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天觉 |
释义 | 陈天觉(1087~1183年),名元英,字天觉,号香叟,祖籍南雄珠玑巷,迁居文顺乡仁山下(今石岐)。香山建县后迁居虎涌(今东区库充村)。其父陈文龙,生三子,天觉居第三。天觉生三子一女,长子随父居文顺乡仁山下,次子居冈背(今沙溪镇),三子居水塘头(即水溪,今沙溪镇)。 陈天觉自幼好学,颇有文名。宋绍兴三年(1133年)中举人,绍兴八年试博学宏词科,特赐进士,授朝议大夫。因议论切直,得罪朝中显贵而被贬黜,后愤然归里,不复出仕。 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陈天觉以香山交纳赋税,运粮到东莞县城时遭海盗抢劫为由,建议改香山为县,获诏准,并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之濒海地,以扩大县境。陈天觉主持建县城,主张县城建于石岐山(烟墩山)以东的仁山一带(其时此地与石岐分开);而郑氏邑绅则议建于雍陌。众说纷争。陈天觉便心生一计,提议:“建城必须贵地,地贵土必重,试请秤之。”得众意一致,陈便命人先以铁砂暗和于泥,经秤后石岐泥土果然重于雍陌,遂定仁山为县城,故称“铁城”。陈天觉还捐粮数千斛以作建城之资。绍兴二十六年(1256年),陈天觉又建议办学,首捐重资于莲峰山麓建学宫一座,从而又为开创香山县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贡献。陈死后与妻罗氏合葬于库充后山。历朝《香山县志》均将陈列入名贤,以志其立县之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