和理解问题,而且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层面上讨论解释和理解问题,并认为后者是通达前者的必要途径。这一点意味着,利科不仅把解释和理解活动看做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而且要找到从语言分析出发通达人的自我理解的道路。伽达默尔说:“无论如何,我的探索目的决不是提供一种关于解释的一般理论和一种关于解释方法的独特学说,有如E.贝蒂卓越地做过的那样,而是要探寻一切理解方式的共同点,并要表明理解从来就不是一种对于某个被给定的‘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属于效果历史,这就是说,理解是属于被理解东西的存在。”利科则认为,解释和理解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分析和意义分析活动的。因此,文本问题始终是人的历史理解和自我理解过程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他扩大了传统意义上的文本概念的外延。不仅书本,还有人的行为和潜意识,乃至被赋予意义的自然现象,都属于文本的范围。整个可感知的世界和我们与之打交道的存在物在他看来都是有待解释和理解的对象。进行解释的主体也是有待解释的对象。一切理解归根到底都离不开人的自我理解,一切解释都离不开人的自我解释。因此,具体的反思乃是利科解释学的基本动力和理论旨趣。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利科的晚期著作《承认的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了利科解释学的基本精神,但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使我们感到,这是一本无法简单归类的著作。本书是一本耐读而又不太好读的著作。它既有对“承认”一词的详细语源学分析,也有比较语言学的词义对比,还有对“承认的政治”的历史理解。甚至毛斯的人类学所关注的“礼物”和“馈赠”也成了利科的分析对象,因为利科从中看到了毛斯所没有看到的方面,即,对“承认”的平等要求。黑格尔对“承认”的三重区分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反响,这对利科来说恰恰反映了自黑格尔以来西方哲学的理论盲点。在20世纪,只有科耶夫、泰勒和霍耐特等少数几个哲学家认真研究过“承认的政治”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在法国社会学和人类学中已经隐含着不同解读的可能性并且激发了许多政治哲学家的思想灵感。利科的这本著作可以说是对法兰克福学派新一代的领袖霍耐特的《为承认而斗争》所做的回应。

《承认的过程》是利科在维也纳人学研究所和德国弗赖堡大学胡塞尔档案中心所做的三次报告的基础上补充而成,出版于2004年。利科认为,“承认”问题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人与人组成的社会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承认。胡塞尔之所以提出“主体间性”的概念,也是在哲学上解释如何从自我出发达到相互承认的难题。利科的这部著作是有关“承认”问题的思想史著作。通过与其他学者进行对话,从而引发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利科著述的一贯风格,这也符合他通过“客体迂回”的具体反思的思想。而《承认的过程》的特点是将对“承认”词义的探讨引进了这部思想史著作中。在“承认”词义的有规则的多义性中反映出来的词义的演化进程,就是有关“承认”的“思想事件”的演化进程。利科将这一承认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作为认同的承认,对自我的承认,相互承认。这三个阶段不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划分,而是按照从动词“承认”的主动态到被动态的意义发展过程来划分。

在第一研究中,利科考察了笛卡尔和康德的相关思想。他之所以考察康德,是因为在康德的“认知”理论中,“承认”这个语词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哲学词汇中。但在考察康德之前,首先应该考察笛卡尔的判断理论,因为康德“认知”概念是建立在康德的判断理论的基础上,而康德的判断理论与笛卡尔的判断理论具有密切的联系。对于笛卡尔和康德来说,承认就是认同,就是通过心灵来把握一个意义的统一体。但对于笛卡尔,认同与区别不可分,即,将“同”与“异”分离开来,以结束与模糊性相联系的混乱。对于康德来说,认同就是连接。但利科认为,在这一阶段,“承认”概念尚未从“认知”概念中分离出来,取得独立的地位。

第二研究是探讨自我承认问题。对自我的承认就是承认自我是行动的主体,承认自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利科认为,这个阶段的“承认”有了“证明”的意味,承认一个人是“有能力”的人就是证明了一个人是“有能力”的人。对“有能力”的主体的探讨必须经过客体方面的迂回,即,必须经过“什么”和“怎样”的迂回。所以,对“有能力”者的分析经过了“能够说”、“我能做”、“能够叙述和叙述自己”、“可归罪性”这几个阶段。这些能力都指向了一个主体,它必须回答:“谁在说话”、“谁在行动”、“谁在叙述”、“谁是被归罪的道德主体”。自我承认的问题不限于有能力者的现象学,利科进一步讨论了记忆与承诺、集体同一性的问题。第二研究的部分内容,亦可见于利科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作为他者的自身》。但是,不仅仅存在着自身同一性,还存在着同一性和相异性的辩证法,正是这种辩证法使我们从自我承认问题进入到相互承认问题。

相互承认就是每个人得到别人的承认。这是第三研究的主题。如何从自我出发来构建相互承认,一直是从笛卡尔以来的主体哲学的难题,也就是利科在本书中所说的“不对称性”的难题。利科在这里接受黑格尔的一个基本思想,即否定性内在于肯定性之中的思想。因此,动力来自内部,相异性内在于同一性之中。从否定发展到肯定需要一个过程,得到承认也需要一个过程,黑格尔将其称作“为承认而斗争”。“为承认而斗争”的命题的提出意味着在获得承认的过程中,那些否定性的因素,如犯罪、蔑视等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利科不仅分析了黑格尔的相关论述,而且介绍了将黑格尔这个命题现实化的那些当代作家的论述。但为承认而斗争的最后归宿仍是和解,是一种和平状态的相互承认。馈赠与感谢体现了这样的承认。

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古代和当代众多学者的作品,既涉及哲学家的作品,也涉及其他学科的学者的作品;本书也阐发了利科晚年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比如:“同样”(idem)与“自身”(ipse)的辩证法,同一性与相异性的辩证法,以及伦理与政治的关系。

在翻译本书过程中,译者不断得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李艳辉先生和胡明峰先生的鼓励与鞭策。他们的耐心与宽容强化了我们翻译此书的决心。责任编辑吴冰华老师认真审读了译稿。在此,我们深表感谢。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译文中一定有需要不断改进的方面,我们祈望读者和方家批评指正。

译者谨识

前言

这篇关于承认的论文源于我在维也纳人学研究所所做的以承认为题的三次报告,在对文稿做了一番推敲之后,我在弗赖堡胡塞尔档案中心又做了同类的报告。我在这里出版的是维也纳和弗赖堡的报告的法文版,不过,我后来对它重新做了加工和补充。

对“承认”这个词在哲学话语层面上的语义地位感到困惑引发了这个研究。事实是,不存在与一种或几种认识(connaissance)理论相同的名副其实的承认(reconnaissance)理论。可是,这一令人惊讶的空白与下述一贯性形成了对照,这种一贯性使得“承认”这个词可以作为独特的词汇单位出现在一本词典中,尽管它具有这个词汇单位所包含的语词多义性,而这些词义在通过相同的自然语言,亦即此处所说的法语而组成的语言共同体中得到了证明。

这个词出现在哲学话语层面上的随机的分散状态与出自词典编纂工作的这种有规则的多义性之间的对比构成了我刚刚提到的困惑的原初处境。另外,这种原初的困惑因为对“承认”这个词的不同哲学词义(哲学观念史已经证明了它的不同意义)的比较而变得更加严重。思想事件的异质性的首要后果仿佛是分散哲学的潜在意义并使它们接近简单的同音异义,而思想事件支配了新哲学问题的出现。

这篇论文出于一种信念,即,给“承认”这个词的已知的一系列哲学用法赋予有规则的多义性的一贯性,它宜于再现词汇层面的一贯性。本文的序言关注支配本书的论证结构的工作假设,即,关注这样一种动力:它首先支配了对承认-认同的促进过程,其次支配了从对一般某物的认同向由自我性规定的实体的自我承认的转变过程,接着支配了从自我承认转向相互承认,再转向承认(reconnaissance)和感谢(gratitude)之间的最后等同的过程,法语是少有的颂扬这种等同的语言之一。

一句话,引发这个研究的动力在于一种颠倒,即,在语法层面上将动词“承认”的主动态用法颠倒为它的被动态用法:我主动地承认某物、承认某些人、承认我自己,我要求被他人承认。

为了结束这一论证,我想指出,如果对承认的要求可以解读为名词“承认”(reconnaissance)和动词“承认”(reconna?tre)的一连串哲学用法的目的论焦点(le p?le téléologique),那么, 这种目的论的魅力在哲学话语层面上只能在以下情况下起作用:一心想给有规则的多义性提供最大范围的念头对它进行着抵制,而关于承认的三个后续研究展现了这种有规则的多义性。一种对鉴别力的欣赏渐渐取代了最初的困惑,这种鉴别力在期待单义性的相反意义上对语言进行加工,而此处的单义性深刻地刺激了命名的艺术的发展。

至于承认(reconnaissance)和感谢(gratitude)之间的最终等同(我们刚刚说它被法语所颂扬),它因一种延缓的效果而获得了崇高地位,从对一般某物的认同开始进行研究的决定引起了这种延缓效果。这样,同一性问题一下子出现在关于承认的话语中;它自始至终以我们将要谈到的各种变化为代价。我要求得到承认的不正是我的真正的同一性吗?如果我有时幸运的话,我难道不应感谢那些在承认我时,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承认我的同一性的人吗?

这篇论文所依据的信念,即,对承认的严密哲学论述(它也是关于承认的论述)的信念得到了支持吗?

在给这一论述取名为“过程”而非“理论”时,我强调了最初困惑的持续性,正是这种持续性推动了这一研究,并且没有排除这样的信念:在同音异义和单义性之间确立了一种有规则的多义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