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仲岳 |
释义 | 人物简介陈仲岳(1932年—1996年),湖北省沔阳县(现湖北省仙桃市)人,中共党员,北京政法学院毕业。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宜昌市音乐家协会顾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宜昌卷)》音乐主编。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职于华东军政大学文工团,从师于陈洪教授,学习配器、作曲。1958年转业到宜昌地区歌舞剧团,先后任编导、副团长、团长、艺术顾问等。曾深入鄂西、三峡等地区,收集民歌万余首,发掘出一种古朴的两个小三度叠织的“减三音歌”,并将其用于创作实践。创作有十余部歌剧音乐、百余部舞蹈音乐及大量歌曲,其中舞蹈音乐《山凤》及《柳笛》、《竹乡小哥妹》等歌曲获国家级荣誉及奖励,《我们山区好地方》、《茶山姐妹迎朝晖》、《我从山里来》、《祖国,母亲》、《请你年年来桔乡》、《三峡流泉》等歌曲亦流传较广。同时,创作有大型声乐组曲《土家风情》等。其生平已被《中国音乐家辞典》一书录入。 人物生平1932年6月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现湖北省仙桃市); 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8月进入华东军政大学政治部文工团工作,从事单簧管演奏; 1950年3月进入华东军政大学文艺系实验剧团工作,从事单簧管演奏; 1952年3月进入南京总高级步兵学校文工团工作,从事作曲、指挥; 1956年9月进入北京政法学院学习; 1958年12月进入湖北省宜昌地区歌舞剧团工作,从事作曲、导演,担任编导; 1970年12月担任湖北省宜昌地区歌舞剧团副团长; 1975年1月参加宜昌地区创作组,从事作曲,担任副组长; 1978年10月担任湖北省宜昌地区歌舞剧团团长; 1981年3月担任湖北省宜昌地区歌舞剧团副书记; 1984年6月担任湖北省宜昌地区歌舞剧团艺术顾问; 1996年6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宜昌市中心医院去世,享年65岁。 荣誉作品1959年 男女小合唱《告诉爹和妈》荣获全省优秀歌曲奖; 1962年 女声独唱《水库的水绿油油》由中央和省台播放选入省优秀歌曲集; 1963年 女声独唱《我从山里来》选入省《应征歌曲集》、中国唱片社。并得到原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同志亲切接见; 1964年 合唱《人民的世界属于人民》选入省《应征歌曲集》、中国唱片社; 1966年 合唱《身背太阳走山岗》荣获全省优秀歌曲奖; 1966年 合唱《茶山姐妹迎朝晖》荣获全省优秀歌曲奖,被湖北艺术学院(现武汉音乐学院)编入教材; 1969年 合唱《腊梅姑娘报春来》荣获全省优秀歌曲奖; 1971年 舞蹈《追鸡送蛋》被评为省优秀节目; 1978年 歌剧《血橙》荣获省专业剧团戏剧创作三等奖、演出奖; 1980年 合唱《葛洲坝赞歌》、《悠扬山歌那里来》、《我们山区好地方》受到吕骥等全国六十多位作曲家一致好评,歌曲在省里多次播放; 1984年 男声独唱《我爱峡江浪滔天》被录成唱片全国发行; 1988年 女声独唱《那不错》荣获中国民间音乐舞蹈电视大奖赛创作二等奖; 1989年 合唱《我们是税务专管员》荣获省税务系统创作奖; 1990年 合唱《多彩的生活》荣获当阳市厂歌大赛创作一等奖; 1990年 舞蹈《请你到咱三峡来》荣获省职工系统三等奖; 1990年 舞蹈《痕》荣获省“新人新作”创作三等奖; 1990年 女声独唱《啊!工行》荣获省工行系统优秀创作奖; 1990年 舞蹈《踏青》荣获地区首届艺术节创作一等奖; 1990年 男声独唱《架起风帆走峡江》荣获地区首届艺术节创作二等奖; 1990年 男女二重唱《竹乡小哥妹》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环杯"银奖; 1991年 女声独唱《柳笛》荣获首届长江歌手“宏达杯”一等奖; 1991年 舞蹈《丹凤朝阳》荣获省职工系统一等奖; 1991年 女声独唱《我是峡江山歌手》荣获省”陆羽杯“创作奖; 1991年 舞剧《爱的回归》在全省”学雷峰,学两兰“表演中荣获创作二等奖; 1992年—1996年 陈仲岳在病重期间仍坚持创作,创作出《情满三峡》、《香溪情》、《我是三峡一滴泉水》、《虎仔》、《水荡荡水涟涟》、《美满幸福》、《请你年年来桔乡》、《捧出生命的曙光》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歌曲,并参加第一届、第二届中国三峡艺术节的大型音乐创作。 创作精神陈仲岳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方针与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反动乱,反暴乱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在文艺界”走穴“成风的年代,态度明确,坚守本职工作岗位,坚持”二为“的方向,坚持走民族、走民间的道路;在日常工作中能按共产党员标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长期深入生活,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1958年陈仲岳从部队文工团转业到宜昌地区。当时地委安排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演出。年复一年,从手记笔录到背着二十多公斤重的交流电录音机,上山下乡。从三洋"砖头式”录音机到微型收录机,一次又一次的学,一本又一本的记。特别是在“知天命”之年,组织上派他参加全国一个重大“工程”项目——民歌集成的收集整理工作。陈仲岳与其他同志共收集整理地区民歌一万一千余首,并从中发现世界上罕见,宜昌地区独有的“减三音歌”,还专文提出“小三度音阶”的论点。 1988年上半年,由陈仲岳担任音乐主编的《湖北民间歌曲集成—宜昌地区分卷》16开,824页,由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正式印发,共发表民歌960首。 1988年12月,由武汉音乐学院民研系主任杨匡民教授担任主编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上、下册)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陈仲岳为该卷编委,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鄂西南及宜昌地区民歌的编辑工作,全书16开,1633页,共编入湖北民歌1380首,其中宜昌地区民歌206首,占全卷的15.22%。该书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艺术科研重点项目,其编委会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没有长期的深入生活,没有积累大量的民歌素材,是完成不了这浩大的工程的。陈仲岳所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成功和比较成功的作品大都是取材于民族、民间音乐。这是他一直以来最坚实的创作基础。 为弘扬民族文化而努力创作在港台歌曲风靡的年代,存在一些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工作者,他们热衷于“记谱、照抄、照搬”音乐,将原创音乐的价值取向偏离。部分从事民族音乐的创作者也为本行业的“穷、苦、累”而叹气,因此民族、民间的作品越来越少。当时,陈仲岳并没有随声附和,反而认为他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党培养了他四十多年的专业,他必须坚持走民族音乐的道路,而且一定要走到底。 陈仲岳并没有违背他当年的誓言,通过长期不懈的音乐创作,宜昌本土的民族音乐得到了极大的带动,不少年轻音乐工作者,也受其鼓舞,加入其中。陈仲岳创作的《我是三峡一滴泉水》、《请你年年来桔乡》等民族歌曲,也成了当地广为流传,为百姓所传颂的佳曲。"遵循党的指示,满足群众要求“这是他最大的创作动力。 刻苦钻研,不断创新陈仲岳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同时,注意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创新。其中,合唱《我们的祖国》它是以民歌为素材,保持民族风格特色,又有新时代的阳刚之美。七一晚会中的合唱《走向未来》既是赞颂,又富有朝气,这些歌曲都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1991年5月获得首届长江歌手”宏达杯“大赛创作一等奖的《柳笛》,它是融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为一体的新派民歌。 多年来的实践创作告诉陈仲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刻苦钻研,不断创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