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藏西冷漠土地带 |
释义 | 藏西冷漠土地带,包括森格藏布中下游和噶尔藏布流域,面积为5.1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4.24%。东起结则茶卡-革吉-门士一线,西至国境,南以阿伊拉山为界,北迄喀喇昆仑山南麓。行政上全属阿里地区。本地带东面与藏北莎嘎土地带毗邻, 西与克什米地区相同土壤地带相接,共同构成亚洲大陆中部的冷漠土地带。气候干旱,南部年降水量50~70毫米,北部只有20~50毫米,集中降于5~9月。河谷地带的热量条件可满足喜凉作物的生长,为一年一熟,最适宜的主要作物有青稞和豌豆。植被以垫状驼绒藜、木亚菊、匙叶芥等为主,极为稀疏,荒漠特征明显。本地带代表性的土被结构是高原温带境土壤带谱型,其建带土壤的主要类型是冷漠土、莎嘎土、寒冻土;土壤垂直结构较简单。在土被构成中,冷漠土占本地带面积的14%,莎嘎土占65%,寒冻土占15%。绝大部分谷地和湖滨平原的土壤都有不同程度的盐渍化,积盐类型以氯化物和硫酸盐-氯化物为主,也有部分苏打盐渍土。在隐域土中有小面积毡状草甸土和盐土。耕 地占全自治区总耕地面积的1.0%以下。本地带为以牧业为主的地区,农业发展历史甚短,现有耕地面积不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