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产后排尿困难
释义

概述

产后因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内的尿全部或部分不能排出。是产褥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产妇常因此感到异常的痛苦,重者易并发泌尿系感染、膀胱破裂等,中医称为“转胞”或“产后小便不利”。常发生于产后1~3d内,以及剖宫产术后拔除导尿管后1~3d内,初产妇多见,尤其是剖宫产及行会阴切开术者。

病因与发病机制

妊娠晚期由于膀胱受子宫的牵拉及胎头的压迫,使膀胱壁平滑肌张力减退,弹性暂时性下降,易发生排尿困难。大多数产妇分娩后膀胱排尿功能均能逐渐自我恢复,部分产妇由于分娩过程中膀胱、尿道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产后尿潴留。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宫缩乏力、枕横位或枕后位、臀位、产程处理不当等导致产程延长,胎先露压迫膀胱时间过久,膀胱粘膜充血、水肿。并且由于过度伸展的子宫下段将膀胱牵拉过高,使膀胱底部亦充血、水肿,甚至出血,尿道也充血、水肿,尿道口闭塞。部分产妇在产前(第一或第二产程中)尿潴留过多而未及时处理,进一步牵拉膀胱使其过度紧张、感受性降低,甚至发生神经麻痹,使膀胱排尿反射功能消失。上述异常变化导致产妇排尿功能下降甚至暂时性丧失,患者不能排尿。另有一部分产妇因精神紧张、怕人、不习惯或对自己排尿缺乏信心而暂时不能排尿。还有一部分产妇由于分娩过程中曾应用各种麻醉药而影响排尿。

诊断要点

正常产妇在产后4~6h内可自动排尿,如产后8h仍不能自主排尿(无尿除外),则应诊断尿潴留。能排解一部分尿者称为部分尿潴留。患者感觉膀胱胀、下腹不适,极其难受,重者痛苦异常。由于充盈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部分患者阴道出血较多,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

治疗概述

处理重在预防,在分娩前和产时应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过度膨胀,积极处理,避免产程过长,减少胎头对膀胱的压迫,有头盆不称者及早发现并及时行剖宫产。行会阴切开者在缝合时松紧度要适宜,不要过紧,减少伤口的疼痛。行剖宫产者应适时多次使用镇痛药。产后2h即应鼓励和帮助产妇起床排尿。可让患者在产后1h左右即进500~800ml水,使膀胱在短时内充盈,产生强烈的刺激和排尿反射,引起尿意,2~3h后即可自动排尿,如此每3~4h排尿1次,24h内膀胱功能即可恢复,不会发生尿潴留。

在饮食上,萝卜煨鲫鱼汤有促进排尿的效果,萝卜利尿,鲫鱼促进乳汁的分泌,产后可常规食用。有尿潴留者,首先不考虑导尿,应尽量设法使患者自己排尿,并先后采用物理、药物的方法。

1.热敷

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下腹及尿道口,并同时进行按摩,每天3次,每次15~30min。

2.引尿

在卫生间放开水管,哗哗流水声或其他人的小便声均可刺激患者产生尿意,引起患者自动排尿。

3.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mg,每天1~3次,促进膀胱平滑肌功能的恢复。

4.针灸及推拿

(1)推拿利尿穴:利尿穴位于脐与耻骨联合之间,在该点推压并间断向耻骨联合方向下推,按逆时针方向,先轻后重,每日3~4次,每次10~15min。

(2)新针:气海透曲骨,三阴交透悬钟。

(3)针穴或穴位封闭:主穴选三阴交、阴陵泉,配穴为关元、气海。

(4)耳针:膀胱穴。

5.中药治疗

原则为温阳补肾,方用桂附八味汤加减:熟附子12g,桂心1.5g,山萸肉12g,淮山药18g,熟地12g,茯苓18g,泽漆12g,丹皮5g。气虚者加党参30g,黄芪15g。

民间方用:蚕蜕20~30g,加水500~600ml煎服,每日1~3次,效果良好。

6.导尿

如上述方法仍无效者,则应导尿,首次导尿1000~1500ml,留置尿管,每隔3~4h定时开放一次,24~72h后,一般可自动排尿,同时应预防感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