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茶安岭镇 |
释义 | 茶安简介茶安岭镇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东南岸。东经113°32′-114°13′,北纬29°28′-29°55′。号称湖北省的南大门,是华中地区南下的必经之路。 物产资源土壤土壤成因:以红壤土,水稻土为例。红壤土:本市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植物繁茂,这是形成红土壤的良好环境。由于高温多雨,造成碱性物质的大量流失。那些不好活动的铁、锰等化学元素也常呈水化氧状态而有所移动。在移动时一遇干旱就脱水变成红色氧化铁和褐色氧代锰而固定下来,在干湿交替的变化中,经过铁锰风化层的反复积累而形成红壤土。水稻土:主要形成在热带和亚热带红土区域,是长期种植水稻所形成的一种耕作土壤。其主要特点是:有强烈的氧化还原作用,铁锰的淋溶淀积作用十分显著,有机质的积累作用较强,含量大都为2.5-4%,肥力较高,是重要的产粮土壤。 茶叶我镇种茶历史悠久,有史料记载宋景德年间(1004—1007)便有成批茶叶运往边疆销售,清代蒲圻文人周顺倜所作《莼川竹枝词》中说:“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少妇解当家,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就是对当时农家生活的真实写照。本来赤壁市是全国十大商品茶基地之一。茶园分布在全市14个镇办场区的718家生产单位。随着国营羊楼洞茶场的民营化改革,赤壁市现已无完全意义上的国营茶场了。据调查,全市买断经营权15年以上的茶园达到10000亩,占全市茶园总面积27%;其余均为个体承包经营。当然茶安岭的茶厂也顺着这股风全部民营化,现在集体拥有的面积不到1%。整体成飞速发展的趋势,引起外资的相当多的关注。 麻业茶安岭的苎麻:苎麻为本赤壁市每年输出的大宗商品之一,据清末文献记载:“湖北省产苎麻,以武昌、蒲圻为其主产地,品质以蒲圻城关、新店出者为上品”。目前,苎麻以“细叶绿”为主,纤维支数高、品质好,苎麻面积达到11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苎麻基地之一。1997年起从湖南沅江引进“湘苎二号”种植,现已发展10000余亩。我镇土壤、气候完全适宜“湘苎二号”生长,产量、品质、抗灾能力具有明显优势。茶安又被赤壁市列为试点单位。种茶业是一发不可收拾。 水资源本市雨量充足,湖泊较多,河港纵横,自流泉广布,水资湖比较丰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