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仲瑾 |
释义 | 陈仲瑾(1880~1963)名砥修,号缙玙,仲瑾其字。祖辈自金门洋宅迁居泉州平水庙。清光绪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880年1月7日)生。光绪二十四年进秀才,光绪二十八年中举。 仲瑾具有民主思想,认为教育为立国之本。光绪三十二年发起创办西隅学校于小开元寺,自任校长。辛亥革命前加入中国同盟会,任泉州同盟会总务股长,对泉州光复及光复后安定社会多所贡献。民国元年(1912年)春携眷到印尼,为西隅学校募捐经费,并主办书报社,开设商余夜校。 民国3年回泉州,仍任西隅学校校长,又受聘泉州中学教员兼舍监。民国4年,受聘于平民工艺传习所所长,兼授国文。民国5年,担任调解乡间械斗的乡约局局长。民国7年,因揭发晋江县知事张祖陶搜刮民财、贪污税款被诬入狱,经泉州绅民营救获释。是年,参与发起筹办泉州通俗图书馆(抗战中并入文化馆)。民国9年,赴菲律宾为西隅学校筹募经费,获菲华侨教育会支持,成立以陈光纯为董事长的校董会。民国10年回国,扩建校舍,推行新的教学方法。民国12年,兼南安码头嘉福学校校长一年。民国13年,参与在厦门成立泉州华侨救乡会,调停安海黄颜两姓械斗误杀北兵事。 民国15年北伐军入泉州,应商界恳请出任商会会长,连任9年。其时官僚党棍擅威,土匪恶霸横行,仲瑾缝夹其中,穷于应付。后商会为国民党蓝衣社所把持,遂落职家居,仍继续为地方服务,遇事仗义执言。 民国25年,任晋江县财务委员会委员长。民国26年,抗日军兴,地方推举他出洋筹募救济难民资金。因受阻,居香港,任旅港福建商会会长郑玉书秘书。1941年赴菲,适值珍珠港事变,菲律宾沦陷,敌人追寻其踪迹,被迫避入纳卯深山,种田为生,耕余设账收徒,教村童以汉字。时乏课本,仲瑾诵读诗数百篇,口授手指,无一字遗漏。山居为诗数十首,皆为故国之思。 日军投降后回国,筹备复办西隅学校和中学;间亦调解械斗,为地方服务。泉州解放后,他年事已高,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历任晋江专区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文史馆馆员,泉州政协常委,泉州花桥善举公所董事长,为公益事业出力。1963年11月7日逝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