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游记 |
释义 | 内容(卷 一 玉帝设宴会群臣 哥阁君臣游猎 太子提兵退蕃军 天尊点化玉帝 国王去蓬莱山修行 天尊二度玉帝 卷 二 祖师得道见帝 太子头挽阴阳髻 太子被戏下武当 祖师下凡收二怪 祖师下凡收黑气 卷 三 祖师遇着金刀难 祖师收雷田二将 祖师收瘟过火焰山 祖师入天宫收华光 祖师得紫微化身 祖师收五雷五音 卷 四 祖师收遮天帐 玉帝差使灭村人 孟山放囚入仙道 祖师河南收王恶 祖师收得雷电神 祖师复下凡间救苦) 作品信息又名《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 作者余象斗 道光十(1830)年《四游记》合传本。 四卷二十四则。 叙述玉帝凡心稍动,一缕真魂便下凡修炼、收妖的故事。 概要玉帝看上了柳天君(相传就是陆压道君的化身)家的七宝古树,于是发愿心历世间劫,以化身投胎刘家,随着年岁渐大次第了解各修行法门,得到宝物混天砖。后降魔除妖中胃肠分离,胃化作了龟,肠化作了蛇,也算是斩三尸得天道,修成正果,后受封北方真武大帝(武当尊为始祖),龟蛇二仙受封大将常伴左右。 介绍全 书 不 分 章 回 次 第。 除 最 后 二 则 外, 各 则 文 末 均 用“不 知 后 来 如 何, 且 听 下 回 分 解”之 套 语。 末 卷 最 后 有“壬 寅 岁 季 春 日 书 林 熊 仰 台 梓” 字 样, 壬 寅 岁 当 为 明 万 历30 年 (1602)。 本 书 据 此 本 影 印。 明 刻 本《北 游 记》, 书 后 附 有 对 真 武 崇 拜 的 礼 仪, 此 明 刊 本 现 藏 北 京 大 学 图 书 馆、 大 连 图 书 馆、 伦 敦 大 英 图 书 馆。 明 刻 本 外, 通 行 的 一 直 是《四 游 记》 的 本 子。《北 游 记》 述 真 武 本 身 成 道 降 妖 诸 事,情 节 多 采 自 民 间 传 说 及 佛 典。 此 书 前 六 则 内 容 与 佛 教 的《本 生 经》 故 事 雷 同,故道佛同源。 全 书 所 介 绍 的 三 十 六 员 玄 帝 部 将, 大 多 是 民 间 信 仰 的 神 灵 , 而 且 不 属 于 同 一 时 代, 是 经 过 了 作 者 的 改 编 和 加 工。此 本 与 天 一 出 版 《 明 清 善 本 小 说 丛 刊 》的 本 子 同 出 一 源。 作者简介余象斗 明福建建安(今建瓯)人,字仰止号三台山人,闽南书商家藏珍本,从中精选,编印小说多种,中有《南游记》、《北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东西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等。 目录·卷一 玉帝设宴会群臣 ·卷二 祖师得道见帝 ·卷三 祖师遇着金刀难 ·卷四 祖师收遮天帐 内容卷 一 玉帝设宴会群臣却说隋朝炀帝临天下。忽一日,玉帝降下玉旨,在三十三天兜率宫设宴,会浮天君、张天君、许天君、立天君、葛天君等。众天君得旨,各各依次而到。朝见山呼毕,玉帝曰:“孤立极有五百劫,昼夜勤劳。细观孤之中天,不如西方之万一。今会卿等,欲图一路而得往西方境界,脱离劫数,听佛说法,则孤万无忧也。欲行不能,今会卿等能代孤设得一路者,卿之功也。”众真君奏曰:“在凡修仙七世,并无破戒,方为陛下。在凡入道九世,先要破戒,方转西方。陛下原是修仙,安能入得西方?欲脱生死,不免去凡胎出家修行,方能成佛。如其不然,则不能也。”玉帝闻奏,不觉放声长叹,便有思降之意。忽见对面有一金花树,毫光灿灿,有金花起。玉帝问曰:“前面是什么毫光闪闪,令人可爱。”葛天君出班奏曰:“此非别物,乃是南方巽宫九重天外,刘天君家内,有一金花树,其名曰接天树。其树能聚诸宝贝,此是宝光起,方才有金光照耀。”玉帝闻奏,即宣南方火德君进朝,命去刘天君家讨此天树。众臣退朝,星君谢恩出朝,直往南方巽宫刘天君家讨接天树不题。 …… 哥阁君臣游猎即说哥阁国成安王一日出下圣旨,同文官张明、李滔,武官刘飞虎、郑正等,两班文武,整顿弓箭,前往蓬莱山,去游山打猎。众臣领旨,各个披挂随驾而行不题。 话分两头。却说长生自从被三清打下蓬莱,立一茅庵修行,饥食青松,渴饮甘泉,不敢擅离半步。在山修行,有二十年矣。一日正在山中打坐,山中各兽,被国王军马赶追,俱至长生禅端前,跪者跪,拜者拜,叩首者叩首,鸣者鸣,叫者叫,俱有悲惨惊慌之状。长生虽未见国王追赶之情,观各兽之惨容,若有似投人之状。长生问各兽曰:“某观汝等之来意,莫非有难,望吾救汝等乎?”于是众兽各点头鸣。长生曰:“既如此是,可居某山后避之。”各兽闻言,急急走入庵后躲避。不一时,成安王同众臣蜂至。王问长生曰:“汝在此可见有兽来此否?”长生端坐不应。又问,长生又不应。王大怒,遂传旨,令武臣去其四肢。长生又微微而笑不应。国王大怒,向长生言曰:“汝敢笑我不能去妆之头乎?”即命武士将此道人分尸万段,霎时间云迷天地,依然本身,合足又为原人。国王大惊,合掌下拜言曰:“寡人凡夫肉眼,不识天仙,有犯天条,乞天仙发慈悲之心,赦寡人前过。请天仙同寡人回朝,寡人辞群臣,同天仙到此修行。”长生叹曰:“陛下就是仙人,何求道乎?”国王再三哀告,求长生回朝,一心要出家修行。长生拈笔题诗一首与国王,国王览云:自入蓬莱二十年,饥食青松渴饮泉;我在本庵遥望见,陛下当时亦仙源。 …… 太子提兵退蕃军却说蕃王哥里天儿升殿,左班文臣毛搭海、李一云,右班将军剑开破兀术、顺清。众文武山呼毕,传表官报说:“蕃卒回翰。”蕃王宣进。蕃卒奏说哥阁国太子射透铜鼓,斩使命事。蕃王大怒,传旨即出动蕃兵五万,差毛搭海押兵,剑开破兀术为先锋,顺情为副将,各赐御酒三杯,谢恩出朝,一直望哥阁国发进不题。 …… 天尊点化玉帝却说妙乐天尊在空中,见玉帝化身降生在哥阁国为王,自思若不去点化,度他修行,恐破金身,则难还原矣。言罢,即在云端上摇身一变,变一道士。即下凡来,到五凤楼前去揭榜文。次日定大王升展,传表官奏道:“有一道士前来楼前揭榜。”定王传命宣进。道士到殿,山呼毕。王问曰:“卿揭孤之榜文,来见寡人,卿有何能退得蕃兵?”道士奏曰:“臣虽不才,曾得异人传授,能令飞沙走石,呼风唤雨,何愁蕃兵。臣能一战破蕃兵如风偃草。”国王闻奏大悦,问道士曰:“卿此行要多少兵随卿出战?”道士曰:“不用一人。”国王曰:“蕃将数十员,蕃兵五万,卿奏不用一人,单身而行,孤恐卿寡不敌众。”道士奏曰:“陛下不必忧虑,小臣自有分晓。”国王听罢大悦。道士出朝,直至交剑关,与赵士能相见已毕。来日平明,蕃兵又在关下索战。小军飞马来报说蕃兵围关辱骂。道士即别了众将,于关楼上面披发仗剑,手持一把七星剑,捧一碗清水,口中念动真言咒语,吩咐大开关门。一霎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自空而来,一直打向北方。道士在关喝号。南兵看见,一涌杀出助战。蕃兵走避不及,手足慌乱,打得头破脑裂,百无一生。可怜五万蕃兵,一个个不能走脱,后仰止余先生观到此处,有诗叹曰:飞沙一起石蒙蒙,雄兵叫苦乱如蜂;云散不闻蕃将语,惟见尸骸满阵中。 …… 国王去蓬莱山修行却说国王自别了文武、皇后,太子。孤身行了一日。天色将晚,忽见道士自前面而来。国王下拜。道士曰:“子来矣,事定矣。”国王曰:“师父,弟子一心出家,何事不定?”道士曰:“汝国富矣,今去矣。”国王又答曰:“师父,弟子一心出家慕道,何思复返故国享受?”道士又曰:“山中苦矣,饥又寒矣。”国王又答曰:“弟子一心求师,何惧寒苦。”道士微笑言曰:“弟子既有真心出家,跟我入蓬莱山。”国王唯唯领命,随后直至蓬莱山中。但只见:桃红柳绿满眼,青山隐隐堪夸,耳听鹤唳猿啼,真乃神仙造化。青松嫩柏屏列,云连山上奇花。岩中瀑泻甚交加,无易万年景价。 …… 天尊二度玉帝却说西霞国王李天富,年至四十无子。一日升殿,聚众文武议曰:“寡人今年满四十,未有一子传位,当如之何?”文官彭良、彭理、周士荣,武官郭春、曰日吉众臣奏曰:“臣等闻祈嗣者,惟许天醮有验。我主可虔心斋戒建醮,天赐一子,未可知也。”国王依奏,即着殿前指挥孟英搭坛,择日建醮。至吉日,莫善玄皇后同国王亲自登坛行香。天尊慧眼一见,将三魂七魄掷入皇后肚中。醮罢一月,皇后果然身怀有孕,国王大喜,大宴群臣。不觉时光似箭,日月如梭,莫善玄皇后身怀有孕三年零六十日,未见分娩。国王一日升殿大怒,宣皇后出宫问曰:“古来孕妇十个月而生,今汝怀胎许久,谅其必是不正之胎,心中怀疑,欲杀汝矣。”皇后大惊,奏曰:“臣自我王建醮后,承君宠爱,身怀有胎,安有不正。乞我主容臣回宫三日,若再不生,愿自尽见陛下。”国王息怒依奏。皇后回宫,两行珠泪,叹曰:“妾本无他意,未卜前生作何孽。今生嫁与极贵之尊,四十无子,偶然怀此异胎,丧吾命矣!”言未毕,忽然腹中呼曰:“娘勿忧。我乃善人投胎,父王有怒,可奏说昔日太上老君,曾在母肚中八十三年。”皇后听罢,言曰:“虽然昔有太上老君之说,你是善人股胎,此时你父亲不信,限我三日。纵你是好人,若不降生,三日后汝父将母戮之,不孝自然。”儿又在腹中答曰:“母亲勿忧,不才今夜戌时离怀,只恐惊动老娘。”皇后曰:“你可快快降生,母死无怨矣。”言罢,肚中隐隐而痛,啧啧然有叫产之生,宫娥纷纷然趋侍。俟至酉未戌初,祖师离了母腹,乃是紫雪元年三月初三日戌时降生,毫光闪闪,满室异香。宫娥进看,却是一男子。宫娥出奏国王。国王亲自194 排驾进宫,吩咐抱太子出看。宫娥将太子抱出,国王御眼观看,只见太子生得容貌端正,心中大喜,次日平明升展,大排筵宴,欢宴群臣。众臣庆贺,国王大悦,即代太子取名叫作玄晃太子。众臣退朝。 …… 卷 二 祖师得道见帝却说太子回朝,妙乐天尊从半空中同国王下来,妙乐天尊曰:“汝可用心修行,三年后若有功,则我来矣。”国王唯唯听命,昼夜勤苦坐炼,饥则食松,渴则饮水。时光易过,不觉三年满矣。妙乐天尊一日到来,问曰:“弟子知道乎?”王曰:“不知。”又问曰:“知世事乎?”王又答曰:“不知。”又问曰:“知生死乎?”王又答曰:“不知。”又问曰:“知有身乎?”王又答曰:“不知。”天尊见国王天地间之事,俱不知之,识其心死入道,微微笑曰:“功成矣。”王曰:“何得成功?”天尊曰:“子莫知之心灰矣。”王曰:“吾更当如何?”天尊曰:“赐汝五道祥云,入中天参玉皇。”国王听罢,叩头拜谢。同天尊上天。先至三清阁参见三清,三清庆贺。次日早朝,玉帝升殿,众真君朝罢,三清出班奏曰:“臣有妙乐天尊,收一弟子,乃西霞国王修行得道者,来见我主。”玉帝听罢,命宣进。国王三呼毕,帝问众仙:“当封何爵?”众仙奏曰:“此是我主一魂化身,任主自裁。”玉帝闻奏大惊,叫国王抬头,一见国王美貌,心中大悦,即封国王金阙化身荡魔天尊,造一九天迁软府,掌管本天宫,管三十六员天将,赐过黑龙袍一领,七星剑一把,七宝冠一顶,绣墩同坐,同入同行。国王谢恩。玉帝大设筵宴,庆贺朝散不题。 …… 太子头挽阴阳髻却说一日国王升殿,传奏说:“武当山樵夫陈春见太子,揭榜来见我主。”王命宣进,山呼毕,王曰:“卿既揭榜见孤,曾见太子否?”陈春曰:“小民日前见一人,同一道士入武当山去,臣思是太子,特来奏王。”王曰:“汝既见二人入山,汝可引路,孤即今指挥汤伯,校尉黄钟,同五百金甲,将卿为引路官,去武当山寻见太子,回来重赏。”陈春谢恩出朝,同指挥等直往武当山进发。入山中,见太子头梳阴阳角髻,端然坐在石壁之下。众军向前山呼,太子并不发一言,默默而坐。汤伯吩咐金甲将向前去扯太子回朝,只见一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自北方而来,对面不能见人,沙石乱纷纷撒将下来。金甲将大惊,同汤伯等抱头掩耳,走回朝中。 …… 太子被戏下武当却说净洛国王升殿,众臣回朝,俯伏金阶奏曰:“臣等到武当山见太子,千言万语解劝,太子如风过耳,不肯回朝,臣等见太子执意,以我主无嗣事奏之。太子云,曾闻师父说,陛下皇后怀孕,今岁该再有一子即位,臣等只得回朝,奏知陛下。”国王见奏,叹曰:“彼若执意不回,难以再去。若云孤后更有一子,亦未可准信,此皆非卿等之罪也,樵夫得其报信封为巡检之职,众臣各赐白金一斤,免朝三日。”众文武谢恩退朝。不觉光阴迅速,春回秋慕,净洛国皇后果又生一太子。国王大悦,取名叫作玄虚。后来长成,即净洛国王。 …… 祖师下凡收二怪却说龟蛇二怪,一日在水火洞中玩赏,蛇言曰:“我与兄生于武当岩下,几衣头角。今日神通广大,变化无穷。如今只少一位夫人同乐,小弟心下十分不悦。”龟怪曰:“贤弟说得有理,可吩咐小妖前去各家查看,谁家有美貌女子,拿两个来享用便了。”二人大悦,即吩咐小妖前去打探不题。 …… 祖师下凡收黑气却说祖师领旨,去三清观见三清。上清曰:“汝今到此,有何意见?” 祖师曰:“弟子收得水火二将,回见玉帝。玉帝见下界黑气冲天,传下旨意,差人去收。弟子领旨,欲去下界收黑气。不知气起之处,当要何以收之,敬来求师父指引迷途。”上清曰:“其气自北至南,自西入东,非止一端之气,乃众邪作乱,故有此气。”祖师曰:“何乃聚有此气?”上清曰:“此气乃是黑煞神在世间作乱,自称为黑面山王,手下有七员将:一名李便,二名白起,三名刘达,四名张元伯,五名申仕贵,六名史文恭,七名范臣卿。煞神自己姓赵名公明,号作文明。其人自离上界,走往凡间,无人拘束,朝夕作乱,扰害生民,但其人当日下凡之时,法宝未曾带去,其人今同手下七名神将,在徐州府风清洞安身,吃人无厌;常常令小妖在河边巡,有人过河者,捉而吃之。自今徐州府西安巷,有一姓詹名立升者,其人行善积德,外出为客。他自汝成道后,塑汝神像,也供养汝之香火,今者又欲出外,为有要事过河,公明着一员将在河逡巡。那詹立升欲过此河,必遭其害。你今下凡,火速先至河边,一则救那人之性命,不负供养汝之善心;二则收此魔军,岂不美哉?” …… 卷 三 祖师遇着金刀难却说上界黑虎神,乃是赵公明部将,见主不在,亦变作一个少年女子下界,于深山中藏身。常于路旁假装悲哭,千计百较拿人吃。一日变一女子,在路旁烂泥中悲悲哭哭,叫苦连天,见祖师来,叫:“救命,救命!”祖师同赵公明水火来到,见一女子在烂泥中叫救命,祖师知是妖精,用右手一扯,那妖精大惊便走。祖师赶近,用七星剑一指,那妖变出本相,却是一个黑斑大虎。公明一见,向前用鞭便打,那虎见是主至,跪倒在地告饶。公明带虎见祖师,祖师大喜不题。 …… 祖师收雷田二将却说祖师又收得了沙刀精,同水火等又行至雍州地方。忽见妖气闪闪,又有怨气冲天。祖师抬头一看,见一老人悲悲啼啼而来,祖师向前问曰:“老长者哭为何事,这般悲切?”老人曰:“老夫此处乃是雍州地界。老夫姓孙名皓,一家七口俱斋三月三日。”祖师问曰:“斋三月三日为何?”老人曰:“老夫闻言说,有一人为武当山中修行成道,今已上天,我等求其福庇,故斋他的生日。”祖师曰:“既斋他生日,你乃是一个善人,亦无害于你才是。汝为何今日有这等悲哭?”老人曰:“哭者非为斋事而哭。老夫此处不远有一山,名叫神雷山,近来有一妖,头带道冠,鬼头三眼,手用一槌,自号为新兴王。其妖色心最重,但有本处人家,若有室女欲择日过门成亲,先一日务要送入他山中过了一夜,次日方有命行嫁。若不送去,自然有害,当自山中而出,打死那行嫁女子一家。老夫有一女孙名唤金莲,亦择明日行嫁,商议亦要送去。孙女又不肯去,若女孙不肯去,则我一家难保,故此悲哭。”祖师曰:“我学有法术,能除妖怪,你不必悲哭,我救你便是。”老人闻言便拜。祖师即吩咐老人回去,用心持斋,整点孙女行嫁,不必挂心。老人拜谢回家。祖师唤过关帅,呐吩叫他变作一个女人。祖师自己变成一老人,直到雷神山洞门口。那新兴王一见老人送女子至,大喜,正欲出洞抱女子入洞,祖师大喝一声,关帅变出本相,杀入洞中。那妖回手不及,被关帅杀入洞中,捉住押见祖师。祖师即与火丹一丸吃下,收在部下为将。 …… 祖师收瘟过火焰山却说山东宁海县,出一妖怪,不见其形,招人之梦,说他姓张名健,行种痳痘之瘟,害民家幼童。若有些儿下到处者,便种害痘害痳,害死人家子女。 …… 祖师入天宫收华光却说祖师正欲同众前行,忽见一朵祥云降下,乃是西方太白金星,有玉旨到,宣读云:朕自卿入道,满心欢悦,中界黑气,今以渐斩。朕不料华光不改原心,打朕太子,今又放火烧南天宝德关,天宫大乱。众臣举卿乃北方壬癸之水,能除南方丙丁之火,可收华光。见旨火这前行,不得有违! …… 祖师得紫微化身却说贵州府一村中,有一桥,名曰通神桥。桥下有数万鬼兵,夜深则出,天明不见,叫声凄惨。有一为头者,姓庞名乔,头戴金圈。此桥黄昏至夜深,无人敢过桥行船。若有行船过桥者,则鬼兵扯入水中而吃,其尸不见,此地方之人,俱不敢过桥,艄人不敢驾船。祖师同众将至桥边,黄昏时候与众将安歇桥中,一更时分,只见阴风飒飒,鬼声惨惨。祖师曰:“弟子,此处又有妖怪,各宜仔细。”言未毕,众鬼兵上桥,把众人便扯。被祖师等持刀相砍。众鬼卒走入水中。龟、蛇、金烈沙刀杀入水中,众鬼报知庞乔。庞乔杀出洞来,正遇龟、蛇二将,大战一场。龟、蛇抵敌不过,走上岸来。庞乔赶上,正遇朱元帅,大杀一阵。朱元帅将五毒袋丢起,将庞乔装入袋中,解见祖师,叩头归顺。祖师将人丹一丸与庞乔食下,写表奏帝。旨到封庞乔为混炁元帅,手持金刀,随师收妖。 …… 祖师收五雷五音却说西川有一山,名曰察思山,山中人起有一庙,庙中有五个神像,俱有姓名,名周昌、赵广、史定、刘泽、裴渐。祖师同众将巡黑气至,忽遇大雨。祖师同众人入庙避雨。正欲坐下,见妖气腾腾。祖师大惊,仰面一看,见有五个神像能动,自己五人打将起来。祖师正欲同众人走出庙门外欲行,见天一时变黑,云雾迷人,雷声大响,震动天地。祖师举步不能动,头疼眼花,闷倒于地。关帅大惊,向前将祖师背走出庙,不省人事。 …… 卷 四 祖师收遮天帐却说祖师别了真人、天尊,与众将行下一日,又到一地方,有一山名紫华山。山中有一洞,名黄沙侗。洞内有一妖,姓雨名田,其人是龙身鬼头,有一法宝名曰遮天帐,有妖兵五千,常于紫华山前作乱,扰害生灵。祖师等正来到山前,见妖云一道而来,内有一人,鬼头龙身,手执遮天帐,丢上半空,对面不能见人。师等大惊。霎时间将祖师等一卷,卷入帐中,插于地下,不能得脱。只有邓天君、辛天君在后,未曾被卷,逃走驾云上太华宫,见妙乐天尊告诉前事。天尊曰:“此事非别宝作怪,乃张安天君南天帐作怪。你二人不必忧闷,我同你二人去见张天君,叫他去救汝师便是。”言罢,同二人去自某宫见张天君。张天君在宫中打坐,见天尊等三人至,天君接入,问其来意。天尊将前事一一说了一遍。天君曰:“此某之罪也。天尊不必降凡,某同二位去便是。”天尊听罢大悦,别了张天君回张天君同二人驾云于半空中一望,只见一朵黄云不散,却是那遮天帐幔倒众人,张天君叫邓、辛二人下云,与雨田厮杀。二人听令,各执器械出战。雨田一见,便点动小妖出战。大战三百合不分胜败。张天君在云端一见,用剑一招,含水一喷,喷出本相,却是一倒雷令牌。张天君就执了令牌行法,口中念动真言,用手一招,将遮天帐招动,指出真形,却是一面黄旗。张天君用手一扯,扯出祖师等师徒。祖师离了遮天帐,见张天君正问其故,邓、辛二将将前事说了一遍。祖师大喜,张天君即放手,叫雨田归顺祖师。张天君回转天曹,奏知玉帝。王旨到,封三天君为雷门,邓、辛、张元帅主雷,到成判府辛江县,与张安各管雷门。祖师大喜,付火丹与食。又玉旨到,封雨田为降妖怪邪雨元帅,手执雷令黄旗,常在祖师前后,随师行教。祖师亦付火丹食下,同众人又随路而行。行至一地,名黑虎山。那山中有二大神:一个姓任名无别,一个姓宁名世夸。用一把月斧,在凡间遍害生灵,常作怪拿人于洞中,作肉包而食。一日,祖师同众人来到黑虎山,那二妖一见,取斧丢起,变化无穷砍来。马元帅见斧一起大惊,即时丢起火丹,将玉斧炼落于地。马元帅又用金钟盖倒,捉住二妖,解见祖师。二妖叩头愿降。祖师付火丹与二人食下。不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玉帝差使灭村人却说祖师又得了任、宁二将,心中大喜。又同众将行不数日,来到一处,有一地方,名天火山。山中有一妖,姓刘名后,手用飞鞭,脚踏火车。山下百姓,每年用童男童女祭赛,若无祭赛,常常发火烧人房屋。此年为头会首,姓李名山,在贫家买得一对童男童女,送至洞前,正欲去祭刘后。那童男童女不识人事,奈父母无钱,卖他出于不得而已。临祭之日,于庙门首大哭起来,祖师等正来到庙前,向前问其缘故。童男童女哭诉前事,祖师大惊。马元帅在旁听罢,心中火起,解了童男童女,手执金枪,打入庙中。正遇刘后手执飞鞭来迎。二人大战。被马元帅丢起金砖,将刘后打倒在地,提见祖师,祖师大喜。刘后叩首愿降,祖师收留,付火丹与对后食下。写表奏知五帝,封刘后为王府天君,手执飞鞭,脚踏火车,随师行道不题。 孟山放囚入仙道却说广西府牢中犯人甚众。有一禁狱姓孟名山,在府当禁子。有一岁,年终十二月二十五,众囚于禁中悲悲哭哭,惨声震天。孟山问曰;“汝等往日不哭,至今日各各悲哭为何?”众囚曰:“我等本非好人,亦有一点孝心,至年终不见父母,思思切切,故有此哭。”孟山道:“吾听汝等之言,便觉心酸。我不如行个方便,放你们回去过年,待等下年正月初五,你各人惧要到来,勿误我事。”各人拜谢,纷纷发愿而去。至次年正月,果然即来相聚,投入禁中。孟山将监簿点过,八百名都在,盂山大悦。自此起每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当放囚回家。次年正月初五日来,众感其德。 …… 祖师河南收王恶却说有个萨真人,名首坚,行医救民。一日来至河南,见一庙,名叫做都管庙。庙神姓王名恶,每年六月六日,要地方人民备羊十牵,牛十牵、猪十只,酒十坛祭赛。如无,行瘟害民。地方人民排作会首者,一样家贫,俱典妻卖子卖女,十分可怜。真人知此事,放一把火将庙烧了。王恶见真人神光出现,不敢抵敌逃去。萨真人烧了庙,往徽州去。王恶叫小妖行瘟,可怜一村百姓,十家人烟九家病,夜间托百姓梦,叫百姓造庙还他,如若不造还他,他放火烧人房屋。百姓昼夜惶惶。一日,王恶出游,见一家姓孙名寿,有一女年方一十八岁,十分美貌,于夜间变一后生去迷那女子。那女子名千金,被迷一月有余,不似人形。家下大小十分忧闷。 …… 祖师收得雷电神却说祖师离了西路,又行一处,名石雷山,其山中藏有诸雷神,常常出现见人:五方雷公将军,八方云雷使者,五方雨雷使者,雷部总兵行雷。此山前有一长者,姓实名元,有二女,一个年有一十六岁,二个年方一十四岁,在家内吃饭。一日切冬瓜食,将冬瓜瓤中子丢在灶厨下沟内;雷使者于半空中看见,只说是饭,便责那女子有罪,即时行雷公,打死那二个女子。雷公看时,不是饭,却是冬瓜子,悔之不及,领见雷使,言明前事,使者曰:“事到今日,将错就错,我度你归天公便了。你二人名是谁?”女子曰:“我名叫做朱佩娘,妹子朱孛娘。”雷使曰:“我今度你姐妹二人,将雷电镜二面,与你收管,号影刀娘。我要打人,你先放电光,照得明白,又将骷髅一个、扇一把与你朱孛娘,号做月孛娘,打动人不能行走。”二女子领命不题。却说祖师至石雷山,只听雷霆之声,电光闪闪。祖师向前用剑一指。大喝一声,各雷使俱出。一见祖师俱跪倒在地。祖师问其故,众雷使曰:“我等皆因兄弟不舍分离,玉帝命于此处受劫。”祖师曰:“你等顺我否?”雷使曰:“某等兄弟身无可依,又闻祖师乃金阙化身,敢有不从?”祖师闻言大喜,曰:“你等既肯顺吾,吾收汝等在部下为将。妆等兄弟不忍分离,春夏震南,秋冬震北,以得全汝兄弟之情。”众雷使闻言大喜,拜谢归顺。祖师写表奏知玉帝。玉旨到,封朱佩娘为雷部电母,朱孛娘为月孛天君。又于东北天界,请风伯师、雨伯师二人,带风令雨令随师行教。封雷公九天霹雳大将军。祖师大悦。 …… 祖师复下凡间救苦却说武当山扬子江中,有水螺精、马精、蜗精、篾缆精,众精见祖师在凡间,不敢作乱。闻师上天,众精于江中兴波作浪,遍害客商,怨气冲天。祖师在宝德关看见,心中大怒,言曰:“斩草除根。我下凡间四载,扫清黑气。不想又有此四妖潜于江山。今见某上界,又在凡间作乱。古云,‘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发。’”即时作法,变出八十二般化身,取出一身,同众帅把守宝德关,真身离了上界,直入武当救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