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苑 |
释义 | 基本信息【拼音】:běi yuàn 【词性】:名词 【结构】:偏正短语 词语释义其一:指宫廷北面的皇室园林。【语出】唐·卢纶《春词》:“北苑罗裙带,尘衢锦绣鞋。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 《北史·魏明元帝纪》:“癸丑,穿鱼池於北苑。” 【示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地理》:“李氏集有翰林学士陈乔作《北苑侍宴赋诗序》曰:‘北苑,皇居之胜概也。掩映丹阙,萦回绿波,珍禽奇兽充其中,修竹茂林森其后。’” 其二:泛指皇室园林。【语出】宋·苏轼《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宴射》:“北苑传呼陛楯郎,东夷初识令君香。”注,此处“北苑”指特北宋的南御苑--玉津园,在汴京(今开封)南薰门外。 其三:指南唐画家董源。他累官至北苑使,后称之为董北苑。 【语出】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示例】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北苑画小树,不先作树枝及根,但以笔点成形。” 清·曹寅《送程正路之黄陂丞》:“画家遵北苑,墨法秘南唐,二者能兼得,茅斋竟夕香。” 其四:指宋代名茶产地。【语出】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五代之季,建属南唐,岁率诸县民采茶北苑 。”注,“建”, 指建州,今福建建瓯县 。 【示例】宋·赵汝砺《北苑别录》:“厥今,茶自北苑上者,独冠天下,非人间所可得也。” 其五:指北苑茶。参见“北苑茶”。 北京的地名京城的西南部太宁宫园林区金中都城位于现在京城的西南部,金代在北郊现在的景山、北海一带营建了太宁宫园林区,称为“北苑”。景山在元代称为“青山”,又叫“后苑”。现在北京北郊的“北苑”地名,大约始于明代。 朝阳区北苑北京地铁站名中,有两个以“北苑”而称的,一个是13号线上的“北苑”站,另一个是八通线上的“通州北苑”站,其得名各有说法。 13号线的“北苑站”因临近古代皇家游猎的“北苑”而得名。所谓的“苑”也称“囿”,最初是指水草丰美、林木茂盛,适合饲养禽兽的地方,后来成为供帝王游玩射猎的皇家园林。元明清时期此地为皇族围猎之处,因地处京城北郊而称北苑。当年这一带方圆数十里是草深林密,皇家派人在此饲养了大量的鹿、獐等动物,并建有亭台、水榭,景色宜人。每年的春秋两季,帝王们便来此狩猎,寻欢作乐。清末时此禁苑逐渐衰落,至民国年间,一度为屯兵重地。民国以后,逐渐荒弃成为村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此建设了北苑家园居住区,为京城的超大型社区之一。 通州北苑八通线上的“通州北苑”,人们习惯上称北苑(发“园”音),据说是从“北园”谐音而得。在通州地区,以“园”字为地名的不少,如梨园、果园、施园、姚园等等,多得名于清代。那是清朝定都北京后,为巩固皇权,站稳脚步,在京郊大规模实行“圈地”政策。清廷向诸王、勋戚等“赐园地”,并且命令满、汉分居,各理疆界,受雇佣的佃农群居园侧,并以园主的姓氏得园名。终年为某姓八旗官兵的则名为“某家园”,如张家湾镇的施园(原名施家园)、姚园(原名姚家园,1954年重修凉水河时分为南、北姚园)、梨园镇的曹园(原名曹家园)、潞城镇的东夏园村等便是。清朝“内务府所领官地……曰菜园、曰瓜园、曰果园……”这些地与八旗官兵的园地不同,是由内务府直接管理的民地。被役使的人团居在官地上,渐成一村,于是村子便以种植品种命名,如永顺镇的红果园、果园、黄瓜园和宋庄镇的菜园村。 后来通州漕运衙署官员也效法帝王,兴建园林,以便余暇时在此休闲,形成村落后即以“园”命名,后谐音为“苑”,“北苑”就是从“北园”谐音而来的。至今通州人说这个“苑”字,也多发二声“园”,很少发四声“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