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丰生态农庄 |
释义 | 一、概况长丰生态农庄规划面积6909.7亩,项目总投资7.5亿元,一期投资9,042.99万元;位于长沙县黄花镇长丰村长湖片,东与春华镇春华山村交界,西与黄花镇新江村隔河相望,南靠捞刀河,北与果园镇古楼新村相连,是黄花镇、春华镇、果园镇三镇交汇的“金三角”地带,毗邻长沙经开区星沙产业园,县际杨麻线、规划中的北横线、机场连接线等城市主干道贯穿项目区,周边有长永高速、长株高速、开元东路、S207等多条主干道,距离黄花国际机场、星沙车程均不到20分钟。 根据农庄的地理特征、基础设施条件及规划的总体定位,将农庄划分为“二园四区”: 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包括果蔬加工物流园)、综合管理及培训区、蔬菜生产区、百果园、江南生态民居区、生态保持区。为方便管理和建设将综合管理及培训区、果蔬新品种展示区、绿色蔬菜种植体验基地、葡萄园、果蔬加工物流园等几部分划为“核心区”,核心区主要由公司承担建设和运营。其它功能区则由公司和合作社联合管理和运营。 二、总体定位定位:绿色生态环保、山水田园风光、幸福和谐家园 根据项目区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趋势,本农庄的建设定位是将项目区建设成为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现代农业技术展示及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及农业休闲基地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农庄。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利用农庄靠近城市的市场优势和土壤肥沃、排灌便利的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蔬菜、水果两大支柱产业,着重建立高标准的蔬菜生产基地和水果生产基地;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净菜和脱水蔬菜为主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 ●农业产业化龙头:农庄建成后,将利用农庄的技术力量、加工生产线及产品销售收入渠道,采用“农庄+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为与农庄进行合作的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种苗,收购其产品,成为产业化带动的龙头。 ●现代农业技术展示和培训基地: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蔬菜、水果的生产加工上,将采用先进成熟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技术有蔬菜的绿色无公害高产技术、蔬菜绿色加工技术、水果的绿色高产技术、蔬菜水果标准化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农庄在进行技术集成和应用的同时,也将成熟的技术向与农庄进行合作的农户以及周边相关产业的农户进行推广,另外,农庄还将利用园区的培训设施和技术力量为农户解答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农庄成为蔬菜、水果产业现代农业技术的展示和培训基地。 ●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农庄建成后,发达的现代农业产业、先进的农业设施以及优良的生态环境,将为长沙市青少年科普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全市的中少年学生可来农庄学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验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农事活动、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认识不同的蔬菜、水果新品种。 ●农业休闲基地:农庄在规划建设中注重产业与生态的有机结合,注重产业展示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机结合,注重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根据各种植区域展示的主题内容,结合长沙传统的农耕文化、项目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建设融现代农业与历史人文景观、自然资源景观、乡村旅游景观、娱乐休闲基地于一体的现代农庄。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一、产业发展目标长丰现代农庄产业坚持以加强第一产业的比重和规模,生态有机农产品苗种繁育、加工技术研发、加工、示范生产为主,兼顾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庄和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通过研发生态有机农业加工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繁育新品种,引进开发新的栽培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从而调整生态有机农业的产业结构,逐步增加名优特野蔬菜引种示范区和四季水果品种的比例,提高生态有机四季蔬菜和四季水果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进而带动湘东、湘中,乃至整个湖南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产业规划布局规划分为二大农业产业区: 1)、生态种养园 2)、森林植物园 1、生态种养园:特色蔬菜种植区、生态养殖区。 ①特色蔬菜种植区:(生态有机四季蔬菜种植区、名优特野蔬菜引种示范区) 特色蔬菜种植基地规划面积108.39公顷(约1625.86亩),位于长丰现代农庄的西、南部耕地部分,临近捞刀河,有丰富的水源灌溉。主要发展优质、特色蔬菜,长沙县是长沙市的郊县,具有为长沙市区居民提供优质农副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长沙县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项目区以长沙市为主要市场目标,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发展优质、特色蔬菜,市场前景好。特色蔬菜具有营养丰富,气香味美,并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与保健功能,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优质蔬菜以其质量上乘的特点,不仅可以抢占湖南市场,而且可以开拓全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该种植区主要引进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研究驯化的产品,如藿香、土人参、红薯茎尖、荷兰马齿苋、观音菜、番杏水芹菜、黄欷葵、菊花脑、樱桃萝卜、马兰花、香味菜苔、羽衣甘蓝、抱子甘蓝、皱叶甘蓝、生菜、植樱桃番茄、法国香菜、新西兰菠菜、荷兰马齿苋、东方苦苣、东方壬生、乌塌菜、西兰花、人生叶、富贵菜、紫背天葵、黄秋葵、田七、野菊花、辣椒叶、薄荷等多种名特优野蔬菜。品种的丰富使蔬菜的国际市场开拓空间更大,近几年,欧盟无公害蔬菜进口增长率平均达6.0%;北美平均达21 %以上:日本、韩国无公害蔬菜进口量也日益增加,说明蔬菜的国际市场潜力更大。因此,蔬菜项目的实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②生态养殖区: 生态养殖区规划面积4.73公顷(约70.90亩),位于长丰现代农庄南部,养殖在长丰现代农庄内湖及部分捞刀河区域,以生态养鱼、土鸡鸭为主,生态养殖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坚持可持续发展,又可从中得到经济效益。 2、森林植物园:四季水果种植区、高档苗木种植区。 ①四季水果种植区: 四季水果种植区规划面积170.07公顷(约2551.12亩),位于长丰现代农庄山林范围,主要发展适合当地气候的水果种植为主,对水果品种进行合理配植,使长丰现代农庄一年四季均有水果丰收,通过对水果的采摘从而吸收周边游客的观光、体验。水果是人们公认的优质营养保健食品,一直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通过四季水果的种植,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效益,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种植的农产品调整及果树的属性,建议可种植板栗、春华李、祁东酥枣、葡萄、杨梅、美国脐橙等产品。 ②高档苗木种植区: 高档苗木种植区规划面积8.71公顷(约130.68亩),位于长丰现代农庄北部山林部分,主要发展高档及观赏性的苗木种植为主。通过对流转的山林提质改造,使之成为一个有特色的高档植物种植和观赏基地,为城乡消费者提供一个休闲观光的美景胜地,同时,随着植物的生长,也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长丰现代农庄通过对高档植物种植,既能打造一个休闲观赏区,又能创造旅游效益,通过种植高档名贵苗木,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高效产业经济。 主要景点①主轴1沿线的景点荷花池:将进入园区大门道路右侧原有的一处水塘,规划建设为荷花池景观,兼顾灌溉和观赏休闲。 大门及大门生态广场:布局在项目区中部,建设牌楼式大门,大门口建设生态广场,广场周边摆放映山红、红叶石楠、金叶莸、红帽月季等园林灌木。 桂花沟(生态修复):布局在项目区中部的最高处,面积120亩,在裸露的荒山眩栽种桂花等常绿植物,既绿化环境又可作为景观。主要品种有金秋桂和月月桂两种,游客可以观花、休憩。区内修建小型游步道,长350米,内设小型休憩用石桌凳2套。 葡萄园:面积100亩,游客可以参观葡萄种植管理技术、采收季节还可进行采摘体验。 蔬菜新品种展示智能大棚:布局在综合管理区旁,与名贵鱼观赏池相邻,本项目主要用于蔬菜新品种的试验与展示。游客可以在此观赏不同品种蔬菜特别是稀有的蔬菜品种,体验最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名贵鱼观赏及饲喂:观赏鱼池,面积12亩,放养不同的鱼类,适应不同爱好的游客需求。不同种类的鱼池,树立说明标识牌,说明各种鱼类的特性。钓鱼塘均设置专门垂钓位置,设计遮荫棚和防护栏,方便游客垂钓,保护游客安全。 ②主轴2沿线的景点:蔬菜种植体验区:面积100亩,供游客进行种植、采摘体验,也可以由城市居民租赁经营,农庄代为管理; 蔬菜种苗生产及新技术示范区:面积100亩,供游客参观蔬菜种苗生产过程,新品种蔬菜; 绿色蔬菜生产区,面积1300亩,游客在本区春可观花;夏可尝果。 ③主轴3沿线的景点:蔬菜大棚区:面积380亩,建设有240个标准大棚,供游客参观设施蔬菜生产技术; 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面积1000亩。 ④次轴:捞刀河风光:利用捞刀河良好的生态景观资源,通过对河堤进行改造,美化沿河风光,形成一条沿河的风光带,供游客散步和游玩。 绿色蔬菜园地风光: ⑤其它景观综合管理区:利用综合管理区的设施为休闲和科普教育提供服务。利用培训楼的相关设施,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 林荫小径:从综合管理区出发,沿主轴向生态保持区内沿山腰依山势修建林中小道,一条延伸到北面的脆枣园,另一条则向南延伸至有机蔬菜园。小路两旁种植具有观赏价值的乔木花卉,沿途有休闲小屋,有凉亭,形成曲径通幽、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长廊。 凉亭:全区布局3个凉亭。一个布局在综合管理区东北部山的最高点,从这个凉亭可以鸟瞰全区;另外两个则布局在捞刀河沿河风光带上,供游客休憩用。分别以长沙市历史为依据设立主题亭,如名人亭,主要介绍如黄兴、杨开慧、柳直荀、许光达等;书香亭主要介绍本地人文历史;农耕亭:主要介绍传统的蔬菜生产方式及农耕历史等等。让游人在休闲漫步中学习和感受本土文化,以增强园区的文化底蕴。 龙王庙:项目区最南端进入项目区的路边拐角处的山顶,旧时本有古庙一座,相传香火旺盛,保一方百姓平安。规划新建龙王庙,作为园区景观之一,弘扬中华佛教文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