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草原文化概论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宝力格 主编出 版 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7-1 版 次:1 页 数:286 字 数:275000 印刷时间:2007-7-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31164968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草原文化是中国北方诸民族创建的古老的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整合形态,足以中国北方草原的地理、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畜牧业经济为主要生存机理的文化模式。对于草原文化这样一个带有特殊品质的研究对象,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需要采取相应的特殊研究方法。 草原文化研究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建设与学术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适应了理论发展的需求,而且也响应了社会实践的呼唤,为当前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不竭的精神资源。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草原文化学,对于学习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富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书通过对草原文化形成的环境、背景、基本要素,草原文化的价值、传播、对后世的影响以及草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论述,对草原文化的基本构成和影响及现代生活进行研究。 目录绪论 第一节 文化界说 第二节 草原文化研究的对象 第三节 草原文化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草原文化要义 第一节 草原文化的渊源 第二节 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草原文化的主要功能 第二章 草原文化形成的环境与背景 第一节 草原地理环境 第二节 经济基础 第三节 社会基础 第四节 族群与语系 第三章 草原文化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语言与文字 第二节 文学与艺术 第三节 宗教与哲学 第四节 政治与法律 第五节 科学与技术 第六节 民俗 第四章 草原文化的价值系统 第一节 草原文化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草原文化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五章 草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第一节 在欧亚大陆文化中的草原文化 第二节 与中原文化互动中的草原文化 第三节 草原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节 草原文化与文化多元化 第六章 草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草原文化的现代价值 第二节 现代化视野下的草原文化传承 第三节 草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 参考书目 后记 总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第二章 草原文化形成的环境与背景 第二节 经济基础 二、游牧业是草原文化的主要经济基础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基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和特征。所谓草原游牧经济是草原氏族、部落世代生存于草原生态环境,为适应环境而选择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草原氏族、部落特有的这种经济形态决定了其文化形态,决定了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以及基本精神。游牧经济不同于农耕经济,它没有农耕经济那样在空间具有固定性和稳定性。农耕经济主要是以固定的村落与规范的水利设施为基础形成和发展的,农耕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固定性的基础上,稳定的居所是农耕经济发展的前提。而游牧经济具有蝣动性,游牧民族必须经常逐水草而居,处于一种高度的分散游动状态,即所谓“行国”,而重土安居的农耕民族则称为“居国”。经济特征决定文化特征,这是两种文化模式的根本区别。 游牧经济是草场、家畜、人三要素组成的经济形态,它的存在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因为自然因素在这种经济形态中占据主要位置,与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否,显然是游牧民族生存的选择尺度。游牧先民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不是采取征服或者是掠夺的方式,而是采取了“迁徙一适应”的方式。根据自然条件进行游动式生产,这使其文化形态富有动态性格。这种相对脆弱的经济形态,决定了草原文化的某些特征,草原民族在生产办发展水平低、缺乏组织化劳动制度的情况下,经常面对大雨、大雪、坚冰、洪水、飓风和蚊虫猛兽等自然灾害及敌对势力,人的生命始终处在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他们必须面对现实,为了生存必须迎接挑战,逐步造就出了一种不畏不惧、不屈不挠的英雄乐观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 草原游牧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表现悲剧结局的很少见,大多数作品都是赞美英雄,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战胜眼前的困难为其主要内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