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石窟 |
释义 | 地理位置位于庆阳市西峰区西南的蒲河和茹河交汇处,距市区25公里,创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和位于平凉市泾川县东十五华里的南石窟同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创建。和泾川南石窟寺为姊妹窟,同为丝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但因北石窟规模较大,时间略早(南石窟始凿于永平三年,即公元510年),所以北石窟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并列。 北石窟背靠青山(覆钟山),面对碧流(蒲河、茹河),在长12米、高20米的赭红色石崖之上,开凿着自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窟龛295个,有大小雕像2125尊,窟龛密集,形如峰房,高20米,长120米,是陇东地区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 洞窟简介窟分上中下三层,其中以奚康生创建的一百六十五号窟为最大,它是以七佛为内容的大型窟。七佛造像宏精湛,庄严肃穆,不失北魏造像的光彩和魅力。伴之七佛而雕造的弥勒菩萨、骑像菩萨、手持日月的阿修罗都是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成功作品。除此而外,还有240号窟的北周造像,显示了敦朴厚重的风度。北石窟寺以唐代窟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建于武则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的32号窟。窟内的大小雕像面容丰腴,秀目含情,飘然欲动,姿态动人,堪称盛唐艺术精品,唐代造像在艺术上达到了新的成就。窟内还保存着隋、唐、宋、金、西夏、元等各代的题记150多则,是研究历史、书法的珍品。题记确切记载了石窟的开凿年代,为研究历代社会生活和发展变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文字资料。 从创建至今1500年的历史,使北石窟成为甘肃东部早期最大的一座佛教石窟遗存。有窟龛的黄砂岩崖体高20米,南北长120米。除此而外,北石窟寺还包括其南1.5公里处的石崖东台石窟,花鸨崖石窟、石道坡石窟和其北1.5公里处的楼底村石窟(简称北一号窟),南北延续3公里。现存有编号的窟龛296个。北石窟寺的精华洞窟集中在寺沟主窟群,即今之北石窟寺院,此处为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后经西魏,北周、隋、唐、宋代增修扩建,形成一处规模较大的石窟群。这里现有283个窟龛,其中北魏洞窟7个,西魏窟龛3个,北周的洞窟13个,隋代的窟龛63个,唐代的窟龛196个,宋代的洞窟1个。清代窟庙1个。最精美的洞窟有北魏的165号窟、西魏的135号窟、北周的240号窟和唐代的222号、263号和32号窟等。北石窟寺的窟龛形制多样,有大、中、小三种,以中小石窟为主。平面有横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半圆形的、马蹄形的;窟顶形状有覆斗顶、平顶、穹窿顶、圆拱顶等。石窟群现存有大小造像2126身,均为石雕。造像题材有七佛、三佛、阿弥陀佛、卢舍那佛、弥勒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胁侍菩萨、舒相菩萨、阿修罗天、守门天王、弟子、力士、飞天、佛传和佛本生故事等。绝大部分造像为半圆雕和圆雕或高浮雕。雕刻手法熟练,衣纹线条流畅生动。各个朝代的造像时代特色非常鲜明,人物的形象及性格的表现极为突出。造像原来均有彩绘,也有壁画。因年久剥落,仅留残迹,裸露在外的佛龛造像头部多残,风化也较为严重。窟内现存壁画70平方米,阴刻和墨书题记150方,石刻碑碣8通。窟院有清代献殿、钟楼、鼓楼建筑遗迹三处,晚清戏楼一座。 这些绵亘千余年的雕刻艺术,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能,是古代艺术匠师们辛勤劳动的结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北石窟寺北石窟寺,因北石窟而建寺庙,寺庙因石窟而得名。其位置和石窟紧邻,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的覆钟山下,蒲河与茹河交汇处之东岸二级阶地处。地理座标为北纬35°36′35″,东径107°32′00″,海拔1083米。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兴盛于唐宋,清末废弃,1963年重新保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寺院坐东面西,平面南北长150米,东西宽40米,每年约接待国内游人万余名,计划到1987年下半年对外开放。1988年1月13日北石窟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北石窟寺严格地说不是寺庙,而是文物管理所所在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