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齐双石塔 |
释义 | 在河南省安阳市灵泉寺西侧台地上,有两座东西并立的小石塔。西塔正面(南向)有“大齐河清二年三月十七日”、“宝山寺大论师凭法师烧身塔”题铭二道;东塔无题铭,但体量、形式皆与西塔基本相同。故世人一直以“北齐双石塔”相称。 近年据专家考证,确认西塔的建造年代与题铭年代相符,为北齐河清二年(563年);而通过对东西二塔外观样式的分析比较,推测东塔为后人仿建,其建造年代至少要比西塔晚100年以上。 西塔基台用下大上小的两块青色素面正方石垒筑,基台立面呈凸字形。基台下层方石长宽皆1.15米,高0.4米。上层方石长宽各0.91米、高0.53米。基台以上塔身宽0.53米、高0.45米,用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东、西、北三面为实壁,素面无饰,亦无门窗。南壁开拱门,门高0.31米、宽0.2米、进深0.33米。门楣上镌刻“宝山寺大论师凭法师烧身塔”的楷书题铭,塔门东侧前壁刻有“大齐河清二年三月十七日”的楷书题记。全塔通高2.22米。 西塔的主人道凭法师是东魏、北齐时著名高僧。唐代道宣《续高僧传》卷十,记载他原姓韩,十二岁出家,“以齐天保十年(559年)三月七日卒于邺城西南宝山寺,春秋七十有二”。邺城是东魏、北齐都城,在今安阳附近的漳河沿岸。 东塔通高2.14米,距西塔3.2米。据专家推测,东塔应为灵裕法师的纪念塔之一,当建于唐永徽、显庆年之后。 灵裕法师俗姓赵,为道凭弟子,是地论学派南道系的重要人物。开皇十年(590),隋文帝下敕三次邀请,欲授灵裕国统之位,他都坚辞不遂。于是,隋文帝赠送厚礼等,以助修建宝山寺,而且赐额为“灵泉寺”。隋大业元年(605)正月二十二日,卒于相州演空寺,世寿八十八岁。 北齐双石塔是我国古塔中最早的双塔,而其中的西塔建于563年,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独立石塔,堪称我国石塔之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