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
释义 | 北京邮电大学具有“信息黄埔”的美誉,而其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邮电通信和电子学专业特色,尤其是世界上一些享有盛誉的电信专业书刊收藏较全,在全国堪称第一。 历史沿革(组织结构 馆藏资源 网络环境建设 自动化建设 管理模式 文献信息服务 战略地位) 办理借书证的有关规定(借书证、阅览证发放办法 证件有效期及退证 遗失借书证补发办法 借书证可借书数量与借书期限 阅览规则) 简介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全国通信电子类高校图工委、北京高校图工委等全国或北京地区重要的图书馆学术机构与团体中都有一席之地。全国通信电子类高校图工委秘书处、北京高校数字图书馆研究会秘书处、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秘书处、北京市高校文献保障系统(BALIS)馆际互借管理中心均设在这里。 历史沿革组织结构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建于1955年。现有馆舍面积1.4万平方米,职工64人;全馆共设办公室、信息资源建设部、流通部、阅览部、信息咨询部、技术部等6个部门;对外开放服务口共12个。 馆藏资源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邮电通信和电子学专业特色,尤其是世界上一些享有盛誉的电信专业书刊收藏较全,在全国堪称第一。现有总馆藏近344万册(件),其中纸质藏书146万余册,电子资源(折合)197万余册。除印刷型书刊文献外,还有IEL、EIvillage、ISTP、PQD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书生电子图书等26个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了“邮电通信专题文献数据库”、“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相关文献数据库”、“北邮记忆数据库”等5个数据库;对网上的中外文学术资源进行了收集、整理、链接,供读者使用;与40多家图书情报机构实现了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形成了以信息通信文献为主,工、管、文、理等多学科文献共存,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单馆保障与多馆互借相结合的信息资源体系。 网络环境建设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有千兆光纤接入、百兆到桌面的高性能网络支撑环境;开通了无线网服务;采用先进的基于J2EE的跨平台三层系统架构,建立了高性能的数字图书馆硬件平台。现有服务器33台、计算机116台、光纤存储5TB、DAS存储1TB、交换机7台,网络信息点730个。 自动化建设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在国内较早实现了自动化,自主研制开发的现代电子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MELINETS),经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该系统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已被国内195所图书馆使用。“十五”期间,自主研发了数字图书馆集成系统,部分已应用于图书馆实践。 管理模式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大胆改革,提出了“立体三角”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图书馆是教育部CALIS编目中心首批命名的中文联合编目B+级成员馆;书目规范控制工作也走在全国高校图书馆的前列,其经验被教育部CALIS编目中心借鉴,并向全国推广。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办馆经验受到图书馆界和有关媒体的好评。2003年被华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协会评为“先进图书馆”。 文献信息服务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二十多种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全天候的网上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图书馆注重人性化、开放式服务,实行藏、检、借、阅、管一体化服务模式,开展新生入馆培训,举办各种展览,推荐名著阅读,实施素质教育。牵头组织了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开展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组织了许多大型系列服务活动,如“走进院系”、“信息资源宣传月”等系列活动,举办了“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系列讲座,提高了师生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图书馆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因表现突出,多次受到中国图书馆学会的表彰,并荣获2006年度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奖”。 战略地位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全国通信电子类高校图工委、北京高校图工委等全国或北京地区重要的图书馆学术机构与团体中都有一席之地。全国通信电子类高校图工委秘书处、北京高校数字图书馆研究会秘书处、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秘书处、北京市高校文献保障系统(BALIS)馆际互借管理中心均设在这里。 “十一五”期间,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将进一步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夯实基础,搞好服务,通过完善现有的自动化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系统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大引进信息资源的力度,提高人员素质,深化信息服务,在通信和计算机领域全方位提供全国一流的信息资源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努力把图书馆建设成信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多科性、特色化、研究型、开放式的现代化图书馆。 开放时间开馆时间:每周7天,每天7:00---23:00;WWW服务、馆藏目录检索服务:24小时全天候开放。 图书馆业务服务部门的开放时间表: 大厅 公共检索厅:周一、二、四、五:8:00---11:30,13:30---17:00; 周三:8:00---11:30 新书借阅室:周一、二、四、五、日:8:00---22:00;周六:8:00---11:30 周三:8:00---11:30;18:30---22:00 中心书库:周一、二、四、五:8:00---17:00;周三:8:00---11:30 工具书(北邮文库)阅览室:周一、二、四、五:8:00---17:00;周三:8:00---11:30 样本书阅览室:周一、二、四、五、六:8:00---22:00;周日:8:00---11:30 周三:8:00---11:30;18:30---22:00 多媒体阅览室:周一、二、四、五、六:8:00---22:00;周日:8:00---11:30; 周三:8:00---11:30;18:30---22:00 信息咨询室:周一、二、四、五:8:00---11:30,13:30---17:00; 周三:8:00---11:30 外文书刊阅览室:周一、二、四、五、日:8:00---22:00;周六:8:00---11:30 周三:8:00---11:30;18:30---22:00 中文报刊阅览室:周一、二、四、五、日:8:00---22:00;周六:8:00---11:30 周三:8:00---11:30;18:30---22:00 中文过刊阅览室:周一、二、四、五、日:8:00---22:00;周六:8:00---11:30 周三:8:00---11:30;18:30---22:00 复印室:周一、二、四、五:8:00---11:30;13:30---17:00; 周三:8:00---11:30 宏福分馆开放时间 周一、二、四、五、日:8:00-11:30;13:00-17:20;18:30-22:00(晚上仅阅览室开放) 周三:8:00-11:30;18:30-22:00(晚上仅阅览室开放) 周六:8:00-11:30 规章制度入馆须知 1.进入阅览室请出示本人借阅证,并进行扫描登记。 2.请不要将书包、图书、食品等物品带入阅览室。 3.请以本人借阅证领取书包柜钥匙,用完须当日交还,过期将按规定罚款。 4.请自觉爱护书刊,严禁圈点、勾画、污损、撕折书刊。未经允许,阅览室书刊不得携出室外。 5.书刊复印请先登记。无特殊情况,本室书刊请在本馆复印室复印。 6.请保持阅览室安静,室内不得大声喧哗、接打手机。 7.请自觉维护阅览室环境卫生,禁止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8.查找阅览书刊后,请把书刊放回原处,保持架位整齐。 9.入馆者请注意仪表和举止。讲究文明礼貌,衣着整洁。身着背心、运动短裤及家用拖鞋者一律谢绝入馆。 10.望读者与我们相互配合,为图书馆营造文明、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而努力。 办理借书证的有关规定借书证、阅览证发放办法1.本校教工、学生均可凭本人工作证、学生证,交近期免冠照片1张,在图书馆免费办理借书证。 1.1每年本科生、研究生由图书馆依校学生处、研究生院审查合格后的新生注册名单,各班级派人收齐照片集体办理。 1.2本校的教职工,含新分配或新调入人员,凭工作证到图书馆读者服务部当日可办理领证手续。 2.大专生、进修生、夜大班、委培班、短训班等学员持相关系部证明,可到流通部办证处集体办理借书证。一般需收取押金200元;成本费10元,收使用费每年60元。可以学期为单位办理,使用期限不足一学期者按一学期处理。 3.校外以个人名义可自费办理阅览证,要有开具的单位介绍信,并持本人身份证、工作证到读者服务部办理。需收取押金200元;成本费10元,使用费每年50元。以学期为单位办理,使用期限不足一学期者按一学期处理。 4.领到借书证、阅览证后,若有E-mail地址的读者,请将地址加入到个人信息中,方便联系。 5.借阅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有违者罚停借阅,并加以罚款。 证件有效期及退证1.所有学生借书证有效期为其在大学取得有效学籍的时间。教职工为其在校注册时间。 2.其他读者借阅证的有效期与交纳使用费的期限一致,一般不超过2年。到期后若要继续使用,需持本人证件,到图书馆办证处办理延期手续。 3.休学的学生,必须将本人所借书刊全部归还,并交清欠款,方能办理离校手续。复学后凭复学通知单重新办理借书证。 4.借书证持有人离校(毕业、出站、调离、结束借调、出国、退学等),需将欠款、欠书还清,方可退证。若借书证遗失,需交10元罚款。 5.办证时交有押金读者,在退证后,凭押金收据,要回押金。 6.读者离校时不到图书馆办退证手续的,将追究主管单位和保证人的责任。 7.借书证持有人去世,由其家属负责来馆办理退证手续。 遗失借书证补发办法1.借书证遗失或损坏的,需到图书馆办证处办理挂失登记手续,半个月后补发新证,并收取工本费及罚款。 2.领取补发证件时,需持照片、补证申请并加盖单位印章,若有欠款需交清欠款后,领取新证。 借书证可借书数量与借书期限1.借书数量:所有借书人员均只可同时借3册小说或艺术类(I大类和J大类)图书和3册外文图书,其他书籍限借数如下: 1.1本科生、专科生、留学生(本科)进修生限借书10册。 1.2博士生、研究生、留学生(研究生)限借书10册。 1.3行政人员、干部、工人、护士限借书7。 1.4助教、助工以上职称(含助教、助工)的教学科研人员可借10册。 1.5校外读者限借书3册,其中1册为文艺书或外文书。 2.借书期限请注意,不同类型的图书借阅期限不同。 文学、艺术类(I、J类)图书借期为15天,其它图书借期为30天。 3.续借 所借图书将要到期,还需继续使用者,可以在WWW浏览器的图书馆主页上或到图书馆公共检索大厅的公共检索系统上进行续借,如果当时所需续借书无他人预约,则可续借,系统会提示续借成功的信息。所有图书均可续借2次,不同读者、不同类型图书续借期不同。还期当日不可续借。 3.1文学艺术类图书每次可续借7天。 3.2.具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本校教师读者、博士生读者续借期为30天。 3.3.其他读者续借为15天。 3.4.续借时间从续借当日算起。 4.如读者所需图书除库本外已经全部借出,可以在WWW浏览器的图书馆主页上或到图书馆公共检索大厅的公共检索系统上进行预约,读者需随时注意查看WWW浏览器上或图书馆大厅的公共检索系统的预约通知,通知应立即到馆来借书,否则三日后自动取消预约或转为下一位预约读者。读者在借书时需仔细检查所借书刊上是否有缺页、污损、划痕,并向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加盖污痕章;每次读者还书时,馆工作人员将仔细检查所还书刊上是否有缺页、污损、划痕,如经发现,将按污损书刊处罚。所有读者在馆阅读书刊期间,必须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图书馆有权随时收回借书证、阅览证。 阅览规则一.读者进借阅室均需持本人借书证或阅览证,并需主动出示。 二.读者进借阅室,只限携带笔记本和文具,其他物品一律存入书包柜。 三.各室藏书只限在本室阅览,不得携出室外,每次限取2册书刊阅览。 四.读者需要复印书刊,请与工作人员联系,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到本馆复印室复印,不可携出馆外。复印需在本单元时间内归还,逾期罚款(外文图书每日罚款1元)。 五.借阅期间不得在书刊上折页、勾画、撕割等违规操作,凡在书刊中撕页、污损、勾画者一经发现,每页罚款1.00元。 六.外借图书逾期一天罚款0.20元。 七.应在寒、暑假假期内归还的图书,可在开学后两周内还清,两周后归还的按原还书日起算逾期。 八.读者到外地出差、实习,不能按期归还图书,需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方可办理延期。 九.遗失、污损书中条形码罚款10元。 十.遗失图书应及时到办证处报失,并尽可能购买原书赔偿。 十一.对盗窃书刊者,除罚款外,将报请学校依法规处理,并停借处理。 十二.私带光盘、软盘入阅览室阅读的,一经发现,将罚款处理。 十三.在检索大厅的计算机上做非图书馆信息检索之事的,一经发现,将罚款处理。 十四.在馆内吸烟、吃食物的,将罚款处理。 十五.请读者保持阅览室安静和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馆际互借的有关规定为了给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文献服务,图书馆已与国内多家图书馆及情报中心建立馆际互借联系,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印刷版图书的馆际互借北邮图书馆与北京40余家图书馆正式成立了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开展馆际借阅服务。您如果需要借阅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图书,请拿自己的借书证,到图书馆二层中心大库借书处,换取对方馆际互借证件,即可到对方图书馆借书,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联系人:孙玲; 学术论文等其它文献馆际传递北邮图书馆已与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情报中心、CALIS、CASHL以及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等等本市数十家图书馆及文献情报中心建立了文献传递联系,为校内外读者从国内外的图书情报机构查找电子版或者复印学术论文、标准、专利、技术报告和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通过馆际间的文献传递,您不仅可以得到国内图书馆所藏文献,还可以得到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美国OCLC的二千多个成员馆和大英图书馆的文献。 文献传递需要读者付给对方一定的费用,如:复印费,邮寄费,查询费等。 您如果需要文献传递服务,请到图书馆一层咨询室办理。 联系人:周婕; 接待校外读者的有关规定一、校外读者来我馆查阅书刊资料,须持本单位介绍信和本人证件,到馆办公室换取我馆介绍信后,各处、室方予接待。 二、校外读者查阅本馆书刊资料,收取管理费2.00元。限本日内阅览。 三、校外读者所借书刊只限在本馆内阅览和复印,不得携出馆外。如有损坏,按本馆有关规定交纳赔偿费。 四、复印本馆书刊资料,需收取书刊损耗费:原版书刊,工具书每册2.00元,影印书刊,中文书刊每册1.00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