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湖鳡鱼 |
释义 | 长湖鳡鱼,生长于湖北省荆门市境的长湖水域中。该鱼体细长,亚圆筒形,头尖长。吻尖,呈喙状。 口大,端位,下颌前端正中有一坚硬突起与上颌凹陷处相嵌合。无须,眼小,稍突出。下咽齿3行,齿末端呈钩状。鳞细小。背鳍较小,其起点位于腹鳍之后;尾鳍分叉很深。体背灰褐色,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深灰色,颊部及其它各鳍淡黄色。 长湖鳡鱼,游泳冲力极强,性格凶猛,行动敏捷,常袭击和追捕其它鱼类,一旦受其追击就难有逃脱者,属典型的掠食性鱼类。亲鱼于每年4-6月在五花浪、大庙嘴一带的急流中产卵。幼鱼从浅滩游入湖泊中摄食、肥育,秋末以后,幼鱼和成鱼又到长湖河床深处越冬。生长十分迅速,最大个体长达2米多,重量可达60多公斤。1990年10月,荆门市沙洋区蛟尾镇港口村渔民张士华,就用围网在长湖捕得一条重56公斤的鳡鱼。 长湖鳡鱼天然产量高,为荆门长湖中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但因大量吞食其它经济鱼类,又被视为长湖水域中的“害鱼”之首。长湖鳡鱼肉质鲜美,是荆门地区接待来宾的重点菜肴,一向被列入大型上等特色食用鱼类菜谱。特别是清蒸长湖鳡鱼,鱼肉鲜嫩,鱼香诱人,清新扑鼻,十分爽口,令人垂涎欲滴,食之回味无穷。每百克鳡鱼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1-20.8克,脂肪1.3-5.4克,热量84-132千卡,钙11-24毫克,磷144-203毫克,铁0.7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其肉入药鲜用,具有暖中、益胃、止呕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反胃吐食等症,经常食用,效果明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