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牯老 |
释义 | 陈贵芳(1918~1986),乳名陈牯老,是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边境地区著名的游击队领导人之一。 陈贵芳出身在福建省政和县东平镇高山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后举家迁到凤池村。1928年陈贵芳的父亲陈机水和3个叔叔先后参加了党组织,祖母和母亲也参加党的地下联络工作,全家成了红色堡垒户。陈贵芳从小在革命家庭的影响下,于1933年5月加入青年团组织。1934年8月担任儿童团长,10月任闽北红军58团通讯员。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担任共青团东平区委书记、中共东平区委书记、政和中心区委书记等。1937年“七七事变”后,陈贵芳作为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的代表,在东平镇与国民党地方代表谈判,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建松政地区的形成。1938年2月建松政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陈贵芳留在建松政坚持斗争。 红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顽固派置民族利益于不顾,袭击在建松政地区中共机关驻地,枪杀中共干部和群众。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挑衅,中心区委在陈贵芳的带领下,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自卫斗争。他一面发动群众,开展统战工作,相机建立反顽自卫武装,一面与顽军周旋,打击其嚣张气焰。同时加强组织建设,党组织发展到15个支部,党员达350多人游击队扩大到三个班,50多人,各项工作都有很大发展,政和中心区委升格为县委,陈贵芳任县委书记。1939年5月在建松政首次党代会上,陈贵芳当选为出席省党代会代表。同年8月在省委扩大会上,政和县被评为“模范县”。1940年10月,陈贵芳奉命率领40多名武装人员到省委驻地,保卫省委机关。 1941年2月,闽浙赣三省顽军出动二个团正规军向闽北地区发动第一次军事围攻,地方党组织遭严重破坏。省委派陈贵芳回建松政担任特委代理书记,负责恢复该地区工作。陈贵芳坚决执行省委指示,和张翼等其他同志一道,联系被分散隐蔽的同志,取出埋存的枪支,从镇压反革命入手,发动群众,整顿党组织,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出击,攻打了水吉、樟墩、杭头乡公所,还在外屯附近消灭敌人一个排,在浦城歼敌一个中队,煞下敌人气焰。同时,恢复了政和、松溪县委和水吉、浦城特区委,扭转了建松政局势,粉碎了国顽第一次军事围攻。 1942年4月,国民党顽固派80师对闽北发动第二次军事围攻,重点围攻省委机关所在地邵武及光泽、黎川一带。陈贵芳担负牵制敌人的任务,在战斗中与省委机关失去联系后,转战在崇安、铅山、文丰等县,有效地牵制敌人,减轻省委的军事压力。这时,日寇进攻浙赣线,国民党顽固派将“皖南事变”中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将士押往福建,途中暴发了震惊中外的“赤石暴动”。暴动出来的同志人地生疏,食宿无着,处境十分艰险。陈贵芳得悉后,率部寻找从茅家岭和赤石两次暴动出来的46位同志,并将他们陆续集中到上饶外茶园香菇厂。接着将这些同志组织起来,成立一支游击队。为了解决武器问题,他们袭击敌26军修械所,缴敌人8挺机枪,5支冲锋枪,70支步枪和一批弹药,充实了游击队的装备。 1943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出动20个团的兵力向闽北地区发动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第三次军事围攻。在敌人惨绝人寰的狂捕滥杀中,陈贵芳的二叔机清、五叔机富先后遇难。72岁的老祖母也惨死在敌人的酷刑之下,母亲叶彩菊三陷囹圄饱尝皮肉铁窗之苦,不满六岁的弟弟也夭折在监狱之中,十四岁的妹妹玉兰被敌特投毒身亡。敌人灭绝人性地残杀陈贵芳全家后还到处张贴赏榜,出重金三千购买陈贵芳的脑袋。陈贵芳居危不乱,强忍巨大悲痛在与省委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领导建松政人民开展英勇的反顽斗争。在磨上岭下,全歼顽军一个分队。5月,当游击队转移到上杉溪村,被搜山队发现。顽军日夜围追堵截。陈贵芳率部采取迂回战术,凭借大森林,夜行百里,游移不定,使顽军处处扑空。为了进一步拖垮累垮敌人,摆脱尾追之敌,陈贵芳采用了“疑兵之计”,把部队开到松溪白马寺大道上,一路上抓敌人的守望哨,张贴标语,并向群众买菜,造成大部队过境的声势,同时在通往龙头山的高山徒岭上划路标,写鼓动口号,摆出游击队要在龙头山布阵设防的样子,随后放回一些守望哨人员回去报信。敌人得报后,纠集成千上万的敌兵和搜山队欲与游击队决战。陈贵芳却率领游击队通过一条山径穿越天堂山,到浙江庆元崔上村休整,甩开了敌人的堵截追剿。10月,陈贵芳率领分散隐蔽的三路游击队于水吉北孟坑汇合,在政和的西表、水尾、水吉的樟墩、外屯、松溪的花桥、牛辄岭歼灭一批敌顽,同时还袭击松溪县城,吓得敌人不敢轻易出兵,而后又在松溪花桥一举歼灭国顽钱东亮师参谋长柴毅的主力“张发财”部队。 1945年6月,国民党顽固派三次军事围攻失利后,变换策略,妄图潜入游击队内部搞垮游击队。建松政三县特务头子陈学达亲自出马,伪装同情革命,派人与游击队联系。陈贵芳将计就计,将建松政特务组织一网打尽,又一次粉碎敌人阴谋。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却在建松政进行新的“清剿”。陈贵芳率领建松政人民,开展争取和平、民主的自卫斗争。攻打政和林屯乡公所和建瓯县城,打通浙西南交通线。1946年春,陈贵芳调任省委主力部队参谋长,为恢复闽西北作了大量工作。1947年1月,福建省委改为闽浙赣区党委,建松政特委改为闽浙边地委,陈贵芳任区党委委员兼闽浙边地委书记。 1947年2月,陈贵芳领导闽浙边人民,开展爱国游击战争,恢复建松政、松浦龙庆、寿政庆边等地区,成立“闽浙边游击纵队”。9月,陈贵芳乘农历26日墟期,率游击队130多人,化装成国民党正规军,并动员200名民兵,乔装群众赶集,巧妙地攻下小梅镇,缴获3000多丈布匹和大批军需,破仓分粮五千多担,还就地召开公审大会,镇压了十恶不赦的乡长和警察所所长。这一仗震慑了闽浙两省国民党反动派,扩大了游击队的影响。 1949年1月,陈贵芳奉命率部到省委整编,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游击纵队,陈贵芳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为迎接解放大军南下解放闽浙赣,陈贵芳率部北上江西,沿途攻打了南平峡阳保安大队指挥部、乡公所、警察所、海军办事处等,全歼其军政人员,对敌震动很大。5月8日游击纵队主力与二野陈赓兵团胜利会师。陈贵芳等到鹰谭受到陈赓司令员的接见。五月底,纵队配合解放大军南下,解放了闽北,陈贵芳任建阳地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 1951年9月,陈贵芳到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55年受曾镜冰案牵连被隔离审查,1957年3月下放到建瓯任县委书记,1958年大办工业时,陈贵芳被调潘洛铁矿任党委书记,不久又调福建省冶金厅工作。1961年后,他先后调任福州市副市长,宁德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由于“左”的思想影响,陈贵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和错误的处理,但他始终相信党,经历各种考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建省委十分关心陈贵芳政策落实问题,洗雪强加在他身上的不实之词,对他作出公正的评价。1982年6月,陈贵芳恢复工作,先后担任省老区办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顾问和省政协常委。他在担任领导工作期间,不顾年迈体弱,仍带领干部跋山涉水,深入到老区基点村,倾听老区人民的呼声,鼓励老区群众发杨革命传统,走自力更生道路,改变老区经济落后面貌。1986年1月5日病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