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背书帝
释义

“背书帝”这一说法源于2011年4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的一则“武安钢铁调查——难回答的钢铁产能问题”视频。在这则新闻视频中,当地发改局官员马禄昌面对记者询问钢铁产能的问题,只会喃喃背书。该视频被大量转发评论,网友觉得“这就是一幕官场滑稽戏”,讽刺官员为“背书帝”。

中文名:马禄昌

别名:背书帝

国籍:中国

职业:公务员

所属单位:武安市发改局

名称由来

河北省武安市发改委的官员马禄昌在记者询问钢铁产能的问题时,先是无言以对,再答非所问,现场数度静默。此采访被实拍成视频,并在网络疯传,网友讽刺性地将此官员称为“背书帝”。

视频解说

“为了抑制钢铁产能过剩,从2005年7月开始,新上钢铁项目必须经发改委审批。”新闻就从这里开始,为了了解武安市发改局对当地增加的钢铁产能是否了解,如何监管?记者去到了武安市发改局,分管工业的马科长接待了记者。第一天,马科长听说要采访钢铁产能,表示要准备一下。第二天,马科长表示没有领导授权,不方便接受采访……随后又表示要先听一下问题,准备一下。准备着到了第三天,马科长终于坐到了镜头前,“重头戏”开始了。

通过视频内容可以看到,采访中,记者第一个问题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武安)的钢铁产能情况怎样?”马科长顿了顿回答说,“钢铁我们历史发展比较长,产业工人比较丰富。”于是,记者第二次问:“目前为止我们的钢铁产能情况怎样?”长达7秒的静默不动后(不少网友误以为是视频卡住在加载),马科长缓缓说出,“我们实施精钢战略是想在调整布局的过程中,提高装备水平,做好节能减排,搞好循环经济发展。”不死心的记者又问了第三遍“钢铁产能情况怎样?”又一个静默的七八秒后,马科长有些尴尬地动了动嘴唇,表示“不讲了”。不管记者怎么问,马科长坚持用“背诵背景材料”回答。

最后面对“从2006年至今钢铁产能增加了多少?武安市有些企业上的项目不是国家发改委批的,作为当地发改局对这样一个产能的看法”等等问题,马科长在座位上动了动,表示“说不出来”。

采访实录

以下内容为记者采访实录:

记者:目前为止我们钢铁产能情况怎么样?

马科长:钢铁我们的历史发展比较长,产业工人比较丰富。

记者:那到目前为止我们钢铁产能情况怎么样?

马科长:我们实施精钢战略是想在调整布局的过程中,提高装备水平,做好节能减排,搞好循环经济发展。

记者:能问一下,到目前为止钢铁产能情况怎么样?

马科长:别讲了,别讲了……

记者:那么从2006年到现在钢铁产能增加了多少?

马科长:别讲了,别讲了……

记者:武安市一些企业上的项目,不是国家发改委批的,作为发改局来说,对于这样的产能是怎样一个看法?

马科长:说不出来。

网络反应

这条新闻,很快被转发到各大视频网站,再被贴到微博和各大论坛,引来众多围观评论者。发改局分管工业的科长,面对“产能问题”无言以答,让网友愤怒到“不能接受”,讽刺此为一幕“官场现形记”。

网友“深南浮云”就说,“武安市发改局的一科长,竟不知‘钢铁产能’为何意!呆若木鸡之时,我竟误以为是视频在缓冲。你犯其他错也好啊,你不知道产能!随便一个农民大爷,你问他今年产了多少粮食,他保准答得一清二楚!”

网友“TV梅子”看到视频就生气,“看不出那科长大爷是睡着了还是醒着!说的都是什么梦话!”网友“木九V”隆重推荐说,“绝对比春晚小品有看头,很多官员都是天生的笑星。”网友“凭栏独酌”无奈地指出,“滑稽的绝不只是这位马科长。”

除了讽刺抨击,更有网友调侃这位官员“天外飞仙式的回答”,“不要打扰哥念经”,“背书帝,给力!”网友“高三小朋友”甚至“表扬”说,“马科长是个好干部啊!您看他坦率啊,我就不知道,我干嘛要抱佛脚?我就不敷衍就不搞形式主义,就不学那些虚伪的套话和官话,你要不拆穿我还好,一旦曝光,绝不自我挽留,爱咋办咋办。”

也有网友为马科长“鸣不平”,分析说“不是好事的采访,大领导都跑了。弄个科长出来,人家敢随便说?这样的处理,不算最差,也不算好,至少没风险啊。”

揭示潜规则

马科长成了“背书帝”,恐怕并非对工作业务情况不熟悉、不理解。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敢多说话,不敢乱说话,害怕话说多了而说错了话。说白了,宁当被广大网友唾骂的“背书帝”,也不愿意因说错话被领导批评。

了解官场潜规则的知道,官员接受记者采访,被骂为“背书帝”,最多被广大网友和媒体骂骂。但是单位的领导并不会因此而批评“背书帝”,相反很乐意,毕竟“背书帝”没有把事捅大。同时,“背书帝”的背书行为实际为单位赢得了应对舆论监督的宝贵时间。当然有关部门为了平息舆论,可能会对“背书帝”给予处理,做做样子,过一段时间,“背书帝”照样官复原职,甚至高升。

然而,官员不当“背书帝”,在记者面前侃侃而谈,超出事先单位准备好的材料,多说一些话,极有可能说“错话”,说出了不该说的真实的话,将一些秘密泄露出去。这样的不走形式的采访,即使得到广大网友的赞誉,但如果领导很生气,利益部门很生气,后果就很严重。

权衡两者利弊,显然是宁当“背书帝”,也不愿、不会自找麻烦的多说一句话,“背书帝”承担的风险远远好过说“错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