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草莓轮斑病
释义

概述

草莓轮斑病危害广泛,我国各草莓产地普遍发生,个别地区发病严重,以草莓育苗地和露地栽培危害较重。

危害症状

草莓轮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匍匐茎。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紫红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成圆形或近椭圆形的紫黑色大病斑,此为该病明显特征。病斑中心深褐色,周围黄褐色,边缘红色、黄色或紫红色,病斑上有时有轮纹,后期会出现小黑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致使叶片枯死。病斑在叶尖、叶脉发生时,常使叶组织呈“V”字形枯死,亦称草莓“V”型褐斑病。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的拟点属Phomopsis obscurans侵染所致。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病叶组织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越冬病菌到翌年6~7月份气温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和空气传播进行侵染,而后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发病最适温度为25~30℃。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草莓轮斑病主要发病时期是6月中下旬(梅汛期)至9月之间,特别是在夏秋季高温高湿季节发病尤为严重。

年度间夏秋季气温偏高,降雨量过多年份,易诱发此病。草莓重茬地及苗床水平畦漫灌水发病重。

防治要点

①加强培育管理,通风透光,减少氮肥使用量,促使植株健壮,提高自身抗逆能力。②清洁田园,适时摘除病叶、老叶,并集中销毁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②草莓移栽时摘除病叶后,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多抗灵水剂200倍液浸苗15分钟左右,待药液晾干后种植。③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保护地也可选用一薰灵烟剂薰蒸防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7: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