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仙派 |
释义 | 徐仙派,是中国道教之一派,与清微神霄派、孝道净明派等齐名。其创始人为南唐徐知证、徐知谔兄弟。其经书已经被收录进《中华道藏》。 中文名:徐仙派 创始人:南唐徐知证、徐知谔 形成年代:五代 历代封号:灵济、洪恩灵济真君 简介所谓"徐仙"即南唐徐知证、徐知谔兄弟,乃吴丞相徐温之子,后封江王、饶王。自五代北宋至元明,民间多立庙祟奉此神。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救封"灵济"神号,明成祖永乐中加封"洪恩灵济真君"。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创始人徐知证徐温第五子。事吴历州刺史、节度使。入南唐,封江王,改封魏王。 陆游《南唐书》载:徐知证,义祖第五子也,事吴,历州刺史,至节度使,烈祖初尊义祖为太祖,复姓,改义祖封,拜徐氏于李氏同,知证王江,改王魏,元宗嗣位,尤见尊礼,内宴用家人礼,起舞拜跪为寿,知证亦以叔父自处,无所让,卒年四十二 徐知谔义祖第六子,在吴亦为节镇,代知询为金陵尹。烈祖初,封饶王,进王梁,镇润州,兼中书令,好奇宝怪物,所蓄不可计,有蜀估持凤首至,自言得之徼外蛮夷,状如雄鸡,广五寸,冠上正平,可用为枕,朱冠金喙,文彩焕烂如生,人咸异之,一日游蒜山。除地为场,连虎皮为大幄,号虎帐,与宾僚会饮其中,忽暴风至,烈帐,尽碎如飞蝶,知谔惧而归,属疾数日卒,平生常语客曰:人生七十为大限,吾生长王家,穷极欢乐,一日可敌世人二日,年三十五,其死乎,至是如其言,废朝七日,烈祖悲悼,复诏不视朝者七日,敛以衮冕及上方秘器,谥曰怀,十子皆贵显国中,所著文赋歌诗十卷,号阁中集。(陆游《南唐书》) 基本信息徐知证系出偃王之後,五代时南唐人,与其弟知谔,并英迈绝伦,宽仁爱物,忠君孝亲,崇信三宝,同心好善,精勤至道,修斋设醮,日常持诵玉皇真经并宝号。兄弟俱事吴,其後知证封江王,知谔封饶王,镇金陵,战守有备,抚辑流亡,控扼二十馀州,氓征就宽,军给以饶,林蛮洞蜑,守条死要,稚耋嬉游,连手歌讴,上无所怨,下无所讎,江南之民,举赖以安。後奉命帅师攻闽,恐良善荼毒,乃发至愿,每五更望北拜斗,早膳恒素食,祈珍兵革,所至劳来。百姓诸郡,望风以城降,父老箪食壶浆,拥道迎之。次峡江,有溃卒数百,阻山为乱,立命歼其渠魁,馀卒弃甲呼舞,不战而收。民皆安堵,虽田园蔬稻,一无所犯,乃相谋曰:此吾复生之父母也。立祠於鼇峰以祀之。 未几,兄弟相继仙去,遂为斗中都水使者,出入天宫,积行累功,默佑下民。俾人皆尽忠行孝,崇信三宝。遇岁旱,民祷祠下,祠前潭水深不可测,俄有灵蛇出,蜿蜓于几案间,色如丹砂,蕾买起潭面,竟日不收,诘旦果雨,岁大熟。一日,演溪霖潦暴溢,田稼垫溺,众方狼顾失色,忽见有役夫千群,竞操畚锸,疏其源,决其流,水竟不为民害,已而俱失所在,乃神兵也。沧峡滩石峻脸,舟船上下失势,水工叫呼祈佑,感云中有黄旗隐隐,即帖然无虞。凡民居有不戒于火者,有蝗蝝伤其稼者,叩之,则反风灭火蝗辄飞去。又为符药以施人,凡婴疾弗愈者服之,无不立效,祈子息者服之,即得嗣续蕃昌。由是民安物阜,田里晏然。闽人刘彝守桂州交阯,蛮贼寇边,陷钦连等州。彝震惧,莫知所为,斋戒默祷,贼果溃去。其後韩世忠战大仪镇,吴玠战和尚原,俱遣将士卫国,效八公山草木之灵,使敌遥见旗纛旌麾飞扬,山谷铁骑百万,行阵严肃,钲鼓之声震动原野,不待交兵,而已败北。灵迹显异,不可备述。 一日,黄籙斋进,忽闻天乐呜空,祥云环远,仙官导从,甚都乃感,天帝遣神人颁诰:封江王为九天金阙明道达德大仙显灵溥济真人,主管上清天文院,便宜行事,行文昌司禄上宰会书天机省事。妻泾国夫人许氏,顺助仁惠仙姑,兼管太乙延生右真司事。饶王为九天玉阙宣化扶教上仙昭灵博济真人,主管下元地府诸司,便宜行事,权南极注生上相会书雷霆玄省事。妻卫国夫人陶氏,善助慈懿仙姑,兼管元皇北阴注生司事。仍封父忠武真人,母仁寿仙妃。 比者,朕躬遘疾,默运化机,大阐灵贶,翊卫左右,顷刻不离,施以灵符,济以天医妙药,随言随效,感应如响。使困敝之体,既危而即安。沉痼之疾,尽脱而复旧。斡旋之力,同於更生。感神之惠,铭刻不忘。是用祝册,加封伯曰清微洞玄冲虚妙感慈惠护国庇民洪恩真君,泾国夫人加封贞应仙妃,仲曰高明弘静冲湛妙应仁惠辅国佑民洪恩真君,卫国夫人加封恭静仙妃,神父曰翊亮真君,神母曰淑善仙妃,旧号俱如故。大新闽地祠宇,又於京都建立行祠以安神栖。特动所司,严奉祀焉。 夫为人臣,而功施社稷泽被生民者,必生为英杰,死为明神,虽百世之下,福佑生灵,阴翊皇化。观知证、知谔,以世胄之裔,事主季世,乃能靖难一方,保全其民,既攻闽中,按甲入境,首除乱兵,脱民锋镝之惨,措之衽席之安,是以人心感激,靡克报称,乃立生祠以杞之。逮其仙去,御大灾,捍大患,使民无凶荒疵疠之忧,遂休养生息之乐,功成行满,上感天心,锡号真人,叙列仙品。比者,斡运化机,大阐灵贶,愈疾朕躬,是用加以徽号,新其祠宇,虔奉享祀,以答神休,斯皆累积阴功之所致,故昭昭不朽,与天地相为悠久,夫岂偶然而已哉。 关于中华道藏《中华道藏》的编纂是继明代《道藏》之后,近五百年来中国首次对道教经书进行系统规范的整理重修,被列入“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于2004年出版发行了精装版。 《中华道藏》在承载道教历史和信仰内容的同时,也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社会风俗、伦理道德、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文献资源。 《中华道藏》在以明代《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按现代人阅读习惯和图书整理规则进行了编修,分为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教论集、道教众术、道教科仪、仙传道史和目录索引七大部类。 全藏分为两种体例:一为点校,即对保存完整的藏书加以新式标点并进行必要的校勘;二为合校和补缺,即在点校的基础上,对残缺的藏书以数种残卷相互校补,以合成完整的版本,同时增补了数十种原藏未收的明代以前的道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